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最后六十天(历史上被抹掉的十天去哪儿了)

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整,惟有二月二十八,闰年还要把一日加。

这是我们从小就会背的关于每月多少天的歌谣,讲的就是我们现在用的公历或者阳历,我国是1912年开始使用,距今也就一百多年,其特点就是科学、严谨,比起万历年要更方便些。

历史最后六十天(历史上被抹掉的十天去哪儿了)(1)

1582年10月日历

但是现在如果我们将手机日历翻出来,找到1582年的10月份,那么神奇的一幕就出现了,这个月从4号开始,直接就跳到了15号,也就是说5号到14号这十天不见了。神奇吧,但这可不是日历或手机出问题了,而且在历史上被人直接抹掉了。

这里就涉及到历法的历史了,古今中外历法的种类数不胜数,而与消失的十天有关的则是儒略历和格里历。

儒略历由希腊数学家、天文学家索西琴尼计算,罗马共和国儒略.凯撒颁布,于公园前45年1月1日实施。

儒略历将一年分为12个月,1、3、5、7、9、11月为大月,4、6、8、10、12月为小月,大月31天,小月30天,独2月29天,共365天。同时规定每4年设置闰年,闰年2月30天,整年共计366天。

在儒略历的规定下,其平均历年长度为(365×3 366)/ 4 = 365.25日,与天文学家计算的平均回归年的365.242199074日,一年误差约0.0078日,即11分14秒。

虽然看起来相差非常小,但是禁不住时间积累,算下来,每过128年,误差就会达到1天。而当时教会会根据春分来确定复活节的日期,随着时间越久,复活节就会提前越多,而这显然并不合适。

但当时受科学技术限制,人们还并未意识到这点,直到16世纪,天文学家发现时,儒略历给出的时间已经和真实时间相差了10天了。

历史最后六十天(历史上被抹掉的十天去哪儿了)(2)

格里高利十三世及格里历

1582年,教皇格利十三世决定采用意大利医生、哲学家阿洛伊修斯·里利乌斯制定的历法,并将该历法命名为格里历。

格里历除了沿用儒略历的规定外,又新增了一条: 世纪年必须被400整除才会被设为闰年,如此,每400年里就有97个闰年,所以其平均历年长度就是(365×303 366×97)/ 400 = 365.2425日。

对比平均回归年365.242199074,误差仅为25.92秒,也就是说要3300多年才会有1日的误差,这个误差度已经可以被接受了,因此也一直被沿用下来。

而在决定使用这套历法之后,就会出现另一个问题,那就是新旧历法的衔接问题,改革是势在必行的,但是又苦无良法,无奈之下,只有将误差的这10天删除掉,至少日期回归正确了。这也是为什我们在看1582年10月的日历时,会有那缺失的十天了

历史最后六十天(历史上被抹掉的十天去哪儿了)(3)

历法改革各国减去的天数

由于文化的差异,以及对于新历法改革的接受程度不同,不同国家在在实施历法改革时,删除的天数也不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