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必须长生不老(解密长生不老的真实含义)

“长生不老”是中华民族对于生命的特有信仰在中国古代,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无不将“长生不老”视为人生最高追求;在道家养生文化中,更是将“长生不老”奉为修身养性的最高境界,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人为什么必须长生不老?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人为什么必须长生不老(解密长生不老的真实含义)

人为什么必须长生不老

“长生不老”是中华民族对于生命的特有信仰!在中国古代,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无不将“长生不老”视为人生最高追求;在道家养生文化中,更是将“长生不老”奉为修身养性的最高境界!

本人以《黄帝内经》为切入点,带你走进道家神秘而深邃的“长生不老”文化:正确认识“长生不老”文化的内涵、揭示实现“长生不老”的秘诀、讲授实现“长生不老”的具体方法……

一、 “长生不老”文化有两层内涵:一是长生不死,二是“长生而不老”。

《黄帝内经》为中医四大经典之首,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养生圣典!在开篇《上古天真论》当中将懂得养生之道的人分为四类:把握阴阳的真人,和于阴阳的至人,顺从阴阳的圣人,逆从阴阳的贤人!

真人和至人的层次较高,通过“呼吸精气、独立守神”等,从而达到与天地同辉、与日月同寿的状态,这就是“长生不老”的最高境界,也是第一层内涵——长生不死。

圣人和贤人的层次相对较低,他们“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娱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蔽,精神不散,亦可以过百数”,也就是说他们虽然不能够做到长生不死,但是可以活到天年,也就是120岁!这是“长生不老”的第二个境界、也是第二层内涵——长生而不老!

“长生而不老”是什么意思呢?古人所讲的“长生”就是现代人所讲的“长寿”,尽可能地活到120岁,也就是颐养天年;古人所说的“不老”就是健康态、年轻态,年寿非常高的情况下依然身轻体健。“长生而不老”的意思就是:在接近天年(120岁)的高龄,依然能够活得精精神神,临终之时可以做到无疾而终!

几千年来的实践证明:世间凡人要想达到真人、至人“长生不死”的境界,难度极大,几乎不可能实现。历史上多位皇帝曾迷恋于“长生不死”,如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等,他们祈求通过服食丹药,追求长生不死,最终都以失败告终,有的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但是,作为凡夫俗子,遵循养生之道,懂得滋补调养、注重葆养精气神,要想达到圣人、贤人“长生而不老”的境界完全是有可能的!现实生活中,百岁以上的老人比比皆是!

国学文化又有圣贤文化之称,原因就在于此!国学文化传授的是天地之道、教给我们做人做事的道理。认真学习国学文化可以修养身心、涤荡灵魂,帮助我们达到“长生而不老”——无疾而终和颐养天年的完美人生境界!

注:“长生而不老”的意思就是:在接近天年(120岁)的高龄,依然能够活得精精神神,临终之时可以做到无疾而终!

注:认真学习国学文化可以修养身心、涤荡灵魂,帮助我们达到“长生而不老”——无疾而终和颐养天年的完美人生境界!

二、现今社会,推广和宣扬“长生而不老”文化,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

第一个价值和意义是,使大家尽可能实现乐享人生、颐养天年。

中国人对“活着”特别有瘾,对“生”特别留恋,因此便有“好死不如赖活着”的说法!有人说:中国道教是研究“生”的学问,而佛教和基督教是研究“死”的学问。孔子讲:“未知生,焉知死”,人要先活明白了再考虑死的事情。因此,人一定要把生命放在第一位,一定要颐养天年!

现今社会,由于养生知识匮乏、生存环境恶化、生活节奏加快等,颐养天年似乎已成为一种奢望:很多年轻人生活不规律,生存压力大、长期熬夜,过劳死案例比比皆是。资料统计显示,我国每年“过劳死”的人数已达60万人,成为“过劳死”第一大国;事业有成的社会精英,不注重养生而英年早逝也是大有人在,如青岛啤酒董事长彭作义、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瑶、小品演员高秀敏等;随着社会物质条件的日益改善,我国人均寿命在逐年提高,但是离百岁目标、离《黄帝内经》提出的天年——120岁仍然有很大的差距。

“长生而不老”是养生的最高境界和目标。向大家宣扬“长生而不老”文化,提升大家的养生保健意识,教给大家具体的养生保健措施,对于提高我国人均寿命、尤其是预防中青年早逝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二个价值和意义,大家尽可能实现无疾而终、善终善果。

《2012年中国人口健康状况白皮书》显示:我国心脑血管病患者2.9亿,每5个成年人就有1人患心脑血管病;慢性病患者3.6亿,其中高血压2.36亿,糖尿病9681万;癌症每年新发病例约350万,全国每6分钟就有1人确诊为癌症;亚健康人群比例高达70%。国人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卫生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因各种疾病导致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85%。死因前3位的慢性病有: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目前,我国每年约35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即每10秒就有一人死于心脑血管病。每年因癌症死亡约250万,每7到8人中就有1人死于癌症。

我们传统文化当中有“五福”的说法,其中有一福是“善终”。所谓善终就是:安详离世并且饰终以礼。但是,善终的前提是没有疾病——也就是我们提倡的无疾而终,或者是没有意外死亡!

中国文化为什么强调“善终”?道家和佛家认为人都有来世,究竟下一世会成为什么样子,和我们死亡时候的状态密切相关,如果能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