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店租房子的演员(请暂时忘记横店)

这几年,影视行业热的发烫,可惜福州身处影视产业的边缘,就是那种圈圈套圈圈的最外面那一圈。热闹都是北上广和横店的,与福州并无半毛关系。

其实,每年来福州拍摄的剧组还是不少的,再加上本地冒出来的不少微电影、网络剧、网络大电影等制作需求,还是点燃了很多人的演员梦。据不完全统计,他们有数千人之多——福州离影视圈很远,但梦依旧很烫。

请不要叫我跑龙套的,其实我是一个演员。

我们在福州找到了张珂玮、詹阿帮与王孝杰三位演员,来听听他们骨感又丰满的故事。

十余年间,他走过了半个中国

横店租房子的演员(请暂时忘记横店)(1)

张珂玮在《背影》拍摄现场

在福州大戏院,你或许曾见到一位蓄着络腮胡、长相颇具个性的北方青年。他叫张珂玮,来自安徽临泉的一个农村,今年29岁。

十几岁的张珂玮,就在杭州、横店等地当起了群演

很小的时候,他就随父母离开了安徽老家,在杭州讨生活。

2004年,16岁的张珂玮因烧伤住院,肉体的痛苦与未来的缥缈,让躺在病床上的他倍感迷茫。电视机里,刘德华正深情演唱着《练习》,感动之余,他决心改变自己的命运。

“像父母安排的那样,高中毕业后就去打工,我真不愿意踏上这条路。我也希望能像刘德华那样,在舞台上尽情地享受自我,在台下有无数人为你鼓掌。”

谈起过去,他平静地像在讲述别人的故事。

横店租房子的演员(请暂时忘记横店)(2)

十多年前的照片在今天看来颇具年代感

生活总是充满偶然。

伤愈后,想当歌星的张珂玮无意间在杭州当地的报纸上读到了电视剧《叫一声妈妈》摄制组招聘群众演员的广告,“有一个进入演艺圈的机会也不错”——抱着这样的心态,他在精心打扮一番后就前往剧组应聘了。

第一次的群演经历让他兴奋不已。在片场,他不仅见到了张默、叶璇等明星,每天还有50元的群演收入,这对于十七岁的张珂玮来说,可比应试教育有趣得多。

“现在你还能在这些剧里看到我的背影。”

横店租房子的演员(请暂时忘记横店)(3)

纵情驰骋的快乐不可多得,毕竟生活遵循着自己的法则

当时的杭州并没有多少戏可拍,为了能拍更多的戏,他在2007年只身前往横店——没有门路,没有专业背景,在横店的日子并不好过。

为了生活,他还出演过横店影视城明清宫苑的《八旗马战》,因此练就了一身出色的骑术。

横店租房子的演员(请暂时忘记横店)(4)

在天琪影视艺术学校求学的张珂玮

苦于没有专业背景而机会寥寥的他,听从了朋友的建议,进入了专科性质的“天琪影视艺术学校”学习影视表演,戏份也渐渐多了起来,哪怕只是特约演员。

最成功的一次,他作为《神探狄仁杰前传》的跟组演员跟着剧组拍摄长达数月之久。

当然,是有台词的。

那时,因《仙剑奇侠传》而小有名气的杨幂也在组里。同学们都对着杨幂指指点点,胆子大点的干脆就上前要求合影;腼腆的他只是在一旁看着,什么也没做。

“那时候是2008年,谁想到4年以后,杨幂就去戛纳电影节踩了红毯,而我们还是我们——人生有时候就是这样,让人不敢回想。”

横店租房子的演员(请暂时忘记横店)(5)

求学之路,道阻且长

一旦度过20岁,现实的压力也就纷至沓来。他逐渐意识到,默默无闻地在横店讨生活并不足以实现他的艺术抱负。

在2009年通过专升本的考试后,他便离开了横店,进入中国戏曲学院进修。

本科的四年很快就过去了,摆在他面前的,是新的现实,和老的问题:没有门路,无戏可演。

在后来的一年里,他在丑小鸭卡通艺术团里展开了自己的工作,从影视剧表演转向舞台剧演出——《爱丽丝漫游奇境》、《海的女儿》、《丑小鸭》……纵然有些无奈,漂泊的心,总算是在青少年的艺术世界里得到了一丝慰藉。

横店租房子的演员(请暂时忘记横店)(6)

丑小鸭卡通艺术团剧照,左二站立者为张珂玮

也正是因为这一全国性的剧团,张珂玮与福州结下情缘。2014年,他作为导演被公司委派到福州大戏院负责相关的演出事宜。

“刚开始其实我也不想来,毕竟在北京机会更多。可一转念,作为一个有着十多年经验的艺人,与其在北京那样竞争极度激烈的地方苦熬,不如来福州,试着开发一下这里的文化市场,或许这样的道路更适合自己。”

可是,问题依旧很多。

福州的剧团没有固定的演员,新演员的培训接连不断,每次都需要重新开始——这让张珂玮疲惫不堪;与此同时,低廉的报酬也让许多人望而却步。

“来福州这两年,最大的感受之一就是福州缺少真正有艺术品质的演员。面对邀约,他们首先关心的不是演什么戏,自己演什么角儿,和谁一起演。他们开口问出的第一个问题通常是‘有钱吗?’、‘给多少钱’?”

他的无奈,想来许多人会深有同感。

横店租房子的演员(请暂时忘记横店)(7)

作为导演,与剧组成员出台谢幕

出于生计考虑,他始终没有辞去剧场导演的工作,尽管已经疲惫不堪。

“全职演员得面临很多问题,有时候你拍一部戏赚了八千,而下一部戏安排在半年以后,这八千元就是你未来半年的全部生活费。”

算下来,一个月一千出头的生活费尚足以对付大学生活,可他早已毕业了。

横店租房子的演员(请暂时忘记横店)(8)

话剧《枪》剧照

“我骨子里还是想做一名演员的。”

借着业余时间,他加入了很多福州影视圈的qq群,四处寻觅拍摄机会——话剧、微电影、网络大电影,他竭尽全力去抓住每一个可能抓住的机会。

横店租房子的演员(请暂时忘记横店)(9)

在片场过台词

从话剧《枪》,微电影《面试》、《算命》,到网络大电影《佛爷计划》、《梦游记》以及电视剧《网罪》,尽管始终活跃在福州影视圈内,他最多也只能拿到男二号的戏份。

“中国的影视圈有一个比较大的误区,就是忽视个性化的演员。你看看现在的那些剧,清一色的帅哥美女让人审美疲劳。周星驰的电影里就有很多非常有个性的角色,这才是艺术,而不是整形医院广告。”

横店租房子的演员(请暂时忘记横店)(10)

做一位成功的演员,成为了他的执念。

2016年2月,张珂玮辞去了剧团导演的职务,将全部的热情投入到影视行业之中。他来回奔波于厦门、泉州、福州等地,闲下来时就在福州的家中写写剧本,日子过得忙碌,也充实。

“我将近30岁了,真的很想做出一部真正能被人认可的作品。之前导的那些剧真的让我很尴尬:一方面我觉得它并不好,另一方面又想让大家知道我的名字。”

他搓着手,感慨道。

“矛盾就在这里,我真正害怕的是,别人知道我导出的居然是这样的作品。”

横店租房子的演员(请暂时忘记横店)(11)

电影《绑架女网红》新闻发布会

目前,张珂玮正全力为自己自导自演的第一部正式作品——话剧《被俘的女网红》紧锣密鼓地筹备着,预计将在17年4月与福州的观众们见面。

“其实,我能拿到男二号也应该知足了。但我心里就是有这样一股自我证明的执念,我想告诉他们,我的实力拿得下男一号。”

谈起自导自演,就不得不提姜文。作为姜文的两个“迷弟”,剩下的时间里我们始终在谈论这位才华横溢的导演。

“我是想站着,还把钱挣了!”

姜文在《让子弹飞》里的台词,一直在脑海里徘徊。

横店租房子的演员(请暂时忘记横店)(12)

半路出家的“群头”

2014年2月,刚刚过去的春节还散发着节日的余温,福州的初春,却依旧寒冷。

一位身穿白色背心的中年男子每天都在江滨公园里徘徊,让人摸不着头脑。单薄的衣着,在这个季节里显得格外醒目。

他叫阿帮,那年39岁。从十几名候选演员中被最终选中的他,将在两个月后出演电影《失孤》中的船长,与儿时的偶像刘德华对戏。

横店租房子的演员(请暂时忘记横店)(13)

《失孤》剧照,阿帮(左二)饰演船长

由于在导演眼中“肤色太白”,在二月里穿着背心暴晒成了他唯一的、却收效甚微的办法。

“最后还是不符合要求,拍摄时是化了妆才上的。”

尽管只有一句台词,那却成了他生命中最难忘的几分钟。

阿帮的老家在福清下辖的一个村里,父亲是当地闽剧团的后勤助理。自9岁起,阿帮就随着大人在剧团里玩耍,跟着“角儿”们翻起了不太标准的跟斗。

对表演的渴望,在那时就已埋下了种子。

横店租房子的演员(请暂时忘记横店)(14)

与台湾著名导演罗长安合影

“家里人老对我说,当明星的人不是帅的就是美的,你没这个命哟。”

长大后,阿帮来到了福州谋生,以修理手机为业。

2011年,他在网上看到了《福州,我爱你》系列微电影中的一部《电车男女》——没想到在福州也会有这样的一帮人、拍这样的电影。

在福州重拾演艺梦想的心不安分地跳动起来。

不久,他在福州街头遇到了省综合频道《365夜》的摄制组,便鼓起勇气向摄制组提了个问题:“请问,我能够当演员吗?”

短短几个字,就此改变了他的人生。

“在《365夜》当群众演员的时候是没有工资的,每天都要起个大早自己坐车去片场,再坐车回来。很累,但也很满足。”

横店租房子的演员(请暂时忘记横店)(15)

拍摄《原乡》期间,与张国立合影

阿帮的朋友很多,工作之余,他开始帮助剧组招揽群众演员。个中辛苦,大概也只有他自己明白。

“那时候最害怕的就是生病了,手头有招人任务就得按时完成,哪怕生着重病。一整个剧组,不可能因为你一个人而停下工作。”

从张国立的《原乡》、秋瓷炫、唐禹哲的《恋上黑天使》到周迅、佟大为的《我的早更女友》,阿帮动辄就拉来几百号群众演员参与拍摄。

“群众演员的筛选也没什么特别的标准,只要敢来、敢演,能够不看镜头就行了。”

短短几年,他从一个“修手机的”变身为福州地区最专业的“群头”,并以演员副导演的身份(“群头”的官方提法)接受了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的采访。

横店租房子的演员(请暂时忘记横店)(16)

2014年5月,CCTV-6《中国电影报道》

2015年3月20日,对于阿帮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失孤》由于一系列的原因将首映推迟到了这一天,他40岁生日的这一天。

不惑之年的他包下了中瑞影城的一个影厅,邀请亲朋好友们前来观影。

“就当是给自己过一个特别的生日吧。”

横店租房子的演员(请暂时忘记横店)(17)

位于泰禾广场的福建玉祥云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新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同年,阿帮成立了自己的“詹阿帮影视传媒有限公司”;2016年10月,又同北京某集团公司合作,成立了“福建玉祥云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脱下戏服、穿上西装的他,开始扛着摄像机四处奔走,完成委托人所托付的拍摄任务,忙得不亦乐乎。

坐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他回想起过去的群演生活。据他回忆,自2012年《原乡》剧组来榕,福州地区的群演报酬开始向全国标准看齐,每人50元一天, 包盒饭。

“客观地说,有时候剧组的盒饭难吃得很,但我们毕竟是在做自己真正热爱的事,盒饭哪怕再难吃,我也能吃出五星级酒店的规格来。”

阿帮如是说着,含笑的眼睛里透出一丝坦然。

演戏,也是养老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横店租房子的演员(请暂时忘记横店)(18)

40多岁“出道”的王孝杰,转眼已经当了十多年演员

阿帮说,他从业至今联系过的群演至少有数千人,这数千人中,就不乏因演技颇为出色而成为特约演员的人。

现年60岁的王孝杰就是这样一位从群演走向特约演员的影视圈“红人”,十多年来,他拍过广告,演过电视剧、舞台剧,接过电影,演绎了大大小小数十个角色——榕城有什么拍摄任务,基本少不了他。

横店租房子的演员(请暂时忘记横店)(19)

2005年,王孝杰(右一)出演了自己的第一个角色,在《火红的柿子》中饰演村长,左一为在《水浒传》中饰演张清的王光辉老师,中间的小姑娘是在《暖春》中一鸣惊人的齐如意

王老师年轻时在松溪的歌舞团吹小号,有机会就在话剧社跑跑龙套。

“那时候我就演演匪兵、伪军啊、哨兵之类的。龙套和群演是一个意思,十个人都能演出二十个人的效果来。”

横店租房子的演员(请暂时忘记横店)(20)

在《恋上黑天使》里扮演唐禹哲的继父

大专毕业后,工科出身的他选择了摄影作为自己的职业。说到摄影,难免和文艺有些挂钩,一来二去也就认识了不少影视圈的朋友。

2005年,他在自己的第一部戏《火红的柿子》中饰演村长,从此与这一角色结下了不解之缘,乃至业内的朋友纷纷以“村长”相称。

为了不负“村长”之名,他常在寒冬腊月穿着单薄的行头、甚至光着膀子配合拍摄,遇到夜里、雨天的戏,那就更苦了。

感冒与拍戏,似乎结成了一个对子。

“当演员这些年,最大的感触就是演员是一个特别需要责任心的岗位。别只看到那些大明星光鲜的一面,背后的心血与汗水又有几个人能懂得呢?”

横店租房子的演员(请暂时忘记横店)(21)

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宣传片——《较量》

村长演得多了,这两年王老师也在尝试着做一些转型。

在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最新推出的微电影《较量》中,他就梳起了油光锃亮的背头,饰演一位贪得无厌、钻法律空子的黑心老板。

“我以前很少穿这样的衣服。”王老师指了指身上的呢子大衣,爽朗地笑了。

对一位演员而言,表演并不仅仅意味着把自己的生活阅历注入角色,使之具有真正的生命;潜移默化的,表演也同时在改变着现实的生活,塑造出新的习惯。

横店租房子的演员(请暂时忘记横店)(22)

《恋上黑天使》拍摄现场,前排右二为王老师

已经退休的王老师有时会参加福州当地的一些表演培训班与艺术沙龙,闲暇时间也会重温影史上的一些经典作品,继续学习——“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用在王老师身上倒是恰到好处。

不过在他看来,福州演艺圈的专业程度还是有待提高的,不少培训与沙龙的无疾而终,很能够说明一些问题。

横店租房子的演员(请暂时忘记横店)(23)

王老师参演的福建综合频道公益广告

现如今,如果你打开东南卫视或者福建综合频道,还能在广告时间看到王老师的身影——这对他的家人来说,也算一件乐事吧。

“我已经退休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也算尝了个遍。在这把年纪说什么创造未来大概有些滑稽,演戏不过是想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为有趣罢了,就像其他的老头老太太们喜欢搓麻、跳广场舞、下棋那样。”

采访的第二天,王老师将和几位同龄朋友飞往北京:旅旅游、开开会,即便活到六十岁,他依然在追求有趣的生活。

横店租房子的演员(请暂时忘记横店)(24)

阿帮与刘德华在鱼排上

与大多数人相比,阿帮是幸运的。在连江县黄岐镇的鱼排上,他曾告诉刘德华说,自己每次去KTV都必点《天意》这支歌。

刘天王笑着说:“这是我的歌。”

两个人便在摇摇晃晃的渔船上齐声清唱起来:

如果说 一切都是天意 一切都是命运

终究已注定

是否 能再多爱一天 能再多看一眼

伤会少一点

如果说 一切都是天意 一切都是命运

谁也逃不离

无情无爱 此生又何必

横店租房子的演员(请暂时忘记横店)(25)

张珂玮和同学们——他们中的一大部分,恐怕已离开演艺圈了吧

所谓天意,不可揣摩,无论存在与否,它都不像剧本般能给予未来任何启示,到头来,天意不过是回忆的一种罢了。

面对生活中的种种逆境,除了迎头痛击,大概别无他途。

正是抱着这样的心态,我们的三位主人公在这不大不小的福州城里,拒绝演绎雷同的人生。

都说人生是个大舞台,你我和他们一样,也不能例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