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霸气交锋撒切尔(邓小平霸气交锋撒切尔)

题记:邓小平说道:“我们历来认为,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这个问题本身不能谈判。”

邓小平霸气交锋撒切尔(邓小平霸气交锋撒切尔)(1)

邓小平

香港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始终坚持香港是中国的领土,神圣不可分割。

三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是对中国领土和主权问题的挑战,中国绝不承认三个不平等条约有效。(“三个不平等条约”指的是《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对九龙、香港岛永久割让,以及即将到期的“新界租约”。)

上世纪70年代末,随着香港“新界租约”即将到期,香港问题的解决也显得迫在眉睫。这给了英国政府不小的压力。英方开始更加频繁访华,试探中国对香港问题的立场和态度。

1979年3月,时任港督的麦理浩访问北京,拉开了中英双方对于解决香港问题的世纪谈判的序幕。他提出香港新界地契租约(即“新界租约”)到期的问题。3月29日,邓小平会见麦理浩,十分坚持立场说道,香港有它的特殊地位,但香港的主权自古以来就属于中国。

邓小平霸气交锋撒切尔(邓小平霸气交锋撒切尔)(2)

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这个问题本身不能讨论。

这是一场漫长而艰难的世纪谈判。中英双方就这个问题展开了总共22轮的谈判,历时近2年。港督麦理浩的到访,拉开了这场世纪谈判的序幕。

谈判前,邓小平直接授意一个五人谈判小组秘密到港,对香港的方方面面,包括政治体制、法律体系、社会福利、国际关系、外交权限、国际金融中心和自由港的地位等等各方面的问题都展开了详细的调研。

得到详细资料后,中央针对香港的实际局面提出了解决香港问题的十二条方针,即“十二条”。但谈判的开始,英国人却丝毫不将“十二条”放在眼里。

邓小平霸气交锋撒切尔(邓小平霸气交锋撒切尔)(3)

港督麦理浩

首次交锋

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与撒切尔夫人进行会谈。小平同志身着灰蓝色中山装,亲切与撒切尔夫人友好握手。会面的开始亲切而友好,但接下来的谈判可谓是剑拔弩张。

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人称“撒切尔夫人”。她是英国首位女首相,也是英国历史上连任时间最长的英国首相。她一贯主张反对共产主义,前苏联媒体因此讽称“铁娘子”,这个绰号后来甚至成为她的标志。

尽管这个绰号是对她的讽称,却也侧面看出她强硬的政治手腕。这预示着这场仗是一场硬战。

新中国成立时,毛主席向世界宣布,旧中国签订的任何不平等条约没有任何效力。关于香港主权问题的三个不平等条约是绝对没有依据的。然而英国人甫一开场就对此纠缠不休。

邓小平霸气交锋撒切尔(邓小平霸气交锋撒切尔)(4)

刚于阿根廷群岛打了胜仗的撒切尔夫人,此时正是士气高昂。她自以为胜券在握,气势上显得咄咄逼人。撒切尔夫人来势汹汹,邓小平态度更加坚决强硬。他们俩霸气交锋,从中可见中国对于香港回归的坚决态度。甚至,邓公直接表示:中国人今天就可以收回香港。

他回复道,香港岛、九龙、新界,历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主权问题容不得讨论。九七年收回香港是一个原则问题,容不得谈判。假如我方在这个问题做出让步,现在的中国政府和晚清政府无异,中国领导人就是李鸿章

除了对三个不平等条约纠缠不休,撒切尔夫人对于香港主权归属的自信还来源于她认为香港的繁荣是英国带来的。英国管辖香港近百年,香港土地上的政治经济方方面面的制度已经是最合适于香港的制度。

邓小平霸气交锋撒切尔(邓小平霸气交锋撒切尔)(5)

李鸿章

当时的香港经济发展迅猛,被誉为“亚洲四小龙”,这离不开英国人的管辖。她错误估计道,香港是一个很好的面对世界的窗口,新中国要搞四化离不开香港对外吸引外资。她认为,中国可以收回香港的主权,但管理权依然归属英国。

针对这个问题,邓小平回复道,香港的繁荣是香港人自己用勤奋和努力换取的。要解决收回香港后经济方面的影响,根本取决于香港回收后,在香港这片土地上依然实行适合于香港的政策。

因此,他提出了史无前例的“一国两制”方针,保持香港政治经济方面的制度基本不变。经过长达一年时间的调研,他有信心这个政策能让香港经济继续保持飞速发展。

面对邓小平的信心十足,从容不迫,撒切尔夫人开始按捺不住。她甚至“预言”,假如中国方面执意要收回香港,将对香港产生灾难性的后果!

谈判气氛开始显得剑拔弩张了起来,邓小平强硬回复道:他希望两年内能够通过协商的方式,双方把香港问题和平解决。假如双方在这两年期间,依然在原则问题上不能够达成一致的话,他将重新考虑收回香港问题的时间和方式。

邓小平霸气交锋撒切尔(邓小平霸气交锋撒切尔)(6)

撒切尔夫人

这句话看似说得平淡,却是分量十足。重新考虑收回香港的时间和方式,即不会再等到双方原先约定的九七回归,也不排除会考虑以武力的方式强行将香港的主权收回!这场谈判结束后,双方始终没有在主权问题和治权问题的原则问题上达成一致。

双方寸步不让,但英国人并没能在这场世纪交锋中占得上风。退场时撒切尔夫人仿佛心不在焉,人民大会堂前,她跌了一跤。传回英国国内,英媒甚至毫不留情嘲讽,并生造了“koutou”(叩头)的英文词汇。邓小平却令人将这个意外时刻删去,以示尊重。

毛主席曾经笑着给邓小平起了个“钢铁公司”的称号。当“铁娘子”碰上“钢铁公司”,两大强硬派的世界顶级政治家首次交锋,终以邓小平从容不迫的应对和面对主权问题寸步不让占得上风。这为接下来中英双方的谈判奠定了基调。

中国代表团始终贯彻“主权问题不容讨论”的立场和态度,英国方面则始终拒绝“主权移交”,这让双方在原则问题的谈判上陷入僵局。

很快一年时间已经过去,距离中方划定的两年和平协商期限已经剩下不足一年。中方自是一以贯之的坚持,但英国方面开始着急。他们始终不愿意放弃在香港的巨大利益。

邓小平霸气交锋撒切尔(邓小平霸气交锋撒切尔)(7)

第二阶段磋商

1983年7月,中英香港问题的第二阶段谈判正式开始。第二轮谈判,英国方面不再采取正面对抗的方式,转而实行迂回战术,始终不愿放弃英国在港的巨大利益。

此时志得意满已连任成功的撒切尔夫人已经不再纠缠三个不平等条约的有效问题,转而提出以“主权换治权”,打出“三脚凳”这张牌。

“三脚凳”是指,让港英政府正式加入中英会谈,“三足鼎立”,中、英、港共室,美其名曰“还政于港”,意图将香港作为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加强英方的谈判力量。

谈判开始前,撒切尔夫人邀请港督尤德回英进行述职报告。7月7日,尤德回港,高调宣布他将代表香港政府和民意,以正式成员的身份加入会谈。

原中国谈判代表团成员、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周南称:“这就是英国人玩的一套‘以华制华’的把戏。他们企图将中国大陆和香港分割开来。”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于次日强硬表明态度:“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会谈是中英两国政府的双边会谈。

邓小平霸气交锋撒切尔(邓小平霸气交锋撒切尔)(8)

尤德先生

尤德先生将作为英国代表团的一位成员正式加入会谈。他在会谈中的发言代表只代表英国政府。”中国态度十分明朗。回归之前的香港政府只是英国管辖下的一个地方政府,并非政治实体,没有资格作为独立的一方加入中英双边谈判。

再者,香港人大部分都是中国人,英国政府没有这样的立场代表香港公民。遭到强硬驳回后,英国政府只能作罢。眼看“三脚凳牌”不好使,英国政府又打出一张“民意牌”。

英国在香港盘根100年,控制了不少媒体机构。加上尤德多次公开策动“请愿”,1984年,行政局首席非官守议员钟士元,立法局非官守议员邓莲如、利国伟等人以民意代表的身份来到北京,对中央表达了港人对“一国两制”的看法,企图说服中央。

邓小平接见了他们并对他们提出严厉批评。他说,反对“一国两制”的方针其实是你们自己对香港问题解决方案的不自信。中央收回香港主权,还有一个过渡问题。

他的担心不会更小,他毫不怀疑会有波动,但问题是大还是小。要成立中英联合小组,就是为了随时待命、随时解决这些问题。钟士元等人一听态度也有所缓和,此后“民意论调”有所收敛。

邓小平霸气交锋撒切尔(邓小平霸气交锋撒切尔)(9)

钟士元

“民意牌”眼见无效,英方又打出了“经济牌”。

当时谈判局势不明,政治未来不定使得香港政治经济陷入恐慌。再加上香港被卷入石油危机影响,港币大幅贬值,通货膨胀严重,加上民众对香港未来逐渐失去信心,港币被大量抛售。港英政府看到机会。

趁势打出“经济牌”,在香港的“九月风暴”期间,英国不断炮制新闻舆论将负面源头指向中国。英国财团纷纷在伦敦抛售港币,造成币值再次暴跌。同时因为中英谈判陷入僵局,金融动荡来得更加凶猛。

邓小平霸气交锋撒切尔(邓小平霸气交锋撒切尔)(10)

9月24日,港币兑美元的汇率为1美元兑换9.7港币,跌破历史最低价,当天被称为“黑色星期六”。

许多市民纷纷涌入银行购买美元,甚至引发了抢购米、粮、油的大抢购热潮。香港金融局势开始失控,一开始坐视香港金融局面朝向不利方向发展的英国政府似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甚至煽风点火、推波助澜。

然而等到想要稳定局势的时候撒切尔夫人发现局面已经控制不住。本来以为可以借势迫使中国对香港领土和主权问题做出让步,没想到反而引发民众对英国政府对不信任。民意开始向中方倾斜。

第二阶段的谈判英国多“牌”其下,软硬兼施,多点围攻,来回拉锯。

针对中方提出的香港问题解决方案“十二条”,每谈一条,中英双方都要谈上两天。每每谈及,英国代表从不正面反对,而是提出根据自己的理解应该如何,但经常是在挑战我方的主权,步步试探,步步刁难,在香港隶属问题、高度自治方面都制造了一些矛盾。

英方代表不断试探我方底线,但凡退让,就会被英国人步步紧逼。中国代表团谨记邓小平指示,在香港回归的原则问题上丝毫不让,坚决不亮底牌,以期最终谈判结果在底线之上。于是英国方面方向一转,又提出了新的问题。

邓小平霸气交锋撒切尔(邓小平霸气交锋撒切尔)(11)

香港驻军权问题

谈判进入最后阶段,英国已经放弃了对香港主权和政治方面的幻想,中英双方就解放军驻军权利进行谈判。驻军权是主权的象征,在国防与外交上的意义十分重大,这是原则问题。

英国外交大臣杰弗里·豪提出:香港民众人心敏感,希望中国政府不要派解放军进驻香港。邓小平立刻反驳:香港回归后,国防外交应该由中央直接管辖,派驻解放军,这是中国主权的象征!

邓小平霸气交锋撒切尔(邓小平霸气交锋撒切尔)(12)

杰弗里·豪

英国方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理由,都被谨记邓小平指示的中国代表团一一驳回。双方开始就“驻军问题”进行谈判,一时僵持不下。

就在此时,中国方面却出现了纰漏。某位领导人由于对谈判内容的不了解,在应对媒体采访时对香港问题的态度呈现模棱两可。之后有些香港媒体就披露,中国方面确认不对香港进行驻军。

邓小平得知此事后非常生气。当天他正好接见香港媒体记者,正在媒体记者撤场时,他突然把记者们叫住。他说,英国政府管辖时可以在香港驻军,为什么反而香港回归后,中国政府不能在香港驻军?你们对外发出消息说‘香港不需要驻军’,这是胡说八道!

第二天英国方面匆匆来电,英方谈判代表伊文斯表示这件事在伦敦引起了很大震动。周南回道,这件事情邓小平同志已经发了火,他公开表态这件事情绝不让步。于是双方的争论戛然而止,英国方面不再坚持反对中方对香港实行驻军权。

对于邓小平的这次发火,周南将其称为“文王一怒而安天下”

邓小平霸气交锋撒切尔(邓小平霸气交锋撒切尔)(13)

签署中英联合声明

1984年12月19日,这是历史性的一刻。经过了长时间的努力,这场中英世纪谈判终于落下帷幕。双方在北京签下了《中英联合签署声明》,香港九七回归已成定局。

与英国方面进行谈判时,邓小平表现出了一个世界顶级政治家的智慧,既坚持中国领土主权问题决不妥协,又展示了高超的灵活手腕。

撒切尔夫人秘书查尔斯·鲍威尔回忆道,邓小平当时与夫人对话时,深刻的理解了既想保持原有生活不变,而且这种“保持不变”还需要有保障,因此双方进行了谈判和协商。

据鲍威尔回忆,双方签署联合声明后兴致很高,还约定要一起出席九七香港回归的交接仪式,可惜约定并未能实现。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最终在香港冉冉上升。至此,流落他乡长达百年的孩子,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