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感动人物事迹(感动秦州百年人物)

陕西感动人物事迹(感动秦州百年人物)(1)

前 言

百年沧桑,百年辉煌。一百年斗转星移,忘不了那群悲壮雄浑的身影;一百年时光荏苒,挥不去硝烟弥漫的岁月;一百年风雨沧桑,带不去一张张坚毅的面孔。向死而生,是根植于每位英烈灵魂深处的血性基因,更是对信念誓言的践行。红色经典记载着辉煌,镌刻着历史,一个个人物,一则则故事,一段段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历史缩影。

为进一步发挥我区厚重的红色资源,教育引导全区干部群众和青少年传承共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激发干部群众奋进新时代,创造新业绩,以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按照区委安排,对建党以来,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全区各条战线中涌现出的秦州红色人物、革命战士(烈士)和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道德模范和各类先进典型等人物事迹进行宣传报道,凝聚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磅礴力量。各类人物事迹由各相关单位搜集整理。因时间仓促,红色人物和革命战士(烈士)事迹挖掘还有不够完善的地方,请家属和社会各界谅解,并提供补充完善事迹史料。

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诞生。按照党的纲领、党的宗旨和奋斗目标,党领导人民为谋求中华民族的解放、民族存亡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诞生。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新中国,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彰显出忘我牺牲精神、民族脊梁精神、无私奉献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将伟大精神彪炳史册代代相传,必将激励后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奋发进取,砥砺前行。

一 隐蔽战线革命英烈

陕西感动人物事迹(感动秦州百年人物)(2)

葛霁云,甘肃省天水市西关第四街三新巷人。1896年3月5日出生,西北先进同盟委员会会员。1924年7月1日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甘肃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1919年在北京上大学时,受李大钊革命思想影响,参加了“五四”运动。1920年由李大钊介绍,参加了北京马列主义小组,积极开展革命活动。1925年春,受党组织派遣,到国民党第二军七师开展兵运工作,任七师师长邓宝珊的秘书长。其后,随邓宝珊先后转战陕西、兰州等地,开展党的地下工作。1927年1月任陕西省民政厅副厅长时,利用公开身份为党组织筹备经费,掩护党内同志,做了大量工作。同年6月,刘伯承发动泸州起义失败后,秘密到达西安,葛霁云受邓宝珊委派,送刘伯承600银元,并设法掩护出镜。后葛霁云遭国民党反动派逮捕,被邓宝珊营救出狱后,一直追随邓宝珊开展兵运工作。1928年葛霁云在河南唐河县组织游击队,开辟红色根据地。1932年,葛霁云随邓到达兰州。此时革命处于低潮时期,他便和时任甘肃总署副官长兼特务营营长及教导队队长的共产党员杜汉三取得联系,将一些共产党人安插在杜汉三部任连、排长等骨干。1933年秋,葛霁云被敌通缉,他便秘密去宁夏孙殿英部,联合南汉宸一同开展党的地下工作。1934年,葛霁云又转战新疆,在马仲英部开展兵运活动。7月,随马仲英前往莫斯科学习。后在共产国际参谋本部工作。1936年至1939年,受共产国际派遗,赴西班牙同佛朗哥法西斯军队作战。西班牙革命失败后,葛霁云于1940年返回共产国际。不久奉命前往新疆,做盛世才部的统战工作。由于军阀盛世才转向反动,1941年葛霁云惨遭杀害。时年45岁。

陕西感动人物事迹(感动秦州百年人物)(3)

柴宗孔(1902-1936),1902年出生于甘肃省天水市。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5岁去青海谋生,后投军。1921年在邓宝珊部任副官、营长等职。1927年,在葛霁云主持开办的河南唐县教导队任分队长。1932年,柴宗孔随邓宝珊来到兰州,任驻甘行署参议。同年和薛金玉等人在靖远组织力量,成立了“西北人民抗日义勇军”。1934年8月,柴宗孔等20多名中共秘密党员在榆中县开会,策划在兰州西果园暴动。会议任命柴宗孔为“西北人民自卫军”总指挥。会后因事不密,被敌人察觉,遇难18人,柴宗孔幸免于难。不久,柴宗孔又到定西、榆中等地联络人员,树起“西北人民自卫军”旗帜。1935年9月,红一方面军北上抗日,途径甘肃,柴宗孔率部牵制敌人,配合作战,掩护红军安全过境。1936年秋,红四方面军长征北上,柴宗孔部配合作战。9月2日,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任命柴宗孔为“抗日救国军”甘肃省第二路司令员,留在陇南一带打游击。其间,柴宗孔在关子镇(今属天水市秦州区)、东泉(今属天水市麦积区马跑泉镇)一带以西北人民自卫军总指挥的名义张贴布告、开展斗争,痛斥国民党的腐败殃民,号召人民打倒土豪劣绅,屡次击败敌人。国民党政府贴出告示:“活捉柴宗孔者赏白洋2000元,送来尸首赏白洋1500元。”柴宗孔的部队纪律严明,在农民家里吃、住、养伤都要付钱,从敌人手中缴获的物、款,也要拿出一部分救济贫困农民。1936年冬,部队与保安团在杨家寺土盆子下激战,柴宗孔不幸负重伤牺牲,时年34岁。

陕西感动人物事迹(感动秦州百年人物)(4)

(秦州区杨家寺土盆村)

陕西感动人物事迹(感动秦州百年人物)(5)

(礼县固城秀林村祖山脚下的柴宗孔烈士墓)

陕西感动人物事迹(感动秦州百年人物)(6)

吴鸿宾(1902—1988),字彤斋。1902年生于天水市秦州区,回族。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甘肃民盟创始人之一。1924年与葛霁云等在京组织“天水学会”,创办《新时代》季刊,宣传马列主义,开展反帝、反封建、反军阀斗争。1926年在北平大学法学院读书时,任中共北京市西城区委书记、中共北平大学法学院支部书记。1929年,受党组织委派到延安中学任教。次年,在中共中央军委特科工作。此后他一直从事中共秘密组织工作,曾任中共甘青宁特委书记。1936年“西安事变”时在杨虎城部任职。卢沟桥事变后,奉党中央指示组织动员回族上层人士赴河西和青海营救被围困的红西路军。随后,协助谢觉哉组建八路军驻兰办事处,建设、巩固和发展甘肃秘密党组织,发展回族青年杨静仁、鲜维峻等加入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共回民特别支部,参与改组伊斯兰学会和回民教育促进会,深入回民聚居区开展抗日宣传和募捐活动,协助创办进步刊物《回声》,教育团结甘肃回族群众。他利用合法身份作掩护从事兵运工作,促使一些国民党军队起义,对“八二六”兰州解放做出了重大贡献。新中国成立以后,历任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西北军政委员会委员、甘肃省行署第二副主任、兰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副主任、兰州市首任市长,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大会甘肃分会主席,第一至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常务委员,第一、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民主同盟第三、四、五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甘肃省人大第一届常务委员会副主任,政协甘肃省第五、六届委员会副主席,民盟甘肃省第四、五、六、七届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1988年,吴鸿宾因病去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