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为什么敢发动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带领十人发动玄武门之变)

历史上凡是有关皇位的争夺战皆充斥着血腥味,天下之位是由累累白骨堆砌而成。

不论是天降领袖带领着万民起义走向成功,还是为了拯救苍生或是成全自身野心的夺权,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铺满了荆棘与困苦。

李世民为什么敢发动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带领十人发动玄武门之变)(1)

哪怕是后世盛传的仁义明君也必须具备铁血手腕,若要为皇势必要先让自身从同类中脱颖而出,否则即便上了位也不会服众。

权力的角逐游戏从人类出现开始,便没有停歇过不管在哪个朝代,封建王朝的千年历史中,关于皇权更迭的典故层出不穷。

就比如清朝赫赫有名的九王夺嫡,既为身份尊贵的皇子谁没有成就霸业的野心,奈何很多时候野心与实力并存,也并不会变成夺嫡之路上必胜的杀手锏。

李世民为什么敢发动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带领十人发动玄武门之变)(2)

纵观历史上有名的太平盛世,唐朝的名字会变成许多人脑海中的第一答案,大唐盛世在世界历史中都有资格留下痕迹。

唐朝时期不仅百姓们的生存环境得到巨幅提升,同时文化产物更是丰富多变,这就是保证了温饱问题之后产生的社会盛景,人们安居乐业不必再为吃饱穿暖犯愁。

盛世降临那段时日唐朝政府可谓贡献了关键力量,然而即便如此骇人听闻的玄武门之变却仍旧可怖,一代明君李世民带领十人发动攻击。

李世民为什么敢发动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带领十人发动玄武门之变)(3)

这十人的下场分别如何,也困扰了后世人许多年。

出身名门 父亲李渊

李世民出生在名门自幼受到的便是经精英教育,父亲李渊在隋末就嗅出了国家灭亡的前兆,隋朝的末代皇帝是大名鼎鼎的暴君,李渊原本在朝堂中不算是帝王心腹之列。

外人看来李渊不过是朝廷中的一枚棋子罢了,不会对帝王决策起到不可忽视的影响,然而鲜为人知的则是李渊很会韬光养晦,保存真实实力一直是李渊的生存之道。

李世民为什么敢发动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带领十人发动玄武门之变)(4)

李渊能坐到隋朝一众官员中流砥柱的位置,这已经向帝王证明了他那不俗的能力,所以李渊的办事能力并未遭到帝王怀疑。

聪明人反而觉得李渊的才学还没到达惊世的地步,这种情况在朝廷里太常见,久而久之李渊背后的小心思便渐渐无人知晓。

时间来到隋朝即将被灭的前夕,李渊看准时机一举抓住机会建立唐朝,身为大唐的开国皇帝李渊的手段可谓是快准狠。

李世民为什么敢发动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带领十人发动玄武门之变)(5)

若无李渊前期的精心筹谋,便不会有未来人人称赞的大唐盛世,李渊在位之时大概率想不到,他的一世英名竟险些被儿子李世民所掩盖,李世民少年时是无数人眼中的翩翩君子。

博学多才是众人对他的第一印象,就连李渊后面也对这个儿子赋予厚望,很难想象到让人闻之色变的玄武门之变,居然是出自这样一位儒雅檀郎之手。

其实早在李渊准备抢夺隋朝江山期间,儿子李世民就已经在父亲身边立下汗马功劳,一般情况下身为皇子的李世民不必亲自四处征战,战场上刀剑无眼不知何时就会命丧沙场。

李世民为什么敢发动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带领十人发动玄武门之变)(6)

李世民领兵亲征的决定有着极大风险,也可以说李世民看得更加长远,他不希望在李渊身边只做一个名誉高雅的继承人,李世民从头至尾想要的唯有实权。

但父子情分在李渊尚未对李世民起疑心之前,还算是融洽与和谐人前也是父子典范,李世民起初在李渊的后代中并非过目不忘的存在。

李渊也没料到李世民后面崛起的势头竟如此迅猛,随着李渊的夺权计划越发详细与周密,李世民在后方带领军队给李渊的支持,也让李渊免除了诸多后顾之忧。

李世民为什么敢发动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带领十人发动玄武门之变)(7)

李世民可谓是一时间风头无两,李渊一边享受着亲儿子的付出与辅佐,另一边又担心若李世民在军中威望太过,那么未来会不会做出为皇权逼宫的举动。

玄武门之变 十人是谁

李渊陷入思维困境中一筹莫展,遗憾的是父子因此离心后关系再没能修复,李渊对李世民的忌惮开始越来越大,甚至有时候李世民能清晰感受到父亲的敌意。

李世民绝非那种钟爱循规蹈矩的端方男子,相反李世民很明白慈不掌兵,善不掌权的道理,他将成为明君当做一生的追求目标,却也不排斥动用非常规手段获取夺权机会。

李世民为什么敢发动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带领十人发动玄武门之变)(8)

这点与其父李渊有着极大相似之处,终于李世民察觉到李渊对他的忍耐已到达顶峰,李世民决意发动震惊社会的玄武门之变。

长孙无忌、尉迟恭、侯君集、张公瑾、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李孟尝这十人是关键人物,这里面不是所有人都得以善终。

李世民成功后他们本以为从龙之功不会跑了,现实中只有尉迟恭得到了名副其实的善终。

李世民为什么敢发动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带领十人发动玄武门之变)(9)

至于声名显赫的军事人才张公瑾、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这几人要么是病死军中,要么则是为国家战死沙场。

起码没有让个人或是家族名誉受损,可是轮到长孙无忌和侯君集的时候结局就变了。

因为这两人的野心膨胀过快,导致李世民认为手中权力遭遇威胁,两人身价随着李世民的继位暴增。

不过慢慢却忘记了为人臣子该有的本分,会有一个如此心酸可悲的结果实属意料之中,李世民与那些登上皇位便露出残暴面目的帝王不同。

李世民为什么敢发动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带领十人发动玄武门之变)(10)

李世民似乎不愿对有功之臣赶尽杀绝,但绝不会无底线纵容臣子干预朝政,长孙无忌和侯君集后面明显想凌驾于李世民之上,触犯了帝王的尊严与底线。

曾涉足朝廷的官员似乎都极难善终,可是帝王的多疑是其中一个原因,另一方面更需要臣子恪守本分,万万不能因一时高升而得意忘形。

极难善终 看透人性

尉迟恭为李世民登顶皇位所做的贡献不逊色于他人,尉迟恭的聪明在于他看透了人性,只要为臣子一日就必须坚守住底线。

可以拼命成为帝王的左膀右臂,却绝不能对帝王决策指手画脚,这不仅是李世民的忌讳亦是众皇帝的红线。

李世民为什么敢发动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带领十人发动玄武门之变)(11)

帝王要的是能低头的人才,有才不等于一定要反驳帝王,觉得自身有能力对帝王决定随意评头论足。

这么做的结果就是彻底挑起帝王疑心,被帝王怀疑这才是臣子们不愿见到的事情,索性不要放任野心无休止地增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