中美乒乓外交具有历史和现实意义(什么是中美乒乓外交)

2021年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即将在美国休斯敦拉开帷幕,今年适逢中美乒乓外交50周年,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两国乒乓球队决定在混双领域联合组队,一对由中国选手林高远搭档美国选手张安,另一对由中国选手王曼昱搭档美国选手卡纳克。消息一出,舆论惊呼乒乓外交2.0版本来了。

中美乒乓外交具有历史和现实意义(什么是中美乒乓外交)(1)

对此我没有什么想说的,但在粗略浏览了主流媒体的内容之后,深感有些内容需要补充。如果不对当时的国际大气候以及体育界的小气候有所了解,便无法深刻理解乒乓外交的深远意义。

新中国的开怀拥抱与割袍断交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虽说百废待兴有很多工作要做,但并没有拉下体育领域,很快便组织起相关的机构负责体育事务的开展。在上世纪50年代中前期,我们选择以积极的姿态拥抱世界体育大家庭。

1952年,新中国第一次参加了夏季奥运会;1957年,我们又第一次参加了世界杯预选赛;篮球方面也参加了世界锦标赛,虽然各个项目的成绩乏善可陈,但在那个阶段参与就是胜利。

中美乒乓外交具有历史和现实意义(什么是中美乒乓外交)(2)

不过当时由于美蒋政权驻扎在台湾,他们也试图在体育领域谋得一席之地,所以两边经常因为国际体育组织的席位问题产生冲突。新中国这边坚决捍卫“一个中国”原则,但国际上那时候存在不小的偏见,所以从50年代中期开始,我们多次受挫。

到了1958年,事态已经难以控制,当时国际奥委会主席布伦戴奇十分偏执,对新中国的一些诉求视而不见,而且在“一个中国”的原则问题上不明不白,最终导致我们选择了割袍断交的道路。整体来说就是退出国际奥委会,各个单项体育组织也陆续断交,基本上与国际体育圈隔绝了。

乒乓球成为唯一幸存者

按照当时的情况来看,我们不会再参加奥运会、世界杯等主流体育赛事,涉及各个单项的世锦赛也不会亮相。事实上从1960年到1976年我们长期抵制奥运会,1962年到1978年也没有参加世界杯预选赛,男篮世锦赛同样直到1978年才恢复参赛。说到这里,一些稍有常识的朋友可能会满脸疑惑了。

中美乒乓外交具有历史和现实意义(什么是中美乒乓外交)(3)

历史课本告诉我们,1959年容国团斩获世乒赛男单冠军,拿到了新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1961年北京举办了世界乒乓球锦标赛,这是新中国首次举办国际性体育比赛;包括1971年的中美乒乓外交,也是在名古屋世乒赛期间发生的。

我们明明已经与国际体育界隔绝了,别的主流项目都不去参加国际顶级赛事,为什么乒乓球破例了?其实这个原因很简单,因为1958年前后,我们选择退出的是亚洲乒乓球协会,而其他项目退出的都是国际单项体育协会。

所以进入上世纪60年代。我们耳熟能详的体育项目,只剩下乒乓球还能正常参加国际最高水平的比赛,其他的只能关起门来自己玩了。当然也有像新兴力量运动会这样的第三世界体育盛会,但整体水平与国际主流比赛有较大差距。

中美乒乓外交具有历史和现实意义(什么是中美乒乓外交)(4)

从1959年到1965年,我们都正常参加了世乒赛,后面几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耽误了两届,不过1971年开始恢复参赛。而此时中美都处在特殊的历史时期,需要一个契机来打破长达二十余年的隔阂。

历史的机缘巧合促成乒乓外交

整个60年代的美国深陷越战的泥沼,又在黑人民权运动的旋涡中难以自拔,整个社会戾气很重,虽然林登-约翰逊等人致力于解决民生问题,但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1968年,一向同情人间疾苦的罗伯特-肯尼迪宣布参选美国总统,他被视为这片土地上的救世主。

中美乒乓外交具有历史和现实意义(什么是中美乒乓外交)(5)

只可惜他在竞选过程中被意外刺杀,尼克松成为了新任美国总统,他在国内问题上处理不当,无法像罗伯特-肯尼迪那样改善民生,群众沸腾成为常态。加上当时冷战的客观压力,内忧外患的尼克松需要新的突破点,来转移舆论的注意力。

与此同时,中国已经与苏联彻底闹掰,珍宝岛一战基本等同于决裂,我们也需要在外交层面寻求新的伙伴。在当时的环境下,改善与美国关系成为必然选择。

中美乒乓外交具有历史和现实意义(什么是中美乒乓外交)(6)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1971年的日本名古屋,中国选手庄则栋与美国选手科恩的历史性破冰,才成为了半个世纪以来,大众津津乐道的话题。

文/铁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