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历史对刘备的评价(我眼中三国时期的真英雄)

三国历史对刘备的评价(我眼中三国时期的真英雄)(1)

作者:暗夜踏鸿

高祖之风

初读三国的时候,从来没有觉得刘备多么厉害。

也不明白为什么曹操会说天下英雄只有刘备和他,袁绍等人都不算数。

【《三国志·先主传》记载:是时曹公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

直到前两年,偶然的一次机会,重读了一遍《先主传》,自此对刘备的敬仰之情如滔滔江水,一发而不可收。

刘备出身草莽,是真正的草根,当然了,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名义上确实是汉室宗亲,然并卵,东汉末年的汉室宗亲何止十万,而且,“汉室宗亲”如果真的有用,刘备又怎么会沦落到织席贩履。

【《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先主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

三国历史对刘备的评价(我眼中三国时期的真英雄)(2)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织席贩履之辈,却胸怀天下,竟有帝王之志。

据载,刘备小时候家里院子东南角的篱笆边上长者一棵桑树,有五丈多高,枝叶茂密像是车盖,来往的人看到了都觉得此树不一般,有人说这家一定会出贵人,刘备跟小孩子玩耍的时候就曾指着这树说:“将来我肯定要乘坐这种羽葆盖车。”这可是大事,因为那个时候,羽葆盖车是皇帝才能乘坐的。

【《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先主少时,与宗中诸小儿于树下戏,言:“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

这些事情都说明了刘备与刘邦极其相似,毕竟高祖刘邦见到始皇帝时也发出过类似的感慨。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三国历史对刘备的评价(我眼中三国时期的真英雄)(3)

当然了,我们皮一下,看看皇叔的“渣男”行径,刘备逃亡途中,曾经四次被人打败,从而丢弃了妻子和孩子,下面让咱们来捋捋这些事情。

第一次,下邳之战妻子和儿子被吕布擒获。

【《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布虏先主妻子,先主转军海西。】

第二次还是吕布,吕布攻小沛,刘备战败,曹操派夏侯惇增援刘备,结果被吕布的部将高顺打败,刘备的妻子和儿子又被俘虏。

【《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布遣高顺攻之,曹公遣夏侯惇往,不能救,为顺所败,复虏先主妻子送布。】

第三次,建安五年,刘备被曹操打败,这回丢掉的可不仅仅是妻儿老小了,还有大将关羽。

【《三国志·先主传》记载:曹公尽收其众,虏先主妻子,并禽关羽以归。】

第四次,就是当阳之败,亡命时又丢弃了妻儿。

【《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先主弃妻子,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骑走。】

就这些事情来看,刘备也是颇有高祖之风,我每次读到此处,再想起刘邦彭城战败后,在逃命途中遇到自己的孩子,为了让马车减少负重,竟然把自己的孩子推到车下,我就觉得这俩货真不愧是一家人。

【《史记·项羽本纪》:楚骑追汉王,汉王急,推堕孝惠、鲁元车下,滕公常下收载之。】

然而,以微末之身,成帝王之业,刘备和刘邦也是颇多相似吧。

三国历史对刘备的评价(我眼中三国时期的真英雄)(4)

英雄之器

上面的事情并不能说明刘备英雄,少年狂言也好,起身微末也罢,再加上抛妻弃子这样的勾当,在今天看来妥妥的渣男,怎么能是英雄呢?

英雄是什么?是矢志不渝,是百折不挠,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心系天下功在万民。

我们读三国时期的历史,经常见到的三个字眼就是“先主败”。

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年逾不惑,仍然感慨大业未成,在他依附刘表驻守新业期间,有一次刘表请他喝酒,中途刘备去了一次厕所,回来就哭了,刘表询问原因,刘备回答,去厕所发现自己的大腿长肉了,这是好久没有骑马的缘故,而岁月流逝,垂垂将老,感觉自己安逸太久,而功业不成,因此悲从中来。

【裴松之注引晋·司马彪《九州春秋》:备住荆州数年,尝于表坐起至厕,见髀里肉生,慨然流涕。还坐,表怪问备,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

三国历史对刘备的评价(我眼中三国时期的真英雄)(5)

而当时的刘备,已经四十六七岁了,在那个年代已经算得上是垂垂老矣,可是皇叔没有安于现状,反而是励精图治,四十多岁的人去请二十多岁的诸葛亮出山,光是这份魄力就足以傲视今天很多人了,要知道,当时的诸葛亮没有过从政经验,没有过领兵打仗。

反观今人,有几人能在四十多岁一事无成时甘于去请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有几个人能在四十多岁偏安一隅时奋发向上不忘初心?每每读及,我都不胜感叹:这是何等的坚韧。

而等到刘备进位汉中王时,已经六十岁了,再到他登基称帝,一生飘零,临了大业方成。这又是何等的坚韧?

三国历史对刘备的评价(我眼中三国时期的真英雄)(6)

我原来总以为刘备脾气很好,动不动就哭鼻子,但后来才发觉不是,这哥们儿也是个狠人,极其暴躁,在安喜县就任期间,上司来视察工作,刘备(不是张飞)去求见,人家不见,结果他就把人家绑起来打了一顿,然后弃官逃命。

【《三国志·先主传》记载:督邮以公事到县,先主求谒,不通,直入缚督邮,杖二百,解绶系其颈着马柳,弃官亡命。】

可见这货并不是什么好脾气,但就是这样的脾气,他却可以三次去请彼时无丝毫从政经验的诸葛亮,并引出了举世闻名的《隆中对》,并且最终居然真成功三分天下,成就一番帝业,足见其才,也难怪辛弃疾赞叹“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再说及刘备仁义,好多人讽刺刘备是伪君子,更有甚者说刘备“携民渡江”是“胁民渡江”,这我更不能赞同,三国时期,英雄如曹操,尚且屠城,可是刘备却未有一次滥杀无辜。

【《三国志·先主传》记载:比到当阳,众十余万,辎重数千辆,日行十余里……先主曰:“夫济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

而刘备得人心不仅于此,在平原县当县令期间,当地的一个人派刺客刺杀刘备,刺客都不忍杀。

【《三国志·先主传》记载:郡民刘平素轻先主,耻为之下,使客刺之。客不忍刺,语之而去。】

更不必说助孔融于都昌,救陶谦于徐州。陶谦后来更是让徐州于刘备,时人皆称赞玄德仁义,怎么流传到现在就变成了伪君子呢?

【《三国志·先主传》记载:谦病笃,谓别驾糜竺曰:“非刘备不能安此州也。”】

三国历史对刘备的评价(我眼中三国时期的真英雄)(7)

到夷陵兵败,白帝托孤,将国家大事系于诸葛一身,临死不忘教导孩子“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先主传》裴松之注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於人。汝父德薄,勿效之。】

读及此处常潸然泪下,英雄末路,于儿子的教诲,仅此而已,再观昭烈皇帝一生,常叫人不胜感慨,当真是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所以陈寿在《先主传》最后对刘备的评价,我是极其认同的: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