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为什么叫武汉三镇(汉口武昌一直是名誉中外)

武昌为什么叫武汉三镇(汉口武昌一直是名誉中外)(1)

(上图:武昌蛇山之巅的黄鹤楼)

“武汉三镇”是人们习惯将武汉市长江以南的武昌片区、长江以北汉江西北的汉口片区以及长江以北汉江东南的汉阳片区统一在一起的称呼,这个称呼自明清时汉口以商贸繁荣而成为中国四大名镇之一就开始流行于中华大地以及日韩东南亚一带。时至今日,武汉三镇的名声仍然响亮全国乃至世界大部地区。可是,熟悉武汉三镇的外地人与本地人渐渐地发现了一个端倪:汉口武昌在人们心目中名声越来越响亮,汉阳开始变得默默无闻,如果没有“武汉三镇”这个词,人们似乎已经忽视了汉阳的存在了。

武昌为什么叫武汉三镇(汉口武昌一直是名誉中外)(2)

(上图:武昌区政府所在地中山路螃蟹甲一带城区风光)

武昌自三国时期吴王孙权在长江边建瞭望碉楼(今武昌蛇山上的黄鹤楼)起就形成集市,武昌之名也因孙权“以武为昌”而得名。当年孙权为西防刘备东进,北御曹操南侵,孙权就在江夏山(现蛇山)上筑一军事城堡,取名“夏口城”。“夏口”,是武昌古城的第一个名字。“郢州城”是武昌古城的第二个名字。“江夏”,是武昌古城的第三个名字。“鄂州”,是武昌古城的第四个名字。公元1279年,元世祖忽必烈在全国实行行省制,全国共分为十个行省外加一个中书省。“湖广行省”管辖湖北、湖南、广西全部及广东、贵州部分,其省府设在鄂州城(今武昌)。此时,武昌又成为大地区行政中心的治所。“武昌”就是武昌古城的第五个名字。从此“武昌”作为老夏口城的新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武昌为什么叫武汉三镇(汉口武昌一直是名誉中外)(3)

(汉口建设大道一带街景)

武昌片区作为过去国家大区中心与现在的湖北省委省政府驻地,其各种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资源肯定是绝对汇聚于此。武昌区现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大专院校近百所。据2020年初的统计,武汉地区有在校大学生120万,这里的绝大多数都是外地考到武汉来上大学的大学生,而武昌片区就集中了100多万大学生,这些外地大学生与他们的父母亲朋又会为武昌地区贡献多少GDP。

武昌还有全国铁路网上的特等车站武汉站、武昌站,省际公路汽运的宏基客运站、航海客运站、傅家坡汽车客运站等,在武汉八大汽车客运站中没有一家是汉阳片区的,武昌汉口的这些硬实力是汉阳无法比拟的。

武昌为什么叫武汉三镇(汉口武昌一直是名誉中外)(4)

(上图:汉口长江畔武汉关一带夜景,这里也是人气榜排名全国第三的江汉路步行街东端)

武汉有东方芝加哥美称其实来源于汉口。汉口是武汉乃至华中地区的政治、金融、商贸、对外交往中心和重要的交通枢纽,自古被誉为“楚中第一繁盛处”。

古代的汉口为汉阳府下汉阳县(现在的汉阳区)属地,是中国“四大名镇”之一、“天下四聚”之一(“北则北京,南则佛山,东则苏州,西则汉口。”近代,汉口脱离汉阳府管辖,于1861年开埠建立租界,这里是万里茶道的起点,其商贸遍及五大洲。1923年短暂设立为中国第一个直辖市───汉口市。民国时期的汉口市高度繁荣,包括汉阳人口曾达到百万,号称“东方芝加哥”,使武汉三镇综合实力在国内一度仅次于上海,位居亚洲前列。

武昌为什么叫武汉三镇(汉口武昌一直是名誉中外)(5)

(长江畔的汉阳江滩风光)

汉口是武汉市政府机关驻地,武汉市又是副省级城市与国家战略的交通枢纽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总部机关就在汉口。象海军工程大学 、通信指挥学院、第二炮兵指挥学院、空军雷达学院、军事经济学院都在汉口片区。汉口还有全国铁路网上的特等车站汉口站,还有武汉长途汽车客运总站,日客运量12000人。金家墩客运站:金家墩站是中南地区最豪华的高速客运站之一,毗邻汉口火车站和武汉天河机场,属国家AAA客运中心枢纽站,营运线路辐射全国大部分省。汉口有武汉最大最繁华人气最旺的“武汉广场”商圈,屹立武汉市中心达40年的武广商圈,是武汉最早成形、也是最大、最繁华的商业区,这一商圈聚集着汉口地区中高档写字楼和商业广场,其中以泰合广场、世界贸易大厦和武汉广场为代表,其人流量每天超10万人。

武昌为什么叫武汉三镇(汉口武昌一直是名誉中外)(6)

(汉阳目前的中心地带墨水湖畔)

汉阳在历史上曾经很有名,汉阳铁厂与汉阳兵工厂是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江汉朝宗起源于汉阳南岸嘴,汉阳是知音文化发源地,高山流水的典故便发生汉阳龟山下的琴台一带。当然这都是历史,汉阳相比它的两位大哥武昌与汉口,无论是历史地位、政治地位、交通地位、商业地位都相差极大。我们就只从铁路交通进行比较,武昌站与汉口站都是国家特等站,汉阳区有个汉阳站就在京广铁路线上,但汉阳站只是货运小站,偶尔临时停货运列车,根本无法与武昌站汉口站相提并论。

这里还要提一点,汉阳片区实质上只有汉阳区一家,而汉口片区有江岸区、江汉区与硚口区三家,武昌片区有武昌区、青山区、洪山区三家,无论从地盘面积与人口数量都不在一个层次,这诸多种因素叠加在一起,尽管汉阳区已经很努力了,但历史与现实的客观因素造成了其他两镇的高光而自己甘当陪衬的角色多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