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实践小广场(哪里需要我就顶上)

初夏时节,草木葳蕤。

清晨,在金山区朱泾镇

广福街、南横街两条老街,

屋檐下,茶杯里红茶冒着热气。


古朴巷子,行人往来,

一张张明媚的笑脸,

诉说着如常生活中的烟火气,

让人感到幸福与美好。


这些的背后,离不开老街守护者们的无私奉献和默默付出。他们当中有一线防疫工作者、志愿者等。今年67岁老党员、退役军人、广福居民区党小组长、楼组长曹元根正是其中之一。自3月18日全员核酸采样以来,曹元根的志愿服务阵地随即转战到社区抗疫中,并持续至今。曹元根说,“哪里需要,我就顶上!”他处处发挥着老党员的初心与担当,用实际行动守护着家园,让老街居民感到安心、暖心。


文明实践小广场(哪里需要我就顶上)(1)

文明实践小广场(哪里需要我就顶上)(2)


一把钥匙,一份责任


曹元根居住在广福街已有40多年,对老街里弄、街坊邻居都非常熟悉,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居民的付出,已经成为一种习惯。社区干部、居民们都对他特别尊重和信任,是大家眼里的“热心肠”“老娘舅”。


文明实践小广场(哪里需要我就顶上)(3)


实行“有限开放、有效管控”之后,广福街路口设置了隔离护栏,广福居委会干部把护栏的钥匙交给曹元根保管,由他负责早晚的开门、锁门工作。每天7:00—20:30,曹元根和3名志愿者值守路口,逐人逐车进行“一戴三查”。


辖区内有3位血透患者,有的需要早上5点出门去医院,有的夜晚10点多才返回,由于不在路口开放时段,曹元根早起晚睡为他们开关门,有时还会护送至医院,帮助挂号。

一辆三轮车,一片爱心


文明实践小广场(哪里需要我就顶上)(4)

文明实践小广场(哪里需要我就顶上)(5)

文明实践小广场(哪里需要我就顶上)(6)


老街里,老年人、外来人员、租客居多。每次全员核酸采样点位现场,曹元根都站在入口处维持秩序,一次,当他看到一些老人拄着拐杖来做核酸采样后,便主动请缨,借来一辆三轮车,负责接送行动不便的老人。

“勤洗手、多通风、少串门,戴好口罩,注意防护。”“明天7点开始核酸采样,请各位居民分时分批前往,并互相转告提醒。”曹元根时常手拿喇叭,走街串巷进行预通知,他说,“我们老街比较特殊,多数老人没有智能手机,通过微信群无法告知到位,那就必须上门做好宣传动员”。


此外,曹元根还是“引路人”,抗原检测当日,由于对路况、小弄堂熟悉,他亲自带领志愿者挨家挨户上门,指导或为老人进行抗原检测,2小时里完成60多户检测任务,确保“应检尽检、不漏一人”。据悉,截至目前,曹元根今年参加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以来,累计服务时长超600小时。

一本笔记本,点点光和热


文明实践小广场(哪里需要我就顶上)(7)

照片摄于疫情前

照片摄于疫情前


一枝一叶总关情。多年来,曹元根扎根社区发光发热,积极协助居委会开展纠纷调解、防汛防台等工作;乐于参加垃圾分类、创城等各类志愿服务。作为广福居民区市民巡访组组长,平时,他总是手拿一支笔和一本笔记本,和组员每月开展实地巡访,发现并整治乱停车、环境卫生等现象,劝导不文明行为,对于当场没能解决的问题及时记录,并反馈至居委会。他敢说敢做,很多“硬骨头”“老大难”问题,都在他想方设法协调下逐一解决,全程督促整改,为文明老街贡献力量。如今,老街居民的文明程度有了很大提升,环境面貌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近年来,曹元根先后荣获市生活垃圾分类“模范市民”,区、镇优秀共产党员,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优秀志愿者等荣誉称号。身边的榜样用“微光”点亮自己、温暖他人,正因为有了像曹元根这样的一群志愿者,感染、带动着越来越多人加入社区志愿服务行列。

来源:i金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