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写好议论文的技巧和方法(写作课九)

写作课|(九)议论文有什么特点?如何写好议论文?

文/慧墨

说说议论文的定义、特点及三要素。

议论文是指以客观、中立的态度,对某个问题或事物进行评价、分析和探讨,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的一种文体。它具有以下特点:

1.明确的立场和观点:议论文需要表达作者明确的立场和观点,而这些观点需要通过有力的论据和证据来支持。

2.逻辑严密的结构:议论文需要具备清晰的结构和段落,每一段都要有自己的主题句和支撑观点的论据。

3.客观、准确的语言:议论文需要使用准确、客观的语言,避免使用模糊、主观的词语。

议论文的三个要素如下:

1.论点:即作者对被讨论问题的看法、主张或判断,是文章的核心思想和立场。

2.论据:用于支持论点的理由和证据,可以是事实、数据、引用权威人士或作品等。

3.论证:即利用论据对论点进行推理、解释和说明,使读者接受并信服作者的观点。

怎么写好议论文的技巧和方法(写作课九)(1)

写好议论文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主题和立场:议论文是要表达自己对某个问题的看法,并支持这种观点。

因此,在写作之前,应该明确自己的立场和对所讨论问题的理解。

议论文需要使用明确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并避免使用模棱两可的词语和不够具体的描述。

2.提供充分的证据和论据:在呈现自己的观点时,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和数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并且有合理的逻辑推理过程。

在写作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可能会有人持有相反的观点。因此,需要反驳这些反对意见,并给出合理的解释和论证。

3.注意结构和组织:议论文需要有一个清晰的结构和组织方式,包括引言、主体段落和结论。

怎么写好议论文的技巧和方法(写作课九)(2)

引言要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概括问题,主体段落应该详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结论部分则要强调自己的立场并总结整篇文章。

例文:怀疑与学问

作者:顾颉刚

“学者先要会疑。” — —程颐。

“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 — —张载

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证据。事实和证据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眼看见的,一种是听别人传说的。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说得如何凶险,那便是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 要知道实际的情形,只有靠自己亲自去观察。做学问也是这样,最要紧最可靠的材料是自己亲见的事实证据;但这种证据有时候不能亲自见到,便只能靠别人的传说了。

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 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肯随便轻信,便是怀疑的精神,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我们听说古代有三皇五帝 ,便要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于何书? 书是何时人著的?著者何以知道? 我们又听说「腐草为萤」,便要问:死了的植物如何会变飞动的甲虫?有什么科学根据? 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

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先经过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个步骤以后,那本书才是我的书,那种学问才是我的学问。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孟子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

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 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做学问。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发展起来。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 ,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 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的著者的意思。法国的大哲学家笛卡儿也说:「我怀疑,所以我存在。」他的哲学就建设在对于万事万物的怀疑和明辨上。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来的。 如果后来的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就停滞了,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怎么写好议论文的技巧和方法(写作课九)(3)

分析文章:

这篇议论文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运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的方法,论证了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才能辨伪去妄,才能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观点,告诫学者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

文章在开头借助程颐和张载的名言提出本文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接着阐释提出此论点的缘由,之后又具体阐释如何以“怀疑的精神”读书和治学,总结“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的分论点,并在最后一段提出另外一个分论点“怀疑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创作挑战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