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内能填空题解析(内能及其应用考点汇总1)

中考物理内能填空题解析(内能及其应用考点汇总1)(1)

内能知识点树状图

考点一、分子热运动

1. 物质的构成:常见的物质是由_分子_和_原子_构成的.原子是由__原子核__与绕核运动的__电子__组成的.分子很小,人们通常以__0.1nm__为单位来量度分子.

2. 扩散现象

(1)定义: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_进入_对方的现象.

(2)发生对象:扩散现象可以发生在__固体、液体、气体__之间.

(3)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__运动__,温度越_____,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4)影响因素:扩散现象与_温度__有关,__温度__越高,扩散现象进行得越快.

(5)举例:“酒香不怕巷子深”、“蝴蝶嗅到花香”、“墙角放煤,日久变黑”、“槐花飘香”.

3. 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之间存在__引力___,如被紧压在一起的铅柱很难被分开.分子之间还存在__斥力__,如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

4. 分子动理论:

(1)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_分子__、__原子__构成的;

(2)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__热或无规则___运动;

(3)分子间存在着__引力__和__斥力___.

提分必练

(1) 分子之间只有引力( × )

理由:分子之间同时具有引力和斥力.

(2) 温度越低,分子热运动越缓慢,所以当温度足够低时,分子不再运动( × )

理由:分子热运动是指一切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即使温度很低,分子也不会停止运动.


考点二、内能

1. 内能

(1)定义: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内能的单位是__焦耳__(J).

(2)说明:物体的内能与温度、质量、状态有关.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质量、物质种类相同时,物体温度降低时内能__降低__,温度升高时内能__增大__.

2. 物体内能的改变方式

中考物理内能填空题解析(内能及其应用考点汇总1)(2)

热传递和做功改变内能

3. 热量

(1)定义: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用符号__Q__表示.

(2)单位: __焦耳__,符号是J.

(3)与内能的关系:物体吸收热量时内能__增加___,放出热量时内能 __减小__.


提分必练

(3) 物体内能改变,温度不一定改变( √ )

理由:晶体熔化时内能增大,温度不变.

(4) 温度足够低时,物体的内能可能为零.( × )

理由: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5) 30 ℃的水的内能一定大于20 ℃的水的内能.( × )

理由:内能与质量、温度等因素有关,水的质量不确定,无法比较内能大小.

(6) 0 ℃的冰熔化成0 ℃的水,其内能不变( × )

理由:0 ℃ 的冰熔化成 0 ℃ 的水,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增加.

(7) 两个物体温度不同,内能相同,它们之间不能发生热传递( × )

理由:热传递与内能无关,只要存在温度差就能发生热传递.


考点三、比热容

1. 比热容

(1)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其所吸收的热量与它的_质量_和_升高温度__的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用符号_c_表示.单位是__焦每千克摄氏度__,符号是__J/(kg·℃)__.

(2)物理意义:描述物体吸放热本领的物理量.

(3)特性:比热容是反映物质自身性质的物理量.不同的物质,比热容一般__不同__;同一种物质,比热容大小与物态有关,例如水的比热容与冰的不同.

(4)水的比热容大的利用:用水取暖、作冷却剂、调节气候.

2.热量的计算公式

中考物理内能填空题解析(内能及其应用考点汇总1)(3)

热量计算公式


实验突破

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

【设计与进行实验】

1. 实验中的主要仪器及作用

(1)天平的作用(称量加热物质的质量)

(2)选取相同的酒精灯或电加热器的目的(保证相同加热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

(3)搅拌器的目的(使物质受热均匀)

(4)温度计的读数和使用

(5)停表的读数及作用

2. 实验中应选择质量、初温相同的不同物质

3. 实验装置的安装顺序(自下而上)

4. 转换法的应用

(1)升高相同的温度时,通过比较加热时间长短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强弱(加热时间长的物质吸热能力强)

(2)加热时间相同时,通过比较温度变化的快慢来判断物体的吸热能力(温度变化快的物质吸热能力弱)

【分析数据和现象,总结结论】

5. 分析表格、图像数据,总结结论

(1)升高相同温度,加热时间越长(短)的物质,吸热能力越强(弱)

(2)吸收相同的热量(或加热相同时间),温度变化值越小(大)的物质,吸热能力越强(弱)

6. 根据表格数据绘制温度—时间曲线(先标点,然后用平滑曲线依次连接)

【交流与反思】

7. 温度—时间图像开始不是直线的原因及改进方法

原因:烧杯或其他容器、石棉网刚开始时会吸收热量

改进:先将烧杯(或其他容器)、石棉网进行预热

8. 用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对不同物质进行加热的好处(①与酒精灯相比,更容易控制相同时间内提供的热量相同;②热量损失少)

点赞收藏加关注,带你了解更多学习的奥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