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温超导实现了吗(室温超导数据遭质疑)

2020年,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应用物理学家Ranga Dias和同事宣布,他们制造出第一个室温超导体但是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物理学家Jorge Hirsch对一些证据提出了质疑,尤其是一组磁场测量数据他表示,自己要求查看基本数据的请求被作者拒绝了近1年近日,在一篇同行评议论文中,Hirsch指责研究结果“可能存在欺诈”,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室温超导实现了吗?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室温超导实现了吗(室温超导数据遭质疑)

室温超导实现了吗

2020年,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应用物理学家Ranga Dias和同事宣布,他们制造出第一个室温超导体。但是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物理学家Jorge Hirsch对一些证据提出了质疑,尤其是一组磁场测量数据。他表示,自己要求查看基本数据的请求被作者拒绝了近1年。近日,在一篇同行评议论文中,Hirsch指责研究结果“可能存在欺诈”。

Dias和同事否认了Hirsch的指控。Dias表示,Hirsch不是高压物理学家,而且曾声称诺贝尔奖获奖成果超导“BCS理论”是错误的。

超导电性通常只有在低于200K(或-73℃)的温度下才能出现。Dias和他的团队则报告说,通过在H3S(一种已知的氢化物超导体)前体中加入少量碳,他们能制造出一种碳硫氢化物(CSH)材料,这种材料将超导温度提高到287K(近15℃)。2020年10月14日,这一结果发表于《自然》。

一些科学家试图复制或扩展这一发现,但没有取得成功。Hirsch和其他人表示担忧。

与其他超导体一样,CSH在低于“临界温度”(Tc)并成为超导体时,表现出电阻骤降的特性。为证实一种材料具有超导电性,物理学家也在寻找另一种证据——迈斯纳效应,即这种材料会在Tc以下释放磁场。

在氢化物中测量迈斯纳效应是不可能的,因为氢化物是在一种高压设备中形成的,这种设备通常由磁性材料制成。因此,研究人员转而评估了一种被称为交流磁化率的特性,这是测量材料在外加磁场中磁化程度的方法。Dias发表于《自然》的论文显示,CSH的交流磁化率在Tc处急剧下降,这与材料释放磁场的解释一致。但数据也表明,当材料冷却到Tc以下时,交流磁化率再次上升。

Hirsch认为,这种现象在超导体中并不常见。不过也有人说,这种现象在高压下的其他超导体中也见过。Hirsch还提出,CSH的一些交流磁化率数据与2009年《物理评论快报》上发表的一篇论文(关于高压下铕超导性)的数据相似。

2009年论文的第一作者Mathew Debessai现在在英特尔公司工作,当时他负责交流磁化率的测量,他也曾为Dias的CSH工作进行过测量。Hirsch认为,CSH论文的数据与2009年论文的数据“非常相似”。Debessai拒绝回答有关数据的问题,但表示他将在arXiv预印本服务器上正式回复。

在上个月的《物理学C:超导性及其应用》中,Hirsch写道,“我认为一种可能的解释是,(CSH的发现)是数据操纵和修改的结果”。

考虑这些问题,一些科学家主张Dias公开他的数据。但Dias等人说,他们不相信Hirsch能够公正地评估数据。(文乐乐)

来源: 《中国科学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