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转板讲解(新三板亟需强心剂)

新三板转板讲解(新三板亟需强心剂)(1)

2月14日,有新三板企业圈人士在中关村附近某餐馆聚餐,有企业负责人坚定地对《直通新三板》说:“一定要转板,不然没出路。”其焦虑感,扑面而来。

近期,在证监会主席刘士余提到新三板转板问题之后,深交所也力推新三板向创业板转板试点。相对于目前众多新三板挂牌企业选择接受IPO辅导,业内人士判断未来企业有望面临多条出路。

流动性持续下滑

2月10日,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在2017年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提到新三板定位问题时表示,新三板挂牌企业还需优化分层的制度和办法,新三板既要有“苗圃”功能,又要发挥“土壤”功能。

据新华社记者报道,刘士余主席提到的“土壤”或许代表着基础层,不仅是培育优质企业的基地,也是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基础所在;而“苗圃”则代表着创新层,将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培育,有望成为创业板市场的孵化器。

“转板”制度的实施可能成为改善新三板市场流动性的突破口。流动性不足是新三板市场运行的显著特征。不管是从股票交易的活跃度,或者是从挂牌公司平均融资规模大小,2016年与前年相比,都呈大幅度下降态势。

中国网报道,新三板流动性不足在于供需失衡,股票供给大,投资者太少。投资者规模目前大概为30万户左右。其中,个人投资者比例占90%左右,而10%左右的机构完成了60%左右的“定增”和百分之七八十的交易。(zhitong-xinsanban)

因此,新三板是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市场。机构投资者投资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要有通畅的退出机制。由于各项制度安排不及时或不到位,退出通道不通畅。多数机构投资者,特别是长期资金持有者的机构难有动力大规模进入市场。换言之,股票的主要需求者规模太小,导致新三板供需失衡。如果优质挂牌公司可以实现“转板”,通畅的退出机制将吸引大量机构投资者进入新三板市场。因此,推行“转板”制度将成为改善新三板市场流动性的突破口。

接近一半符合IPO财务条件

根据中国证券报报道,截至2016年12月31日,新三板共有4946家挂牌企业符合创业板IPO财务条件,占万余家总挂牌企业大约50%(数据来自Wind)。

根据相关规定,创业板IPO的财务条件主要由盈利和净资产两个指标组成。首先,企业必须满足最近一期净资产不少于2000万元(下称“共同标准”);其次,企业最近两年连续盈利,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1000万元(下称“标准一”);或者最近一年盈利,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万元(下称“标准二”)。净利润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较低者为计算依据。(zhitong-xinsanban)

统计数据显示,在上述满足创业板IPO财务条件的4946家挂牌企业中,同时满足标准一和标准二的共有2732家,只满足标准一或标准二的分别有272家和1942家。符合创业板标准一和标准二排名靠前的企业包括,东海证券、齐鲁银行、湘财证券、南京证券、中科招商、华龙证券、南通三建、成大生物、垦丰种业、华强方特、天地壹号、祥云飞龙、圣泉集团、合全药业、山东绿霸、联讯证券等。

分行业看,计算机软件、专用设备、化学制品、通用设备、电子设备制造行业分别有624家、302家、282家、254家、165家挂牌企业符合创业板IPO财务条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