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莪馆穿越130年光阴(菁莪馆穿越130年光阴)

菁莪馆穿越130年光阴(菁莪馆穿越130年光阴)(1)

菁莪馆为二进五开间两层仿西洋式的楼房。

菁莪馆穿越130年光阴(菁莪馆穿越130年光阴)(2)

菁莪馆原来的正门。

菁莪馆穿越130年光阴(菁莪馆穿越130年光阴)(3)

菁莪馆建于清光绪九年。

菁莪馆穿越130年光阴(菁莪馆穿越130年光阴)(4)

栏杆有精美的雕花。

在陆川县温泉镇新洲北路,有一座建筑风格独特的古建筑,名叫菁莪馆,当地人也叫“陈家祠堂”。其装设精致,雕刻丰富精美,具有19世纪西洋券廊式建筑风格。

据了解,菁莪馆建于清光绪九年(1883年),至十一年(1885年)建成。占地面积414平方米,建筑面积692平方米。是一座二进五开间两层仿西洋式的楼房。2009年5月4日,被列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日,记者走进这座别具风韵的古建筑,探寻其中的历史与文化。

被列为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菁莪馆坐北向南,硬山顶砖木结构,小青瓦屋面、青砖墙。入门处,墙上镶着:“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匾。“在2009年,菁莪馆就被列为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同行的陆川县委党史办一级主任科员李应泽介绍。

现在的菁莪馆是陆川县文物事务中心的办公楼。走进这座收藏了130多年岁月的古建筑里,仍然给人一种安稳、大气的感觉。其简洁、明快、质朴的特色,让人感觉到它这里的每一根柱子、每一个窗户,甚至每一根栏杆,都浑若天成。

整座建筑前后两进为两层楼房,面宽五间,两排楼房之间设庭院,内置假山、鱼池。楼房一、二层都设外廊(券廊)相通。走上二楼,它的设计和一楼一样,正中间是空出来的,房子列建于四边,中间有一条小型“天桥”连贯左右两边的房子。这条小型天桥为混凝土结构,虽然历经了130多年的光阴,但从上面走过,依然坚固、结实。二楼所有房间都在正常使用,大小不一,大的房间面积有40平方米,小的则为10多平方米。地板为青砖,砖面光滑,齐整。“如果站在旁边的高楼,可以看出菁莪馆的平面呈‘日’字形。”李应泽说。

“它原来的正门是在东面。”跟随着李应泽,穿过后门,再朝东走,就是菁莪馆正面的门楼。门楼的外形美观、时尚,如果不是白色的墙面有部分已生斑驳的灰黑色,还会让人误以为是新建的别墅。所有券拱都有制作精细流畅的灰塑凹凸线条,廊柱之间的栏板也装饰以精致的花卉图案。柱子、拱形窗户,都仍是原来的形状。顶部设一横长方形牌匾,灰塑阳刻楷书“菁莪馆”三字。中国文化的“精致、儒雅、敦厚、内敛”在这里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陆川县志》中有记载

在民国十三年的《陆川县志》收录的一幅陆川县《城池图》中,详细绘制了当时陆川县城内的主要建筑,有20多处,其中就有菁莪馆。这足见菁莪馆在当时的名气和地位。

从《城池图》中,可以看出,菁莪馆位于陆川县城的北门附近,处于县城北门街的东南面。在它的旁边,便是林氏宗祠。从图上可以看出,在当时的建筑中,菁莪馆的规制不小,一眼看上去,非常显眼。

当初,是谁建起了这样一幢具有西洋风格的建筑?又为什么取名“菁莪馆”?其中有什么含义?

“该馆原为陆川陈氏族人祭祖集会、赶集憩息和子弟到县城考试就读住宿之所,由陈氏族人集资兴建。”玉林市博物馆的副馆长于少波介绍,菁莪馆的建成应该与当时的社会风气密切相关。而取名“菁莪馆”,其意是希望在此居住的子弟能勤奋读书,出人头地,成为国家之栋梁。菁莪,出自《诗经》中的《小雅,菁菁者莪》“诗序”:“菁菁者莪,乐育才也,君子能长育人才。则天下喜乐之矣。”后人以“菁莪”指培育人才。所以陈氏后人将建筑取名“菁莪馆”。

收录在《城池图》这20多处标注了地名的陆川县城内的建筑中,有10处是各姓氏祠堂,分别为何氏宗祠、杨氏宗祠、黎氏宗祠、黎孝子祠、李氏宗祠、林氏宗祠、陈氏菁莪馆、吕氏宗祠、三支宗祠、黄氏宗祠。这种情况在当时玉林的其他地方是极为罕见的,从中也可以看出当时陆川县民众在县城建筑姓氏宗祠的规模和热情,并成为当时的一种社会风潮。“菁莪馆就是在这种风潮下建起来的。不过,它的建筑形式和装设,在当时是比较新颖的。”于少波说。至于当时菁莪馆具体是由谁设计,就无可稽查了。

菁莪馆还曾是一家印刷机构的办公场所。《陆川县志》记载,“民国”10年(1921年)温泉镇商人谭静波从香港引进石印机1台,在菁莪馆开设“鸿雪斋” 印刷所。有4名工人,承印表册、布告、族谱、信封、信纸等。这是陆川最早的印刷机构之一。

曾做过南下干部的住所

据陆川文物事务中心主任江致远介绍,在新中国成立后,菁莪馆还曾做过南下干部的住所。他说,当时不少南下干部因工作需要,都留在陆川县城。为了解决干部们的住宿问题,政府把一些空置的公共建筑利用起来,菁莪馆便是其中之一。这也让菁莪馆多了一抹不平凡的色彩。

“古建筑是我们传统文化的根基,是地方发展历史的见证者。”李应泽说,古建筑作为文化载体之一,已经超越了建筑的一般意义,它的历史性、文化性是一笔很宝贵的财富。在2010年前后,我市实施优秀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大力传承弘扬地方特色文化。市文物主管部门及文博机构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并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事业,完成了多处重大文物古迹的维修改造工程,菁莪馆也成为维修改造的工程之一。

2019年,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公示,全区98处全国和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将建设控制地带,其中,包括陆川县菁莪馆等玉林4处建筑名列其中,陆川县菁莪馆保护性开发有了更可靠保证。

(记者 王耀前 周立华)

原标题:在陆川县城新洲北路有一座古建筑,不仅有让人惊叹的建筑理念,更承载着一段段故事——菁莪馆穿越130年光阴 见证陆川的风土人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