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伤到根本(受伤的不只是身体)

|本文由团子妈育儿原创,欢迎个人评论、分享,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身体伤到根本?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身体伤到根本(受伤的不只是身体)

身体伤到根本

|本文由团子妈育儿原创,欢迎个人评论、分享

热播的《少年的你》虽已结束,身边的校园暴力还在继续上演,作为家长,无时无刻都在担心自己的孩子。
往往孩子会选择默默承受,不敢说,也不想说。或者他们本根不知道就自己承受了什么。

孩子频频“做噩梦”,家长才知道孩子被欺负了

晨晨一直是个很开朗的孩子,可是最近他成绩有些下降,变得闷闷不乐。家里人起初只是觉得孩子是因为成绩不开心,还以为孩子长大了,知道为自己的学习紧张。

直到前几天,孩子在一次“噩梦”中大喊的话,让他的父母心头一震。

这天孩子洗漱完后,正常的跟爸爸妈妈说晚安去睡觉。到了半夜夫妻俩听到孩子在房间内大喊大叫,连忙跑去看。

他们看见孩子在梦中挣扎着,不停的喊“别打我,别打我。”妈妈轻轻的叫了叫晨晨。孩子醒来后抱着爸爸妈妈大哭,这才讲出了自己在学校被欺负的事情。

晨晨抽泣着说:他们不让我告诉家长,如果我的爸爸妈妈去学校找他们,他们就会打的更狠。妈妈我要学跆拳道,我要让他们再也不敢欺负我。

可想而知晨晨的父母,当时有多心痛。自己拿来当宝贝的孩子,竟然被人这样欺负。

夫妻俩随即找校方沟通,然后同意孩子的想法,报了跆拳道班。孩子的内心和体能一天天强大起来,欺负人的同学也受到了惩罚,从那以后孩子再也没受过委屈。

从心里分析,“校园暴力”施暴者与承受者。

李瑾玫说过,那些施暴的孩子,其实比被欺负更需要关注。他们往往通过欺压别人,达到胜利,从而证明自己很强。

而承受校园暴力的孩子,他们往往胆小,懦弱。即使被欺负了也不敢告诉别人。被欺负的学生有些其实是很优秀的。

“校园暴力”有3个过程,发现受伤时就已经很晚了

“校园暴力”不仅仅是单纯的打架,索要零花钱。其实羞辱和谩骂也算是一种暴力。家长发现孩子被欺负时,往往是看到了孩子受伤,或者是很严重的情绪变化。

初级暴力:语言上的攻击

孩子也会考虑自己,能不能打得过对方,最初时候,他们会试探性的去判断,一个同学是否真的好欺负。

所以最初级的“校园暴力”往往是语言上的,这也是家长很难发现的

先是嘲讽、羞辱、轻蔑、等等语言上的攻击。包括同学之间恶意的起外号,肆意传播某名学生的秘密,或者不符合事实的谣言。

第二阶段:变本加厉

当施暴者发现,可以用语言轻而易举战胜他人时,他们就会进行下一步行动。

比如,代替自己值日、犯错时当替罪羊、调换作业本、跑腿买东西等等,强迫他人做一些事情。

此时对孩子还未造成身体上的伤害,更多的是心理上的伤害。如果孩子不愿意说,家长依然很难发现。

终极暴力:开始“动手”

经过试探,一旦孩子被认定为“软柿子”。那对于他的实质性的欺负才真正开始。

一般施暴者都是“团伙作案”,因为这样在人数上占优势,单从气势上就站上风,一旦被欺负的学生反抗,他们也更好的镇压。

被欺负的孩子遭到孤立、被勒索零花钱、拳打脚踢。孩子此时心理,身体上都有了明显的变化。而到了这一过程中才会有少部分家长发现问题。

曾经看到过新闻,几个试试校园暴力的男孩子,把大石头砸向一名同学,后来抢救无效离世。暴力发展到此时来说,已经很晚了。

孩子的这几种表现,有可能正在遭受“校园暴力”

校园暴力就发生在身边,如果发现孩子有一下几个表现,家长一定要重视

1)莫名其妙衣服、书包变脏

2)书本、衣服、以及随身物品经常有损坏

3)情绪变化大,通常表现为变得消极,胆小,明显的看出不开心

4)成绩骤然下降、学习不在状态

5) 零用钱花的特别快,却不见他买什么

6) 失眠、常常做梦

7) 拒绝去学校,不参加集体活动。不与同学来往,从不提起在学校的事情。

避免孩子承受校园暴力,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来做

✔ 只有自己强大,到哪里都不怕被欺负

如果孩子在一个学校被欺负,那么换班级、换学校、都不是最有效的解决方式。多让孩子锻炼,有好的身体,反抗的能力,才能很大程度上不被欺负。

✔ 不要对孩子“二次伤害”

得知孩子被欺负,千万不要责备他胆小、或者无能之类。你要知道孩子本身就已经是受害者了,此时你说的这些话,无非是对他的二次伤害。

✔ 让孩子知道父母是会保护他的

很多孩子不跟告诉父母,一是受到威胁,二是怕家长担心和批评。家长要让孩子有任何事请,及时跟家长沟通,父母一定会保护他。

团子妈心里话:

远离校园暴力,除了被欺负的一方要强壮起来,根源上还是杜绝施暴者的存在。希望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给与他们足够的关注。

强大是用来保护自己的,而不是因为强大,就可以欺负弱小。


——END——

我是@团子妈育儿,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关注我,带大家学习最实用的育儿、孕产知识。如果您在带娃的过程中遇到什么有趣的、困难的、难忘的事,都可以发私信分享给我。

希望我会给大家带来帮助,在带娃路上给您最贴心的陪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