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在哪方面成就最大(唐宋八大家在文学发展上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近日辽宁博物馆开设了唐宋八大家相关文物展,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有不少历史文化爱好者纷纷慕名而来,欣赏这些千年之前的文物,去感受当时的文化气息。

我们常说的唐宋八大家指的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洵,苏辙以及曾巩八人。他们被人们并称的原因是他们在散文发展上都作出了十分卓越的贡献。自从他们之后,古文便成为了散文中的绝对主流,为之后千年的文言文发展奠定了方向。

那么在唐宋八大家之前,中国的古文发展又是什么样的呢,他们为了改变当时的局面作出了什么努力,取得了怎样的效果呢?

唐宋八大家在哪方面成就最大(唐宋八大家在文学发展上作出了怎样的贡献)(1)

上图——唐宋八大家画像

一、古文运动之前散文的发展趋势

散文作为中国传统文学中最重要的体裁之一,其和诗歌几乎拥有着一样久远的历史,儒家经典《尚书》便是中国散文的发源之作。而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大量哲学思想流派的诞生,散文也迎来了其第一个发展高峰期,这时的文章多注重说理,行文流畅自然。虽然没有太多华丽的辞藻进行修饰,但是依然极富美感。

唐宋八大家在哪方面成就最大(唐宋八大家在文学发展上作出了怎样的贡献)(2)

上图——《尚书》书影

在两汉时期,随着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散文的思想性便不及战国时期了。不过此时的散文更注重叙事,《史记》、《汉书》都是两汉叙事性散文的巅峰之作。而且在政坛上,散文也成为了最主流的政论问题,贾谊所做的《过秦论》和《论积贮疏》便是其中翘楚。

在儒家经学发展到极盛的东汉时期,一些考据类的散文便成为了主流。虽然其在文学价值和思想性上远不及之前的文章,但至少还保持着传统的散文写作方式。

但是在东汉末年,随着中央政府的衰落,儒家思想的统治力出现松动。士大夫阶级过上了奢靡的生活,这让经学不再流行。这样的思潮对于文学的发展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人们开始追求言辞的华丽,而逐步忽视对于内容和思想的阐述。这样的局面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直没有得到扭转。

唐宋八大家在哪方面成就最大(唐宋八大家在文学发展上作出了怎样的贡献)(3)

上图——风流的魏晋名士

虽然在这一时期有人提出用华丽的骈俪手法来进行散文创作并不利于文学的进步,并作出了一定的抗争。比如西魏权臣宇文泰就曾经让苏绰仿照《尚书》的文体来写作政令,并要求官员效仿。但是这种文体比堆砌辞藻的骈俪文更加难以理解,因此最终也没有对散文发展的风气形成太大影响。

唐宋八大家在哪方面成就最大(唐宋八大家在文学发展上作出了怎样的贡献)(4)

上图——西魏名臣苏绰

在隋朝统一中国之后,在南朝十分发达的骈俪文化对北朝文人也造成了深远的影响,这让初唐的文风十分浮华。虽然唐诗在这一阶段确然得到了发展,但是在散文界却似死水一潭。

在这样的情况下,唐代还是有部分文人挺身而出,呼吁人们模仿汉代之前的散文来进行写作。其中以最有影响力的当属萧颖士和李华。他们二人虽然推崇古文,但是为人却都比较温和内敛,因此并没有在文坛上引起太大的反响。但是他们的理念深深地影响到了韩愈,这也引发了唐代古文运动的兴起。

二、韩愈与柳宗元的复古尝试

韩愈作为唐代著名文人,其不但有着极高的文学素养,也有着不小的政治抱负,这让他在为人处世方面显得十分积极且富有热情。因此韩愈的身边长时间聚集了一批文人墨客,他们都希望能够从韩愈身上汲取自己所需的能量。

唐宋八大家在哪方面成就最大(唐宋八大家在文学发展上作出了怎样的贡献)(5)

上图——韩愈画像

而韩愈本人也确实是一位天生的煽动家,他有着与生俱来的宣传能力。他最突出的特点是善于宣传自己,从而获得别人的认可。与此同时他还能鼓动身边之人与其站在一起,这让韩愈在当时拥有着极强的号召力,李贺,贾岛等人都是他的亲密战友,其中贾岛更是在韩愈的劝说下才从寺庙中还俗的。

韩愈之所以需要壮大自己的队伍,是因为他想彻底地改变唐代文坛中骈俪文盛行的局面。其口号中最为人熟知的便是"文以载道",即散文的本来目的应该是表达思想,而不是炫耀文采。而韩愈也先后写下了《原道》,《上时相书》等文章。

不过韩愈的性格还是过分激进,其在唐德宗准备迎接佛舍利的时候,作《谏迎佛骨表》力陈其弊端,结果触怒了皇帝,最终遭遇贬官的处罚。而韩愈在政坛上的失势让其团体的影响力出现了大幅下降,因此他引领的古文运动也逐渐式微,没有达到其预期的结果。

唐宋八大家在哪方面成就最大(唐宋八大家在文学发展上作出了怎样的贡献)(6)

上图——柳宗元塑像

而和韩愈同时代的文学家中,还有一些推崇古文文体的文人,其中以柳宗元的成就最高。相比于韩愈,柳宗元的为人无疑是更加内向的,因此他并没有在文坛上掀起太大的波澜。但是他在文学上的成就,是要高于韩愈的。

相较于韩愈,柳宗元的文章更加整洁隽洁,而且他在政坛失意之后,便寄情山水,这让他的文字中有一种天然的美感,这都是韩愈所不能比拟的。而且柳宗元在作文的过程中,十分喜欢模仿屈原的《离骚》,这也让他的文字有着诗情画意,令人神往。

虽然柳宗元没有像韩愈那样举起反抗骈俪文的大旗,但是他在自述中也表达了对于古文的推崇:

每为文章,本之《书》、《诗》、《礼》、《春秋》、《易》,参之《谷梁》以厉其气,参之《孟》、《荀》以畅其支,参之《老》、《庄》以肆其端,参之《国语》以博其趣,参之《离骚》以致其幽,参之《太史》以著其洁。

而他的文章虽然不为时代潮流所称道,但是其依然吸引了大批拥趸,他的写作模式和价值取向也被时人所效仿,这也让韩愈古文运动的精神得到了延续。

三、北宋时期古文运动的胜利

而在唐代晚期,经学因为之后的乱世再次陷入低迷,这让骈俪文再次占据了文坛的优势地位。不过在北宋建立之后,国家十分重视儒家文化的发展,这让中国进入了有一个思想活跃的时期。在这种文化氛围之下,骈俪文这种不利于表达思想的文体自然会遭到文人的排斥。

唐宋八大家在哪方面成就最大(唐宋八大家在文学发展上作出了怎样的贡献)(7)

上图——欧阳修雕像

于是在北宋周期的时候,由欧阳修最先开始了对于骈俪文的反击,他和韩愈一样提倡在行文的时候效仿汉代之前的古人,而其自己也是这一理论的积极践行者。由于欧阳修在北宋政坛上有极高的声望,因此他多次负责科举考试的阅卷工作。

在他担任主考官的时候,凡是遇到在辞藻上用尽心机,但却没有思想内核的文章,他都一律不予录用。而欧阳修的做法对北宋文坛的风气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让古文再次焕发了生命力。

唐宋八大家在哪方面成就最大(唐宋八大家在文学发展上作出了怎样的贡献)(8)

上图——欧阳修弟子曾巩

而且欧阳修的文章对稍稍在其后的文人也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其弟子曾巩在继承了欧阳修主张的同时,还和王安石等人有着不错的私交,他们二人之后也成为了古文运动的领军人物。再加上与二人同时期的三苏,依靠着出众的文学天赋,突破了文章结构的桎梏,将诗意灌注到古文之中,让这种文章逐渐被大众所接受。

而在这一时期之后,人们终于意识到文章思想的重要性,并放弃了对于遣词造句的执著,这也让北宋的文坛焕然一新。而在第二次古文运动之后,在接近千年的中国文坛中,古文都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地位,这也说明了北宋六家的重要作用。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之所以北宋六家能够有如此强大的影响力,除了和他们本身出众的文学能力息息相关之外,当时思想界的活跃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正是因为他们在政治理论上有层出不穷的新见解,所以才需要通过文章来进行表达。这也可以说明为什么在他们之后,虽然文坛上不乏天纵奇才,但终究难以企及他们的高度,这主要是因为后世的思想碰撞再也不似北宋这般激烈了。

唐宋八大家在哪方面成就最大(唐宋八大家在文学发展上作出了怎样的贡献)(9)

上图——三苏塑像

四、结语

唐宋八大家作为中国古文发展史上继春秋战国之后的又一高峰,被后人广为称颂。他们除了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之外,其对于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推动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在唐代中期,骈俪文依然盛行于世,韩愈面对这样的情况,提出了复古的口号,号召文人们去模仿汉代之前的文章,将重点放到自己思想的表达之上,而不是被词句捆住手脚。不过韩愈的古文运动最终因为其在政治上的失败戛然而止,只有柳宗元等少数几人延续了其理念,让古文运动的星火得以传到北宋。

而北宋经学和儒家传统的复兴,为古文运动提供了最好的土壤。在欧阳修的倡导之下,北宋的学子们终于逐渐摒弃了骈文,开始在散文中挥洒自己的思想。其后涌现的王安石,曾巩和三苏将第二次古文运动推向了高潮,彻底奠定了古体散文在文坛上的优势地位,这也是他们在文学领域的最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旧唐书·韩愈传》

【2】《容斋随笔·韩柳为文之旨》

推荐阅读:

兴于南朝的文学批评,在唐代为何衰落?在南宋又取得怎样的发展?

#唐宋八大家主题文物首次集中展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