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蓬门今始为君开)

封面新闻记者 曾洁 摄影 杨涛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1200多年前,诗圣杜甫在浣花溪畔的草堂写下一首《客至》,表达了朋友到访的喜悦。9月19日,根据成都市疫情防控的要求,在严格落实“限量、预约、错峰”的前提下,成都各大博物馆有序开放,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也重新与大家见面。观众逛草堂,赏桂花,看展览,感受久违的诗情文韵。

当天,封面新闻推出大型直播《成都,好久不见》,用镜头记录熟悉的城市正在归来。上午11点20分,封面新闻记者来到杜甫草堂,跟随讲解员白雪一起品味草堂秋色。这场生机勃勃的直播吸引封面新闻客户端77.8万人次观看,封面新闻微博、封面新闻视频微博、今日头条、手机百度、新浪新闻、凤凰新闻、uc新闻、抖音、视频号、快手共计83.4万人观看,全网共计161.2万人云上围观,成都的烟火气回来了。

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蓬门今始为君开)(1)

杜甫草堂重新恢复开放

讲解员白雪早早来到杜甫草堂,和同事们一起打扫办公室,消毒讲解器,忙得不亦乐乎。刚一步入草堂,她嗅到一阵沁人心脾的桂花香,一如杜甫笔下“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她向留守草堂的同事打听,才知道中秋时节,微雨浸润过后,桂花的芬芳便铺满了整个草堂,这让她在复工首日倍感欣喜。

在此之前,草堂的工作人员已经提前做好了清洁维护、消杀作业和检修设备等多项工作,为观众营造文明、舒适、清洁、安全的观览环境,确保人员健康、文物安全、环境优雅。封面新闻记者也在配合完成扫场所码,查验健康码、行程卡和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后入馆参观。还有一些观众赶在草堂恢复对外开放首日参观,在红墙、大雅堂等地标建筑前拍照打卡。

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蓬门今始为君开)(2)

杜甫草堂桂花开了

白雪的讲解始于杜甫草堂的正门,她沿着中轴线出发,依次解说了大廨、诗史堂、柴门、工部祠,又带领线上的观众走过少陵草堂碑亭、茅屋、花径和大雅堂。她对草堂的历史沿革娓娓道来,对杜甫在成都创作的诗歌经典信手拈来,引经据典,旁征博引,让网友大呼“涨知识”。

特别是来到了茅屋之后,她引用杜甫抵达成都之后写作的《卜居》《萧八明府实处觅桃栽》等诗句,重点讲述了杜甫如何选址、营建草堂,如何寻觅桃树,就连观众眼前这座根据川西民居的特点重建的茅屋都是在杜诗中寻找依据,尽量在占地面积、方位朝向、规划布局等方面和杜甫当年的草堂保持一致。

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蓬门今始为君开)(3)

观众闻讯赶来拍桂花

值得一提的是,杜甫当年在成都看到了“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草堂的工作人员在茅屋的一扇窗户外特意营造了假山,房前打造了流水潺潺,尽可能满足观众对当年成都的想象。有网友点赞:“原来逛草堂没发现这么多诗意的细节,这次线上看直播收获满满,这个周末,来草堂逛盆景赏丹桂,追寻诗圣的足迹吟诵出旷古烁今的绝唱。”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