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只有尊重(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原创/氧气是个地铁(大梦)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只有尊重(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1)

鲁迅的话。

大文豪的段落总是令人叹为观止,即便并非有意现场精雕细琢,记忆中饱满着底蕴也会激活灵感输出文字艺术,有时甚至能被非常有道理地解读出无数个版本流传市场上千万年不被完全消化。此外还有其他特点,比如即便没办法加上专业角度结合背景进行高深阅读理解,光从字面意义就能直接联系到自身生活,毕竟言论中蕴含的哲学可是共通人性啊!鲁迅的文字大概就是这种感觉,比如这句,“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感同身受确实是个比较友好的谎言,老祖宗们辩论时惠子应对庄子说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可以搬过来当答案。人区别于动物的最大特点在于拥有智慧,智慧的主要成分就是情绪,而构成情绪的关键因素范围十分广泛,背景、经历、思维和资本等等几乎囊括人生的一切事项。牵一发而动全身,任何细节出变量都将导致出平行世界,个体将面目全非。所以,让旁观者来彻底理解行为,简直痴人说梦。

别寄托希望能共鸣或代入,我们对社会的认知不在于此。

但偏偏,人类是群居动物,社会接受的是交流货币,因此情商和营销在行的个体更有概率收割福利。会说话往往能临时掩盖弱项,给数据摆蓝图甚至能忽悠聪明人,英超史上最差球员/大骗子阿里·迪亚可以说明。说回来,社交属性决定,人需要对外输出观点,不仅要有熟人,还要能成为朋友。据亲历者补充,很多移民美国的小伙伴估计就觉得当地实在太无聊。简单来说,人类都喜欢和渴望相通悲欢。

人可以长期不发朋友圈,可以习惯独处,可以不整天跑出去逛,但一定会要释放情绪,无论用什么方式。没有社交的人生是无法想象的,就算强调与世隔绝的和尚都要来一套仪式感修身养性,更何况我们这帮俗人。说话不能没有意义,哪怕废话都被功能化,其中很大作用在于修饰自我。可是普通日常并无太多例外,最多晒娃打卡和抱怨,于是成为相通悲欢的理由。

问题是,本质决定,鲁迅真这样说,“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如果小伙伴强烈情绪地宣传着他的什么大事件,估计吃瓜群众哪怕有同等经历只要关系没紧密到已经彼此链接生活也未必有多大共同语言(除非颜值上线或人格魅力有下限),也就是说我们百分之九十的互联网社交是能够浪费的。对赞和评论不是必须追求的人类只为把观点公开表达出来就算相通悲欢,可惜别人家的孩子眼见的事实是“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所以这个时候,就体现出亲密关系的重要性。提供一个场所,在需要时开放。局限在,有时过度活跃就显得侵权,比如过节各种催。但科学上人类终究不相通悲欢,有再好的倾诉对象也要面临心理上的独立,即要一个人解决问题。境界越高的人,处理起外界擅长反向依赖,这样做就永远不会缺乏能量,但对孤独更敏感。比如鲁迅,追随者太多,却没有人跟上他的节奏,只好自己说。

更多原创文章,请关注公众号:氧气是个地铁(linfanity199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