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章最新战报(站在自信与自负的中轴线上)

黄章最新战报(站在自信与自负的中轴线上)(1)

向前一步是自负,退后一步是自信,关于自负与自信的界定一直都是个难题。没有谁能说好怎么做就一定是自负,而怎么做就是一种自信的表现。上周四晚间,高调复出的黄章在微博“晒”出了他在魅族内部的第二次讲话视频。延续第一条微博的火热,第二条微博再次引发了众多网友和业内人士的围观。

“自负”与“自信”的二级分化

视频中,黄章再次以他一口“蹩脚”的普通话跟魅族员工们阐述着2014年魅族的新战略,以及他复出后的决策。据黄章表述,当领导询问其今年出山后知否将做到100亿的市场时。他回应的是,“100亿市场只是个小case,如果只是想做100亿市场,那么他就不会出山。”

“我从来不想把市场规模变的任务化、指标化,但是我想告诉你,这个市场有多大我就能做多大。”、“,这必须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又有魅力的,又有强大思想的,随时说一句话可能会颠覆人家对价值观,对人生观的认识的灵魂人物,那个人就是我。”……在外界看来,黄章的此番讲话多少有种吹牛、过度自信的嫌疑。但综合黄章前一次的内部讲话,这类内容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很是常见。

关于黄章复出后的种种表现,包括其言谈举止也成为业内争相讨论的焦点。综合业内的众多观点,可以大致分为两个极端。一:黄章是个直性子,为人很实在,一番言论更是霸气侧漏,大丈夫所为。二:黄章过度自信,行为举止完全是个混混的表现,狂妄自大。对于这两种极端的观点,笔者不做任何评价,同时也不明确表示赞同哪一方的观点。

但不管是持哪种观点去看待黄章此次的复出以及本人的行为举止,首先黄章的复出确实引发了业内一阵“轰动”。对于黄章复出后在魅族内部两次讲话的综合表现,笔者认为黄章是站在了自信与自负的中轴线上。至此,相信很多网友或业内人士看到这个观点,认为笔者是在说废话,走“中庸”路线。

传奇经历造就的“疯子”

1976年出生于广东梅县一不起眼的黄章,童年时在同龄人中便已经是一个“另类”存在,由于对电子电器过于痴迷,所以黄章从小就喜欢拆东西,尤其喜欢拆电子设备这类特殊机器。本着这份“特殊”的爱好,高中的都没有毕业的黄章便开始“下海”创业。

在进入电子行业之前,黄章曾从事过一系列杂七杂八的低收入工作。直到2002年,26岁的黄章出任新加坡合资企业爱琴公司总经理。并于同年年底,创立魅族品牌,推出一系列MP3产品深受市场好评。 2006 年,魅族开始转型,投身智能手机市场。2009年2月,旗下首款手机产品M8正式问世,在业内更是引发一轮抢购浪潮,也正是因为M8的“一炮而红”,魅族被推上了国产智能手机主流品牌的行列。

而黄章本人也因此成为同行业内“家喻户晓”的人物。与乔布斯一样,黄章也是个完美主义者。在技术上。是个不折不扣的偏执狂。对于产品的最求,黄章一点不比乔布斯弱。据了解,黄章在商业操作上从不按商场的游戏规则出牌,但却屡屡取得佳绩,因此黄章在业内也获得另一“荣誉”称号——疯子。

关于黄章的人物形象,曾经业内有过这样的描述。“在珠海的大街上,你如果碰到黄章,你一定不会把这位身材瘦弱、容貌平凡的他,从人群中分辨出来。有人说今年35岁的黄章,还象一位大学刚刚毕业的学生。”不错,黄章本人太平凡了,但这位平凡的人的性格就极为怪异,一直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外界很难看出他的真相。

试问一个企业家至今连北京、上海等城市都没有去过,这是一个什么概念?或许对业内而言,这只是一个颇具调侃意味的说法,但现实中这种情况确实发生在黄章身上。同时,在魅族产品的消费者眼里,黄章除了是怪人,还是一位神秘人物。黄章本人从来不接受任何人采访,也几乎不在媒体上露面,行业内关于黄章本人的照片也是一年陈年旧照,屈指可数。

通过上述这些关于黄章经历和性格的记录不难看出,为什么黄章两次在魅族内部演讲会呈现出那种看似“刚愎自用”的表现,“抽着烟”、“喝着酒”、“吹着牛逼”……因为黄章有自信的资本。不管是在手机产品质量上,还是在产品用户的忠诚度上、魅族论坛用户的活跃度,魅族丝毫不必小米差,也很大程度上优于目前各大传统智能手机厂商。

临危受命 看似一场“造势”的营销

或许与雷军等同行业企业家相比,黄章没有那么高的学历,也没有那么出色的演说能力,但在思维逻辑上,黄章却很清晰。从“小米的成功”谈资本运作,到“智能机只有雷军、周鸿祎和黄章能做好”的言论,再到谈与格力董事长董明珠之间的对话,表面上看似“天马行空”的讲话,但都是在阐释着他复出后,魅族科技未来的发展策略和方向。

其实黄章自己也意识到了表达能力上的不足,他在谈到和营销部开会的例子时说,“因为我个人的一个教育背景,表述也不能够一下子让他们(指员工)明白”。同时在第一条微博上黄章也比喻自己是从火星归来,“我刚从火星回到地球,我将以最开放的心去包容,去接纳这个世界。”

对于此次黄章复出的种种颇具争议性的行为举动,与其说是一种自负的表现,还不如说这是一种回归后的自信心态的彰显。纵观目前国产智能手机市场,小米的突发性崛起给国产智能手机市场的“大佬们”敲响了警钟。同时,也引发了一轮互联网手机品牌的发布浪潮。2013年,传统四大手机品牌巨头“中华酷联”(中兴、华为、酷派、联想)的格局已不复存在。在这一年里,联想觉醒了,金立独立了IUNI,OPPO新生了一加,华为产生了“荣耀”。其他厂商也不甘寂寞,诸如大可乐、小辣椒、等新品牌也加入到智能手机市场的争夺战中。

面对频频诞生的互联网品牌手机“新贵”,魅族的地位处境可谓是四面楚歌。外界有消息传言,2013年魅族手机的销量严重下滑。在2013年的下半年,魅族已经经历过了一次库存危机,其2012年底发布的旗舰机型MX2,在2013年第二季度结束时,库存积压高达60万台,也正是这一次的甩卖,让黄章家族承受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不管传言是否属实,眼下的魅族已被认为处在行业中的边缘地位,所以此次黄章的复出势在必行。作为魅族品牌创始人,黄章一直是整个魅族公司内部员工的精神支柱。虽然在隐退的四年时间里,由白永祥担任CEO,掌管着公司大小事务,但最终的决定权仍旧在黄章手里。对于此次黄章复出业内也调侃称:“此次黄章复出只是换了一个工作地点而已。”所以在危难时刻,黄章复出是一种必然。

古装剧中,往往会看到“皇上御驾亲征”的桥段。此次黄章的复出,从一定程度上看也是“御驾亲征”的一种。对魅族的全体员工而言,无疑是一种精神上的鼓舞和情绪上的稳定。而复出后的黄章,也是一鼓作气,接连抛出数条重大消息引发媒体的广为关注,如果从策划的角度去看待此次黄章的复出,绝对一次成功的案例。

从最初复出消息的对外宣布,到后来的引入外部融资的举动而牵扯出的“格力”,再到首条微博内容的发布,以及后来微博上与360董事长周鸿祎的互相“暧昧”等所有事件,似乎都是早已安排好,时刻都牵着媒体和业内人士的眼球在一步步发展。或许这就是黄章的个人魅力所在,正如魅族内部某员工感叹的那样:“黄老板的出马,让我们瞬间看到了希望。”

所以笔者始终认为,此次黄章复出后的表现并非是一种自负,而是站在了自信与自负的中轴线上,合理的运用自信与自负的界定来为魅族成功造势,而始终掌控着魅族公司的整个局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