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大讲堂心得体会(让山区孩子在美育之光的照耀下向着)

河南经济报 记者 杨红波

修武大南坡,一个诗意融郁的地方,一座心之故乡的归宿,一栖庄重、细腻、灵巧的岁月之居。

深灰的砖摞、青黛的瓦墙、苍劲的枝桠、起落的寒鸦、清扫家园的村民、义务维护村容村貌的长者,还有逝去经年再重启的怀梆戏……交相映辉、烟火袅袅,无不彰显大美之魄。

传承是一束穿透千年的岁月之光,是一股所向披靡的奋进力量,是一个无论身经多少磨难却心存安宁的美好憧憬。如何将大南坡的美传承下去,得以弘扬播发?修武县教体局从娃娃抓起,将美学教育融入孩子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中,让美育之光照亮山区孩子们的路。

1月4日的早晨,再次走进大南坡小学,美观的教室、浓浓的书香、孩子们明亮的眼睛、朗朗的读书声、栩栩如生的手工作品映入眼帘,让心都被如丝如缕的“美”层层包裹。

美育大讲堂心得体会(让山区孩子在美育之光的照耀下向着)(1)

“姐姐,您来看,这是我画的画,取名为《美丽的家乡》,我的家乡大南坡是一个美丽的地方,这里的山很秀丽、空气很新鲜、果树也很多,我希望更多的人都能认识我的家乡,来我的家乡参观。”今年11岁的康浩轩笑着告诉记者。

就读于大南坡小学三年级的康浩轩是一个羞涩的男孩,说起话来总是脸红,支支吾吾。自从2020年暑假学校开设了美育课程,他报名参加绘本课后,整个人就变得愈发活泼开朗,大方健谈。

据悉,大南坡小学开设的绘本课有两种,一种是由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和左靖工作室共同发起的禾邻社乡土美育绘本课,绘本《小米的四时奇遇》一共12册,讲述了一年12个月的12个乡土奇遇故事。一种是以十部经典绘本作为蓝本,根据学校实际和教学经验编排的校本美育课程,与禾邻社绘本《小米的四时奇遇》交叉教学使用,保证学生每周都能上一次绘本课。

美育大讲堂心得体会(让山区孩子在美育之光的照耀下向着)(2)

“我以前是心存疑惑的,对绘本课能否改变孩子的思维、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期望并不太高,但通过几周的教学后,我发现学生在课堂上比以前敢说、肯说了,而且语言表达能力有了进步;没有上过专业美术课的学生也可以依据自己的想象画出一幅内容丰富的故事画;在绘本课的带动下,学生学习语文课的积极性很高,思维能力也有了提升。”语文教师孙莉莉惊喜的告诉记者。

和康浩轩同学一样,通过美学教育得以蜕变的学生还有49名。曾是省级深度贫困山村的大南坡村,近年来成为修武县乡村振兴美学路径的试验点,吸引了诸如左靖文化艺术(上海)工作室、禾邻社等一大批国内知名专家团队倾力打造。地处偏远的大南坡小学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一极,搭上乡村美育的快车,使这里的孩子都能接受高质量的美学教育,用一双明亮无暇的眼睛在大自然中探索美,发现美,播撒美的种子。

2020年10月12日,全校师生参观了乡村考现学艺术展,从美学视角了解了家乡修武的山川、物产、工艺和风度。

同年10月24日,草木染主讲人吴开建老师带领孩子们走到野外,采摘植物叶子,在白布上印染树叶画,当看到自己的战果,孩子们脸上乐开了花。

美育大讲堂心得体会(让山区孩子在美育之光的照耀下向着)(3)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同年12月初的暖阳下,学生们在大南坡艺术中心聆听美学讲座《唱诗经》,感悟诗歌韵律之唯美。

大南坡小学的师生们还定期到乡村书店——方所书店里阅览图书,开展读书沙龙活动;不定期到美育研学基地——大南坡艺术中心开展艺术活动,日趋常态化。

美育大讲堂心得体会(让山区孩子在美育之光的照耀下向着)(4)

校长刘晓江说:“美学教育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今后我们学校将不断探索美学教育路径,将美学因子融入到学校环境和文化建设中,全力打造美育校园、阳光校园。今年,学校将于左靖工作室、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共同开设一门四季美术课,以春夏秋冬四季为时间节点展开四期美术课程,与孩子们一起,挖掘四季之美,第一期《春天里的美术课》教学方案已经确定,只待春季开学,面对面授课。”

红色的“爱心”、橙色的“温暖”、黄色的“光明”、绿色的“希望”、青色的“自由”、蓝色的“广阔”,六种缤纷的色彩不仅是班级的颜色,更是对美学教育沉甸甸的期望,再加上如“紫气东来”的美育之光,化作一道彩虹,成就一片阳光,让山区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向着大美人生铿锵迈进,让我们翘首以待,共盼美育的硕果累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