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敢彭家声家族(彭家声自述-果敢彭氏家族史)

出生在红石头河,我是第四代,大顺是第五代

高祖四川会理县薩林大街人。一人来到果敢。他是做“翘头扁担”的,挑钱银卖(冥币)。到勐堆小河边,准备过河,因为水急,就脱了衣裤裹成团丢到对岸,自己挑着担子涉水过河。不料失手衣裤落水冲走,只挑起一条裤衩。他光着身子过河,不能进寨子。于是很狼狈。他胡乱进了勐堆寨旁边,躲在树丛间对寨子喊道,不好意思,我把衣服打失,请帮个忙。当地是苯族(少数民族)一个老妈妈,见了很奇怪。你怎么只穿一条小裤?高祖如此这般说了。老妈妈说给你几条衣服穿起吧。高祖非常感谢,但是因为没钱,只能给下一包钱币。老乡不要。高祖后来专门来这里给钱谢了这位老妈妈。

就来到红石头河卖货。因为会打算盘,人也机灵,很快就和人熟了,叫他“小彭”。他想要找主人家(当长工)。找到我老太家。我老太有眼疾,是独眼。高祖问老父能不能做姑爷?就留了下来。到了满清落末年间才结婚。老父家境甚穷,要分家分房子。就在寨子里靠边处盖了一间小房子。这个家很小,也很简陋。有一次寨子里玩打陀螺,不知谁一个陀螺打来,竟然就把门打开,再把桌子上碗筷打烂。我老太就哭了,说怎么这么倒霉。高祖却不在乎,还大声喝道打烂几个碗算什么?他跟我老太唠叨要出去“找钱”。我老太就说好好在家种地种谷子吧。他执意要出去。因为他很能干,到后来寨子便由他当头,什么事都找他商量。

他要出去做生意。到了“狗头国”,就是暹罗国,泰国。几年未归。传来消息说就已经“不在了”。一年多以后,突闻“小彭”回到了老街。家里人不相信。因为家里都当他去世,还做了仪式。第二天,他带着三十多匹骡马连带三十多驮银元银砣(!)回来红石头河,家人悲喜交加!果敢人都惊动了!从此彭家发达。高祖就在红石头河盖了新房子。四川老乡来祝贺。在新居留下字匾。这就是传到今天的彭家匾联。

右联:“萬里雲霞腾紫氣”,左联“满天蜀景遍春風”,横“蜀雲爲鄉”。这是在宣统辛亥年间。

回到家,这可不得了。带回的银铊银元分了一些。有了钱在老街讨了一个小媳妇(这个小的没给他生下孩子)。五十多岁上死于红石头河,墓安在新街。

他为英国人做驮脚,先是挑夫,后来是马帮。(运侠)英国人付的是英镑,很赚钱。也帮老缅做驮脚,但钱不多。在果敢安居乐业,生我祖父两兄弟,(我祖姑奶奶)两个女儿。

高祖父彭(讳名)子安,字光廷

高祖奶杨(讳名)小弟(土司官家人,是土司官家的大媳妇所生)

以下彭会文(长子)

彭会武(次男),彭会武的儿子就是彭積广,我大叔

彭小妹(长女),彭小贵(幺女)

彭会武育有四子:

彭積广,彭積茂(早夭),彭積德,彭積祥。

四女:

彭乔改,彭小庄,彭小绮,彭富靠(老人尚健在)。

我的祖父彭会文是做大生意的人。他买卖田地,作骡马生意,经营两个马场(当地话“伙塘”),一个羊场。当时在长青山几百亩地都是彭家的,种植鸦片。彭氏家族曾经一度“富可敌果(敢)”,连土司官家在困难之际都向彭家借钱借银子。他们杨家两家争当土司官家,把大批土地抵押给了彭家。彭家还在(中国)镇康孟捧置田盖房。我的小祖母在孟捧住,她叫林英。

我祖母,杨小弟(亦名“小弟”)

以下彭金焕(大姑)

彭積昌(长子,独子),我父亲

彭玉妹(二姑)

彭石靠(三姑)

我的奶名叫“乔贵”

果敢彭家声家族(彭家声自述-果敢彭氏家族史)(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