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看花开花落笑看云淡风轻(兰因絮果与宛宛类卿)

闲看花开花落笑看云淡风轻(兰因絮果与宛宛类卿)(1)

宛宛类卿,出自影视剧《甄嬛传》;兰因絮果,来自影视剧《如懿传》。

两部剧,我都曾痴狂地追过。事过经年,早已记不得眼角曾为之留下过多少唏嘘感伤的热泪,也记不得脸上曾因此泛起过多少温馨甜蜜的笑容。如今思来,留在记忆最深处的,也只有“宛宛类卿”和“兰因絮果”里穿越剧情和时空的一声叹息。

红尘俗世,男欢女爱,多少故事,何尝不是缘起“兰因絮果”、“宛宛类卿”;多少故事,何尝不是缘灭“兰因絮果”、“宛宛类卿”?

闲看花开花落笑看云淡风轻(兰因絮果与宛宛类卿)(2)

人生漫长,纵使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真情,也难敌世事无常。岁月悠悠,真情会老去,真情会转移,真情会错付。青樱弘历,一代帝后如此;凡俗男女,大抵也会如此。

无论是《孔雀东南飞》里的刘兰芝和焦仲卿,《霸王别姬》里的虞姬和项羽;还是《化蝶》里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他们或多或少都中了“兰因絮果”的咒。他们的爱情,都经历过“曾经沧海难为水”的美好和甜蜜,也都翻越不过世俗无常的坎儿,终究成了人间悲剧。

刘兰芝、虞姬、祝英台、朱丽叶和如懿,一生里,终究还热热闹闹、竭尽全力地爱过,也曾拥有过独属于她们的温暖时光。纵使结局相似,真爱的花朵终究是在他们的生命里绽放过,哪怕短暂得像昙花一现。只是,拥有的时候,倾注越多,爱得越深;一旦失去,打击越大,伤得越深,越无力自拔。所以,兰芝赴了清池,虞姬和朱丽叶自刎,英台化了蝶,如懿寂寞了断。

她们,都用最决绝的方式来彰显一世情深,来丰富和续写“兰因絮果”。只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方式和结局,都过于凛冽,过于悲怆!

如果说“兰因絮果”是干枯的玫瑰,至少还残存了真爱的余香。那么“宛宛类卿”呢,难道不是美丽的肥皂泡?所有的欢情时光,在谎言戳穿之前,难道不都是海市蜃楼?

遥想当年,“杏花微雨”里的邂逅,脸漾桃红里的娇羞,眉眼低垂里的心动,眼送秋波里的温柔,举案齐眉里的默契,轻点额妆里的浪漫。。。。。。。

甄嬛,总以为实现了“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神话,哪曾料到,一句“宛宛类卿”,定了她和“四郎”最后的结局。

遇见,不如不见;相爱,不如不爱。

“我将真心照明月,奈何明月照渠沟。”

何等凄凉?!

闲看花开花落笑看云淡风轻(兰因絮果与宛宛类卿)(3)

错付真情的,何止甄嬛?朱安,张幼仪,亦是如此!

如果不是鲁迅,朱安的名字,早就湮没在历史的洪流中。她的一生,就像生长在百花园里玫瑰牡丹脚下的一株野花,寂寞地生长,寂寞地开放,寂寞地凋零。只有人们在欣赏玫瑰的娇艳和牡丹的富贵时,才给她几瞥怜悯的目光。纵使如此,这个像她名字一样敦厚普通、安静如尘、卑微如尘的女人,宁是守着一份名存实亡的婚姻走完了她寒冷的一生。

没有爱情,没有孩子,没有交流,没有尊严。她于鲁迅,就是拖在晚清男人脑后的辫子,除之而后快。

朱安,就是周母曾经为了牵住儿子而织下的一张蛛网,用完了就用完了。

如果有来生,如果可以选择,那个叫朱安的少女不知是否愿意再走进周家的大门,是否愿意再遇见那个叫鲁迅的文豪?

朱安和鲁迅,不在一个频率上,更无法产生共鸣,那么张幼仪和徐志摩呢?

无论是长相、家世,还是教养,张幼仪都毫不逊色徐志摩。可惜啊,如花美眷,一往情深,都抵不过一颗不爱的心。

张幼仪于徐志摩的感情和过往,用她本人的一个比喻来形容最为贴切:“我是秋天的一把扇子,只用来驱赶吸血的蚊子。当蚊子咬伤月亮的时候,主人将扇子撕碎了。”

徐志摩是错过了张幼仪,张幼仪终究是遇见了苏纪之。她一生惨淡的情路上,终于撒下了一片夕阳的余晖。

兰因絮果、宛宛类卿,包含着太多的遗憾和悲凉,却是红尘中无数痴男怨女一生都在面对的劫。绕过了,浴火重生;绕不过,粉身碎骨。

书上说:你最爱的人,伤你最深;能伤你最深的,才是你最爱的人。

二者何为正解?

也许,爱与伤害,从来都是相伴相生!

闲看花开花落笑看云淡风轻(兰因絮果与宛宛类卿)(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