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被误诊艾滋7年后起诉(女大学生被误诊艾滋病)

2021年4月,江西吉安井冈山市20岁大学生小美(化名)经当地医院初筛、疾控中心复检被查出艾滋病,在吃药治疗一年多后,却发现是误诊。2022年12月27日,小美的父亲表示已将涉事单位起诉至法院,准备追究其责任。

成都被误诊艾滋7年后起诉(女大学生被误诊艾滋病)(1)

▲“女大学生被误诊艾滋病”话题传播趋势图

该话题于2022年12月26日首发于微博,在经过各大媒体转发后,于27日10时左右达到话题传播的最高峰,此后话题讨论量虽有下降,但仍然处在快速传播状态,在27日当天形成多个传播高点。由此可见此话题社会讨论量较高,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截至2022年12月28日20时,此话题在微博已有3.1亿浏览量。

成都被误诊艾滋7年后起诉(女大学生被误诊艾滋病)(2)

▲正负面属性占比图

成都被误诊艾滋7年后起诉(女大学生被误诊艾滋病)(3)

▲部分网友评论

此事件引起了网友激烈的讨论,大多数网友认为,以如今的医疗水平来说不应该出现此等失误,要求全力追责。还有部分网友评论道:“错了就是错了,辩解有意义吗?”,对医疗机构逃避责任的做法表示了谴责。但也有部分评论脱离了事情本质,对于女子为何在大二就会怀孕展开了讨论。

误诊艾滋病对当事人造成的各种伤害都是巨大的,据当事人表示,每次吃过治疗艾滋病的药物后,就像喝了一瓶高度白酒一样,晕头转向,整个人也胖了十几斤。而这样的药品,该女子因一次误诊服用了一年。除去身体影响外,因为害怕同学的歧视,当事人办理了休学手续,也断绝了很多人际往来,在精神方面也受到了沉重打击。

于情于理,涉事医疗机构都应该根据法律要求给当事人道歉并给予补偿。但事故曝光后,吉安市疾控中心却回应,当时小美并没有告知处孕期影响检验,也可能和国产试剂有关。一句话暗示当事人负有责任,另一句话将责任推给沉默的试剂。但是再多的借口,都不能掩盖相关医疗机构的失误,也不能挽回小美这一年的损失。国家对于艾滋病的诊断有着严格规范的流程,出现如此荒谬的失误,必定是有的环节工作人员出现失误,疾控中心应全力追责而不是将责任推向他处。

需要注意的是,部分网友评论出现失焦情况,将讨论重点放到了该女子大二怀孕上,并对该女子进行嘲讽及侮辱,如此明显的受害者有罪论,是不应该出现的。作为成年人,当事人有怀孕生子的自由与权利,不应受到谩骂与指责。

(分析师 范毓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