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一直是探讨的话题(聊一聊亲密关系中的控制和支配)

亲密关系一直是探讨的话题(聊一聊亲密关系中的控制和支配)(1)

作者:怀左 小颖

来源:怀左同学

前段时间,我送了朋友一套《毛选》,结果朋友顺手给了我一本《被讨厌的勇气》。

其实我以前看过那本书,还能清楚记得里面的一个重要观点:人的大多数烦恼,都来源于人际关系。记得当时我看的时候,就这个观点,还反复琢磨了很多天,把各种烦恼往里一套,结果大多数,确实如此。

就拿一个很常见的烦恼来讲,为什么小时候我们过得挺开心,长大后条件好了,但却越来越不开心?以前我觉得主要是因为困难变多,但深入一思考,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我们喜欢和人比较。

好不容易买了一套房子,结果发现同事家的房子更大,而且有三套,我们瞬间就会不平衡,觉得为什么我拼尽全力得到的东西,还远远赶不上人家的起点,然后郁郁寡欢,觉得抬不起头。

你看,本来挺好的,通过自己奋斗有了属于自己的小屋。但人天生就喜欢去比较,一比较,就会有高下,如果自己处于下风,便会滋生不满和焦虑

同样的,在亲密关系中也是一样,本来挺好的两个人,为什么经常闹矛盾呢?还是因为比较,更深层次,其实是想“控制对方”,让对方听话,顺我们的意。或者换句话讲,我们潜意识里想掌控关系,想改变对方,而对方如果有反抗精神,觉得不爽,矛盾自然爆发。

表面平静,暗流汹涌,这就是亲密关系中的支配和控制

今天,我来和大家认真聊聊这个话题。

一、看清本质,很难很难

今年我重新把读书这个习惯捡了起来,跟着怀左读书最大的感受是,认清真相,很难。这其中就包括认清自己和身边的事物。越读书我越发现,原来以前都是在浑浑噩噩活着。

记得高考报志愿的时候,我第一次有了去远方看世界的机会,而且不是短期,是四年。在我山西老家,很多孩子都和我一样,能走远就走远,能去多好的城市,就去多好的城市。

我也一样。当时我想去南方,想去体验不一样的生活。所以大学的第一个志愿,地点在武汉,选了华中师范大学。

本以为特别美好,结果到了武汉以后,我发现自己根本适应不了那里的气候。冬天的湿冷、夏天的炎热,都让我坐卧难安,想要逃离。一直到大学毕业,我都没有完全适应那里的气候。不得不说,只有体验过,才知道适合不适合。

真的是实践才能出真知,我们想要的,未必就是我们真的想要的。

同样,认识自己,也没有那么容易。

我们总说,认识自己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有时候一些下意识的行为,让自己都吃惊。也许结了婚发现,所欲非良人,原来以为的白马王子并不适合自己;本来觉得自己喜欢大城市的繁华,想要在大城市打拼一番,结果发现自己并不喜欢快节奏的生活。

我们需要在遭遇不断的“意外反应”之后,多次反思总结,可能才会认识到更真实的自己。

不得不说,认识自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清楚自己擅长什么,才能找到合适的工作;清楚自己喜欢什么类型的人,才能找到合适的伴侣;清楚自己心安于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才能朝着那个方向去努力。

我也一直在认识自己的过程中,不断总结。

过去,我觉得自己习惯了讨好别人,这也许和我们从小的生活经历有关。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我不会拒绝别人。如果别人提出请求,有时候甚至是无理要求,我的脑海中是没有“考虑”这个步骤的。我不会想“应不应该答应”,而是自动默认同意,然后就去想应该怎么办。

如果条件不允许,实在太难做到,我也会牺牲自己的时间,或者精力,努力去做到。因为我害怕拒绝之后,对方会不高兴,担心人家会对我有意见。

我会尽量让身边人开心,哪怕不考虑我自己的感受。

一个办公室的老教师总夸我说:又爱笑,还没有那么多事儿,说如果和我在一起生活,该有多开心。其实只有我自己知道,我有很多小情绪,只不过在他人面前不喜欢表现出来,就是害怕别人知道了我内心的弱点,然后没那么喜欢我。

我也没那么乐观,有很多软弱,想太多时会觉得非常累,但也无法去改变。有时候我甚至觉得自己一点都不好,只是在别人面前假装是一个很好的人。

直到我在《被讨厌的勇气》读到:看起来在迎合他人的人,她内心的欲求是想让他人认可自己。当时我像被击中一样,觉得那描述的就是最真实的我。

你看,看清真相,实在太难。人总是在历经千帆,经历过种种之后才能对自己和周围的事物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而这种认识的得来,也需要我们不断学习、积累和反思。本质总是藏在表象之后,等待我们深挖。

到这里,我也就明白老同学怀左经常说的那句话的意思了。他说“真实就是深刻”,原来不是简单的讲真话,而是看到事情的最真实的一面,也就是看清真相。

无限接近真相,展示出来的,自然就很深刻。

原来如此。

二、亲密关系的背后,有支配

也许是因为缺乏安全感,也许是没有自信,刚谈恋爱,甚至是现在结婚多年,我都会经常问我老公:“你爱我吗?”

生活里,如果他做出了一点点让我觉得不开心的事情,我都会把这件事等同于他不爱我。过生日,不买礼物,不爱我;下了晚自习,不去接我下班,不爱我;孩子晚上哭闹,老公不起来帮我,也是不爱我……

所有的无理取闹,我都是想要表达一个诉求:如果你爱我的话,就应该完全顺着我的心意走。

注意,如果再简化一些,应该是:爱我=听我的话。想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有点吓人,也就清楚地明白了我自己的所思所想。原来我是想让他听我的话,照顾我的一切情绪和需求,而他无法满足时,我就觉得他不够好。

那我不禁要继续思考:完全听话,这到底是爱,还是什么呢?

带着这个疑问,我最近又读了两遍《小王子》,结合着《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对之前我自己的行为又有了新的认识。

我想到一个问题:小王子深深爱着玫瑰,那玫瑰呢?她爱的真的是小王子吗?看起来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她爱小王子,但是又不确定自己在小王子心目中的地位,所以玫瑰才会想方设法去证明小王子是真的爱自己。她装出娇弱的样子,让小王子去找屏障,同时为了让他感觉到内疚,还会多咳嗽几声。

玫瑰,像极了之前的我,也像极了那些在爱情中,想要求证男友是否真的爱自己的女孩。

可是,这个和对方是否爱我们无关。说白了,所有的无理取闹,其实背后最真实的心理活动是:我们更爱的其实是自己。他们顺着我们的意,我们很开心,觉得对方听话;他们不顺我们的意,我们烦躁不安,反复求证,还是为了让对方听话。

我想问,这是爱吗?

《被讨厌的勇气》里提到一个词,支配

我们的这种“支配”,往往附以爱的美名,表现出来的软弱,嗔怪,都是想让对方用话语和行为证明爱我们。这种证明,其实就是想让对方顺着我们的意志,听我们的话,多为我们付出。这个逻辑,呈现为“听话照做=爱我”的模式。也就是说,听我的话,让我开心,就把这行为定义为爱我,不听话,让我不爽,就是不爱我。

这些其实都是对“付出”的诉求,归根结底,这花样百出,歇斯底里的行为,就是想要达到支配对方的目的,想让对方付出更多。所以你说,这是爱对方,还是爱自己呢?

想到这儿,我倒吸一口凉气。

敢于面对真实的自己,也是一种勇气啊!

亲密关系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关系,就是亲子关系。前两个话题主要提到一个词,就是“支配”,很多亲子关系矛盾,同样也是来自“支配”的心理。

想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成长。该学习就好好学习,该结婚就结婚,该生孩子就要生孩子。容不得半点脱离轨道的情况,否则就是不懂事,不孝顺。父母总是拿着“我是为你好”的名义,光明正大地去干涉孩子的生活。

无论是对待伴侣,还是对待孩子,这样的“支配”心理,本来是想要获得更多的心安,但是却成为让人烦恼的心理羁绊。我们往往因为无法证明伴侣的爱,也会因为孩子不按照自己设定的轨迹来发展,所以忧心。

真的,多少支配与控制,假以爱之名!

想起了《狂人日记》,我如果套用一下里面的名句,换成:我看惯了各种亲密关系,各种行为与对话的背后,我只看到了两个字——支配。

出了一身冷汗。

三、支配背后的不自由

如果把我们看成“支配方”的话,那么“被支配方”,肯定不好受。当然,亲密关系中很少有绝对的支配与被支配,很多时候都是互相支配

这个其实也不难理解,我们经常说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江湖,因为人与人在一起,作为不同的个体,想生活舒服一些,不自觉就会去争夺控制权和支配权。人性使然,谁不想过得舒服一些呢?同时正因为我们彼此不同,我舒服的时候,对方可能就不太舒服。

当然,这种支配行为的发生,很多时候是无意识的

就像我之前还总是和闺蜜吐槽我老公不够爱我,那时候深以为然。在看完《被讨厌的勇气》以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我在乎的是自己。

换个角度想一想,我为对方做过哪些事情呢?或者如果对方也那样天天要求我,我能受得了吗?

写到这里,我突然有点心疼我老公,也终于理解他为什么现在越来越不愿意和我吵,很多时候采取非暴力不合作行为的原因了。可能也真的是累,然后选择了躺平。

因为支配之后,他必然失去部分自由。卢梭聊过这个话题,他说:自由是使自己的意志不屈服于他人的意志,也不使他人的意志屈服于自己的意志。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一个人所能遭受的最大的不幸,就是看到自己受另一个人的任意支配。

艾玛,更心疼了。

接着,我还想聊一个点,我们为什么总以爱的名义对最爱的人以支配与控制的心理呢?说白了,还是人性中的自私吧,我们总是太过于在乎自己,把自己当成是宇宙中心。想让所有的人都要围着我转,所有的人都必须喜欢我,不仅喜欢我的外貌,还要欣赏我的灵魂…

伴侣必须全方位无死角地爱我,孩子必须无理由地尊重我,听我的话。如果不是,就是不爱我,就是辜负了我。

归根结底一句话,我们把自己看的太重要了

因为把自己看的太过于重要,所以凡事都要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先替自己考虑。但就像我刚才说的,支配的背后,一定是不自由,不自由会带来反抗,是别人生活的不如意。

所以如果伴侣觉得你总是无理取闹,如果孩子总觉得你太霸道,其实言外之意就是想告诉对方,你太自私了,只考虑自己的想法,一点都不尊重我。

支配的后果是什么?无外乎会带来他人 “不幸福”的感受。

伴侣也好,孩子也罢,没有谁能接受无止境的支配行为。当你发现无法通过自己的行为,获得对方的关注以后,一定会得出一个结论:你不爱我。于是,你因为无法满足需求而烦恼,对方也因为太多要求而不爽。

一切烦恼,就都从亲密关系的支配中蔓延开来了。

「后记」

幸福从哪儿来?

带着这个问题,我去问了我老同学怀左,他和我分享了一句话:幸福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消除了对自我的过分关注。

我觉得很有道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