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相对应的历史人物(成语故事作法自毙)

成语故事:作法自毙


【原文】

后五月,而秦孝公(1)卒,太子立。公子虔(2)之徒告商君(3)欲反,发吏(4)捕商君。商君亡(5),至关下(6),欲舍(7)客舍(8)。客舍人(9)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10)无验者(11)坐(12)之。”商君喟然(13)叹曰:“嗟乎(14),为法之敝(15)一至此哉!”去之魏。魏人怨其欺公子卬而破魏师,弗受。商君欲之他国。魏人曰:“商君,秦之贼。秦强而贼入魏,弗归,不可。”遂内(16)秦。商君既复入秦,走商邑,与其徒属(17)发邑兵北出击郑。秦发兵攻商君,杀之于郑黾池。秦惠王车裂(18)商君以徇(19),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史记·卷六八·商君列传》)

【批注】

(1)秦孝公:战国时代秦国国君,名渠梁。在位二十四年而卒。

(2)公子虔:战国时代秦国人。秦孝公儿子驷的师傅,反对商鞅变法的代表人物。

(3)商君:战国时代卫国人。姓公孙,名鞅,或称为“卫鞅”、“ 商鞅”。

成语故事相对应的历史人物(成语故事作法自毙)(1)

(4)发吏:派遣官吏。

(5)亡:即逃亡。

(6)关下:指函谷关附近。函谷关,战国时代秦国所建,所以又称为“秦关”。

(7)舍:音“社",住宿。

(8)客舍:供往来旅客住宿、休息的旅舍。

(9)客舍人:旅舍主人。原作“客人”,人上无舍字,现依《史记会注考证》本。

(10)舍人:住宿的人。

(11)验:此指证件。

(12)坐:即连坐,就是一个人犯罪,相关的人都会遭到牵连而受罚。

(13)喟然:叹气的样子。喟,音“愧"。

(14)嗟乎:表示感叹的发语词。嗟,音“接"。

(15)敝:伤害,害处。

(16)内:通“纳”,交回、送回。

(17)徒属:指其封邑中的部下。

(18)车裂:古代的一种酷刑,俗称“五马分尸”。就是把人的肢体绑于数辆车上,将其分拉撕裂至死。

(19)徇:音“训",示众。

【故事阐述】

商君,姓公孙,名鞅,战国时代卫国国君姬妾所生的公子。公孙鞅年轻时就喜好刑名法术之学,因侍奉魏国国相公叔座而做了中庶子。

后来,公叔座病重时向魏惠王推荐公孙鞅继任国相,但不为魏惠王接受。

成语故事相对应的历史人物(成语故事作法自毙)(2)

公叔座去世后不久,秦国君秦孝公下令在全国征求有才能的人,想要向东收复失地,重振秦穆公时代的霸业。

于是,公孙鞅便西去秦国,靠着秦孝公的宠臣景姓太监,公孙鞅见到了秦孝公,还被重用入秦为相,他并说服秦孝公变更法度,推行新法。

秦孝公因接受公孙鞅的变法主张,积极实施各项改革。新法实施一年整时,太子触犯新法,公孙鞅为能顺利推行新法,依新法要将太子治罪,但太子是国君继承人,不能处罚。

所以,就惩罚监督他行为的老师公子虔,用墨刑(指在罪轻者前额刺字,并染上墨色颜料)刑罚传授太子知识的老师公孙贾。

新法施行的第四年,公子虔又犯新法,被处以劓刑(古代割去鼻子的刑罚)。新法推行实施了十年,没有人会把遗失路上的财物据为己有,山林间没有盗贼,社会风气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渐渐的秦国走向富强,实力也更加强盛,進而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成语故事相对应的历史人物(成语故事作法自毙)(3)

后来,公孙鞅还设计俘虏了魏国公子卬,因而大败魏国,秦孝公便把于、商十五个邑封给他,封号称为商君。不过由于公孙鞅变法革新时,执法非常严苛,得罪了许多皇亲国戚。

秦孝公去世后,秦惠公继位。公子虔等一班人告发商君想造反,秦惠公派遣官吏捉捕商君。商君逃亡到函谷关附近时,想投宿住旅舍。

旅舍主人不知道他就是商君,说:“商君的法律,住宿的人要是没有证件,旅舍主人要连带受罚。”

商君长叹了一口气说:“唉!制定新法的害处竟到这样的地步!”说完便离开秦国逃往魏国。

魏国人怨恨他欺骗公子卬而击败魏军,不愿收留他。

商君想到其它国家,魏国人说:“商君,是秦国的逃犯,秦国强大逃犯跑来魏国,不送返,不可以。”

于是把商君送回秦国。

商君再回到秦国后,便潜回自己的封地商邑,和他的部下发动封邑中的兵队,向北進攻郑国以寻求出路。

秦国出兵攻打商君,并在郑国黾池把商君杀死。

之后,秦惠王还把商君五马分尸示众,说:“不要像商鞅一样图谋反叛!”于是就把商君全家诛灭。

成语故事相对应的历史人物(成语故事作法自毙)(4)

所以,“作法自毙”这句成语就是由此演变而来,是说立法的人因自己触法而自害,即比喻自作自受。

【讨论】

(1)商君为什么要严惩太子的两位老师?你有什么看法?

【造句练习】

例:他随便的诬陷别人,现在一个朋友都没有,真是作法自毙。

【相似成语】

作茧自缚;自作自受;咎由自取;玩火自焚

【课后时间】

“作法自毙”及“作茧自缚”都是因为做了某事,反倒使自己不利的意思,请说说这两个成语如何分辨?并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

“作法自毙”有灭亡、受害的意思,用语较重。

“作茧自缚”有陷入困境的意思,用语较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