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河的世界(何小河轻盈起来)

何小河:轻盈起来,让灵气抵达天尽头

文/卢世伟

如今已然上了年纪的我们,在跟业内年轻朋友们聚会时,总是会被问到一些老生常谈的问题,譬如,最近就又有准备入行的新朋友问到:

在音乐行想要长久的立足,最重要的是什么嘛?

我总会说:还是得靠天赋和灵气更多一些吧,尤其是在眼下这个更追求个性、人设和创意的年代。

演艺行业不像其他大多数行业那样总是会有一个相对清晰明确的工业化的物理标准和具体物化的检验参数等,更多是一个由主观的感性体验来作为结果和效果判断标准的行业,不是简单的学习参照然后机械重复就一定可以熟能生巧的,也不是只要肯传出努力就一定能够得到对等回报的,重点还是那句老话:这个行业,是靠老天赏饭的。

而老天赏的那顿饭,其实通常都有两碗,一碗是后天的机遇,这个固然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而另一碗比机遇更难求,往往在你出生时就已经注定了有没有了,这个就是与生俱来的灵气了。

何小河的世界(何小河轻盈起来)(1)

灵气这件事,对大多数的艺人而言,真的就只能靠先天注定了。


有灵气的艺人,甫一亮相,不管是在一个多么暗淡的角落,也挡不住它灵光一闪,为有心人捕捉住。譬如1993年电影《霸王别姬》里,出场时间不超过五分钟的蒋雯丽,仅凭一个下跪时的眼神,就让所有人领略到她那足以慑人心魄的灵气。

何小河的世界(何小河轻盈起来)(2)

再譬如2013年,有一档现在应该没有什么人还会主动想起的音乐选秀节目《我的中国星》。当中也曾有那么一个姑娘,自弹自唱了一首陈奕迅的《爱是怀疑》,听过那首歌的人可能多少都会怀疑:这还是陈奕迅的那首《爱是怀疑》吗?

何小河的世界(何小河轻盈起来)(3)

那个姑娘叫何小河。

多年以后再听到《爱是怀疑》这首歌时,我还是会忍不住想起当年何小河的那版翻唱,她那种发声的语气和腔调,像一个没来由跌落在你眼前的暗夜幽灵,却又完全忽视你存在式的,将一腔气息都含在自己的口腔里从唇齿间砥砺而出,自怨自艾却又带点自我陶醉式的演唱,也许你说不出这样唱有多好,但就是觉得特别,特别能够引诱出一些内心灵犀的小火花倏然而过的感觉。这种能力,通常我们都会用一个词来形容它,叫做“灵气”。

何小河的世界(何小河轻盈起来)(4)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是因此认识并记住了何小河这个名字或这首歌的这种样子,毕竟那个节目在当年可谓无声无息结束后就几乎再无人提起过,并没能成为当年的那个她的一个职业机遇。直到2017年,偶然听到一首歌《夜里》,那种将一腔气息都含在口腔里从唇齿间砥砺而出的发声方式,那种带点神经质感的音色,以及骤然起起落落的旋律和腔调,不期然就让我想起了当年听过的那版《爱是怀疑》,再打开MV一看,果然就是那个长的有点像文艺女神万芳的女子,何小河。

这时候就会明白,灵气这种东西,真的就是一个人已然长在思想里的一种思维逻辑方式,也是自觉化在身体里不自觉就会流露出来的习惯气韵和状态。这种思维和方式,这种气韵和状态,是与一个人天然就浑然一体的,它能自然地将你与一大群人区分开来,让你瞬间脱颖而出,却不是各种包装设计就能营造出来的一种宝贵素质。

何小河的世界(何小河轻盈起来)(5)

然后才知道何小河果然也一直并没有离开音乐,而且路子走的也有点越来越高精尖专了,相关资料显示,后来在名字前加了一个Doris的何小河,那年年底已从北卡罗来纳大学作曲专业硕士毕业,《夜里》正是她于这一年发表的一首个人作曲的作品。而在《夜里》之前,何小河也已曾与国内知名的自由探戈乐团合作并为其创作发表了室内乐作品《花痴的探戈》。何小河的音乐总有一种空灵的空间感,而她本身也是一个擅长去突破各种空间的艺术创作者,在美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就试过与现代舞者隋朋颖合作创作现代舞《Where Pathway Meet》,同时受邀前往欧洲参加意大利Highscore音乐节并登上克罗地亚Upbeats音乐节舞台,演奏为其创作的《Lotus in the Sky》。作曲出身的她其实更擅长的是编曲,打破乐器间的空间领域限制更是她十分热衷的事情,尤其是在流行音乐的基础几大件中设法给中国民族乐器找出更多渗入并融合的空间,这又是何小河的作品显然的一个风格特征,而尤其营造出的空间交错的层次感和时空沉淀的厚重感,又成了她的另外一种音乐灵气的证明,而她以这样的灵气推出的首张个人创作专辑《占梦仪式》,也为她在2018年虾米音乐原创音乐人扶持项目寻光计划第二季的征选活动中获得优胜的机会。

何小河的世界(何小河轻盈起来)(6)


灵气是一个艺人初次登台的那一束追光,但接下来的节目要怎么演出灵光四射的样子,还是得更多后天的揣摩与修炼,学习与精进,让灵气变成一种自我的灵慧,而不仅仅只是赢得快速关注的灵方。

何小河应该是懂得这一点的。这个判断,则来自于她最近刚刚发表的一首新作《天尽头》。

何小河的世界(何小河轻盈起来)(7)

不得不说,尽管小河在演唱方面的灵气不言而喻,早期的她还是把这些灵气亮出的有点太重太满,又是两年的学习和行业实践之后,她应该是更加懂得了化繁为简四两拨千斤的道理,“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克制比怒放反倒能给灵气更多升腾的空间。

《天尽头》正是这样一首极尽克制与简约主义的作品。

当然,简约并不等于构成的简单,事实上,《天尽头》在编曲上,采用的还是弦乐 钢琴的大编制,甚至将常规弦乐的声部由3-4个发展到了8-9个,以此来配合作品需要表达的内部张力的丰满。小河说,制作人王曦选择了相对具有粗糙质感的靠指板弦乐音色,以这种音色及缓和的大长音构成整首作品的主体框架,反倒让作品的整体情绪呈现出一种平静而简洁的状态,靠音色的质感来唤醒情感上的那些细致颗粒突起。而在人声的演唱部分,小河的进行与是缓和而平静的,更多的轻声弱化处理,吐气如兰的方式,缥缈而又冷酷,且是一种冷静而旁观的状态,不带任何的压迫感,这样的克制不自觉就给人一种轻盈的飘空气的触感,引发逆流而上的仰视与冥想,自有一番清高的空间意境。

何小河的世界(何小河轻盈起来)(8)


《天尽头》的主题创意,其实也正是基于“弱水三千”这样一个富有禅意的动机。

湖光山色,只选取收于天色尽头的那一瞬点作笔,既是创作手法的留白手段,而另一层动机则是基于企望以这样的作品来让大家关注到“美好终有尽”、 “天尽头的方舟已满载,一刹那的繁华已不再,多渺小或伟大的存在也都被掩埋,以此来反思尽头为何来的这样一个环保主题。而如此宏大而沉重的主题,何小河也只取一瓢饮,用散文诗的方式,举重若轻,将语言与画面处理的轻盈而空灵,像是道别是那轻轻的一声叹气——一切都将有道别的时候,那尽头之外又是什么呢,我不说破,却自有残留的海随着那一声叹,成为飘进你心里若有似无的痛,从此伴你徘徊到天外。


何小河的世界(何小河轻盈起来)(9)

忘了是哪个著名的艺术家曾经在节目中说过,表演艺术最容易高级的方式,就是表现出轻盈的姿态,一轻盈,境界就高远了。

《天尽头》正是这样一首轻盈的作品,而轻盈之间的余味,就正如歌名一样,可以萦绕至天尽头了。

何小河的世界(何小河轻盈起来)(10)

举重若轻大概也是何小河最大的学习体会之一了。

在她的微博里,我也听到一首她与梁晓雪和何健合作翻唱自易烊千玺的一首《Fall》,又是一首轻松轻盈的作品,却自有一番轻灵而鲜活的效果。表演者一旦轻盈,自己与观众也都轻松了,而轻松间的交流却是最容易抵达彼此共鸣深处的,由此形成的感受,也是最自然而深刻的。

这大概才是每一个想要脱颖而出的艺人最需要努力去培养和掌握的灵丹妙药吧。

何小河的世界(何小河轻盈起来)(1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