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健脾胃的功效(立秋到处暑期间是)

中医认为,立秋到处暑期间是“长夏”。《脾胃论》里说: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病在脾,愈在秋,秋不愈,甚于春,春不死,持于夏,起于长夏。这是脾胃病发病的一个规律,此时,一定要做好脾胃的养护工作。

不贪凉不食生,将湿寒之气阻于体外

三伏天阳气旺盛,人体阳气也达到了四季最高峰,尤其是三伏天,正是预防和调理脾胃病的大好时机。浊毒内蕴是脾胃病的主病机。近日,国医大师李佃贵做了相关报告,他主张采用化浊解毒法治疗此病,而三伏天正是把好浊毒入侵的关口。

立秋健脾胃的功效(立秋到处暑期间是)(1)

中医讲,脾主运化。三伏天湿气重,湿毒困脾,堆积在体内,到了冬天的时候脾胃就会发病。所以李佃贵教授说,一方面,此时如果我们能及时把湿浊之气阻挡在体外,就相当于从源头上把好了关,这也是中医所讲的治未病的理念。另一方面热天汗毛孔正开,肌肤腠理开泄,也更有利于湿浊排出。所以在三伏天调治脾胃病可以起到四两拔千斤的效果。

将湿浊之气阻挡在体外,要注意胃喜温恶凉,切不可为了贪凉,狂吃冷饮、猛吹空调,这样寒湿之气就会随之进入体内。寒伤脾,常见的表现是舌苔白腻,轻则腹痛、腹泻,重则恶心呕吐。另外,脾胃不喜生食,因此即便是蔬菜也不可生吃不烹制。热天在厨房做饭是种煎熬,因此很多人选择不用开火的凉拌菜或者直接生吃。但凉菜偏凉,生吃不容易消化而伤害脾胃。

坚持运动适量出汗,助浊气散之于外

另一方面,三伏天天热毛孔常开,适合通过出汗排出身体中的湿浊之气。此时炎热,本就容易出汗,常常表现为动则易汗,这是人体汗出泄热,调节体内阴阳平衡的过程。适当出汗有降低体温、排出湿气的作用,故适量运动排汗有清热除湿的效果。不过,出汗祛湿应有度,一旦出汗过度反而容易损伤身体。如运动时出汗太多,身体会感觉疲劳、乏力,甚至气短、接不上气,这是气随汗泄过多,耗损了人体元气,气息虚弱的表现。如果汗出不止,继续泄汗,就会出现气随汗脱,人体津液大量脱失,血容量下降,会进一步发展为休克、晕厥等急危病症。

所以,每天坚持适量的运动,对身体是非常有益的。运动可以纾解压力,活络身体器官,加速湿气排出体外。跑步、健走、游泳、练瑜伽、打太极拳等任何“ 有点喘、会流汗”的运动,都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

居家调理药膳食疗,健脾利湿身体健

另外,还可以试试食疗方,李佃贵教授推荐了两个居家调理的祛湿方:

一是化浊茶。取藿香、佩兰各10 克,泡茶喝即可。藿香芳香化浊,和中止呕,发表解暑;佩兰芳香化湿,醒脾开胃,发表解暑。二药结为对药祛湿效果特别好。如果有便秘的问题,也可以加点清肝明目、润肠通便的决明子。三药合用化浊解毒功效更强,可引毒从大肠排出。

二是用祛湿粥。根据食量取扁豆、薏米、莲子、绿豆一起熬成粥,每天喝一碗即可,有健脾利湿之效。(燕声 整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