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有什么道理(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作为班主任,不但要教学生知识,还要教学生做人的道理,我秉承的理念是先做人,再学习,只有做好人,才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有什么道理?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有什么道理(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有什么道理

作为班主任,不但要教学生知识,还要教学生做人的道理,我秉承的理念是先做人,再学习,只有做好人,才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最让我苦恼的是班级中很多学生卫生搞不好,桌下椅子下总有纸屑,擦手用的纸巾、湿巾随手扔到地上,吃水果的核、糕点的包装放到桌子上,一不注意就掉到了地上。有时外面下雨道路泥泞,同学们鞋上会带很多泥走进班级,我告诉他们在教学楼外面尽量把泥巴弄掉,但还有带进班级的,自己的脚下就会有很多土渣,我一天要提醒很多遍,让他们把脚下的位置扫干净,他们还是不注意。而且有的同学一周一次的值日总是忘记,我几乎每天都要提醒,我要求值日生每天要早到一会儿值日,但就有个别同学不值日的时候来的挺早,到自己值日的时候就踩点来。

我对此种情况进行思考分析,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很多孩子在家庭中都是娇生惯养,什么事情都父母或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帮办,大人们认为孩子只要好好学习就行,其他什么事情也不让孩子插手,很怕耽误了学习,即使孩子自己的房间也不让他们自己打扫,更有甚者,有的家长亲自替孩子整理书包,所以开学初,有很多孩子经常忘带各科作业……久而久之,这些同学就完全没有意识去整理自己的房间,自己的学习用品,所以心中不想,眼中也看不到,手中自然就没活,他们只是单纯的认为学好习就是自己的职责,其他事情都和自己无关,从而自私自利的性格就形成了。

针对此种情况,我于2021年12月26日专门开了一个以“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为主题的班会。

我先给他们讲了陈蕃的故事,让他们懂得有大志者要从身边小事做起,讲了天下大事必做于细,举了古今中外有所成就的人都是源于一份责任,一份担当,一份热爱,他们都做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告诉他们来到学校学习,不仅是学习文化知识,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毛泽东曾说“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同学们不要“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不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要“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同学们要把班级当成自己的家,每个同学都是家庭的一份子,家里的环境要靠大家去维护,每个人都这样想,也这样去做,班级一定是一个清洁明亮,其乐融融的集体。我们也能身心健康的成长。

在班会上,我树立了班级中劳动表现好的形象,激发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特殊表扬了彤彤、多多、树树、嘉嘉几名同学,这几位同学在班级集体打扫卫生时,每次都能看到他们挥动笤帚、拿着拖布,任劳任怨的打扫,而且,每到他们值日那一天,同组一起扫地或拖地的同学没来,他们都会主动把地扫完,从不攀比其他同学。我特殊表扬了嘉嘉同学爱护校园环境的行为,11月17日晚,延时课下课时,前面班级的垃圾散落在操场上,嘉嘉同学不顾操场上泥泞不堪,亲自到泥水中弯腰把垃圾捡起,一个简单的举动,却是一种爱护环境、主动承担的品质的集中体现。其他同学都亲眼看到了这一场景,但他们可能没有感受到这是多么值得敬佩的行为,我把值班老师在学校群里发的拍下嘉嘉同学亲自弯腰捡垃圾瞬间的照片放到大屏幕上展示,并且还有校长的评语:为孩子点赞。并把我在班级通知群里表扬该同学,家长纷纷点赞的截图也放到了大屏幕上,这时同学们都情不自禁的啧啧称赞,全班立即响起来了热烈的掌声,我顺势就说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我们大家在赞赏别人的同时,为何不自己躬身实践呢,我们要把嘉嘉同学作为学习的榜样,榜样就在身边,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希望大家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爱护班级环境,爱护校园环境,爱护我们家园的环境,做环保小卫士。我又给他们讲起了11月24日中午的事情,那天是周一值日生值日,由于中午有几个值日生去参加12.9合唱团合唱练习,当时只有嘉嘉同学在班值日,我发现他打扫的非常认真仔细,他不但把过道和前后空地打扫得干干净净,还把有的同学的桌上、桌下的垃圾都捡起来扔到垃圾桶里,又把他们桌上的书本摆放整齐,桌子摆放整齐。有的同学听了之后感到惭愧,认为自己做的不够好,同学们最后纷纷表决心,要改变自己自私自利的性格,多为班级做贡献。

在这次班会的教育下,原来班级里值日不主动,值日总来晚的同学,也能不在我的督促下按时值日了,而且也能自觉的把不齐的桌椅帮同学摆齐,同学们一进班级会不自觉的看看自己的座位下面是否有垃圾,也会提醒掉垃圾的同学及时捡起来。还有一些同学会主动洗抹布擦黑板,主动清洗拖布,主动倒垃圾……班级中形成了一种“我劳动,我光荣”的积极向上的理念。有了干净整洁的环境,同学们学习的热情也提高了。

古希腊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曾说:“如果让儿童任意地不论去做什么而不去劳动,他们就既学不会文学,也学不会音乐,也学不会体育,也学不会那保证道德达到最高峰的礼仪。”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