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二字姓名大全(三国人物姓名趣谈)

恨“关羽”不能“张飞”——为什么很多名字恰成对偶?

“鸟在笼中,恨关羽不能张飞;人活世上,要悟空还需八戒。”这是流传在于民间的一则趣味楹联,虽说平仄并不十分工整,但仍不掩盖其构思精妙。

更揭示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

在《三国演义》当中,有些人物的名字成对出现时,会形成一种“对偶”效果,简直是浑然天成,妙趣横生。

古代二字姓名大全(三国人物姓名趣谈)(1)

最明显的自然属关羽、张飞。二人作为刘备的左膀右臂,手足兄弟,名字居然形成对偶之势,一关一张,一收敛羽翼,一振翅高飞,而这名字不是虚构,这人物关系也不是虚构,简直如天造地设一般凑巧。

又如,斩颜良、诛文丑。颜良,容颜秀美也;文丑,文笔丑陋也。——又是天然形成的一组绝妙巧合。

再比如李典、乐进。典,指国家最为重要的文献、典籍,所谓“三坟五典”,相当于国家重要的礼器之一;乐,本义是指国家最高级的祭祀音乐,也是礼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礼崩乐坏”一词,即指国家祭祀礼仪和祭祀音乐出现了混乱。

典乐本身就是指国家的礼乐事务。如《孔子家语·五帝德》:“(帝尧)富而不骄,贵而能降,伯夷典礼,夔龙典乐。”此二将领几乎每次都是同时登场,又是一对绝妙组合。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应该说这些人名在历史上都是真实存在的,但是他们之间的联系也许并不都像小说中安排得那样紧密。关羽张飞是比较近的一对儿,但颜良、文丑,二人并非都死于关羽刀下,根据史料,只有颜良被关羽斩杀,而文丑则死于曹操乱军之中。

小说之所以把这些名字具有对偶的性质的人物刻意放在一起,明显是为了给故事平添一种特殊的戏剧化巧合。

古代二字姓名大全(三国人物姓名趣谈)(2)

刘备、曹操、孙权——为什么大部分人名字都是单字?

熟悉三国故事的朋友都知道,其中的人物几乎全都是单字名,诸葛亮、司马懿也是单字名,因为是复姓。

而双字名几乎少得可怜,只有黄承彦、严白虎、吕伯奢、武安国、胡车儿等一些非常边缘化的角色。这些人物书中又往往没提到他们的字,所以很可能有些是“以字代名”,有些是贱名(小名、绰号)等。

那么,为什么三国人物以单字名为主呢?

这有两个重要原因:其一,以单字名为尊贵。其二,与王莽“托古改制”形成的风气有关。

单字名为贵:自从周秦之后,人们即以单字名为贵,此风尤其盛于东汉、三国、西晋。一般一个汉字有一个音节,表示一个字义,单字名呈现的是一个完美语境,而两字名或两字以上名,反而会引起不必要的语义混乱。

王莽改制影响:西汉末王莽篡权后施行了一系列新政,其中一项是取消双字名。

王莽的长孙王宗,本名王会宗,后因王莽改制而改为王宗。他因犯大逆不道之罪而自杀,王莽又将其名回复为本名王会宗,以示严惩。双字名,已经成为一种羞辱的象征。

当时的匈奴单于王囊知牙斯因得到王莽厚礼,有意讨好王莽,将自己的名字“囊知牙斯”改为单字“知”,以符合王莽的“圣制”:

“莽念中国已平,唯四夷未有异,乃遣使者赍黄金、币、帛,重赂匈奴单于,使上书言:‘闻中国讥二名,故名囊知牙斯今更名知,慕从圣制。’”《汉书·王莽传》

由此可知,《三国演义》中群雄皆以单字为名,乃是历史沿革和风气习俗使然。

古代二字姓名大全(三国人物姓名趣谈)(3)

诸葛亮诸葛孔明,周瑜周公瑾——名与字的优美组合

《三国演义》中主要人物的单字之名,搭配它们的表字,读起来让人感觉郎朗上口,非常好听。

周瑜周公瑾,吕布吕奉先,赵云赵子龙、郭嘉郭奉孝、孙策孙伯符……这几乎形成了《三国演义》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众所周知,古人的名和字的含义有关联性,那么具体是怎么关联的呢?清代训诂学家王引之写过一本《春秋名字解诂》,归纳、揭示了当时人名与字的五种关联方式,也可以用于解释三国人物名与字之间的关联。

(1)同义互训:名和字的语义互为解释。

如:周瑜,周公瑾——瑾、瑜,皆美玉也。称呼此名,不由让人想到“握瑾怀瑜”之美。

黄盖,黄公覆——覆、盖,互文。

(2)反义相对:名与字意义相反。

如:甘宁,甘兴霸——宁,安宁。霸,称霸。

(3)连类相推:字的含义是名的引申、推论。

如:赵云,赵子龙——云,其中藏龙也。

刘表,刘景升——表,圭表,测日影所用;景升,日影升起也。

(4)据义指实:名是笼统概念,字是具体之物。

如:郭嘉,郭奉孝——嘉,美德也;以孝为美德也。

(5)辨物统类:名是具体之物,字是笼统概念。

如:刘璋,刘季玉——璋,美玉之一。

古代二字姓名大全(三国人物姓名趣谈)(4)

马超称呼刘备的字,险些被杀——称呼表字,也不可乱用

众所周知,古人相互称呼,不可直呼其名,只可以字相称。

然而即便是以字相称,也是非常有讲究的。地位高者可以称呼地位低者的字,身份平等者也可互相称呼对方的字。

比如孙权对周瑜曾这样说道:

“公瑾,卿言至此,甚合孤意也。子布无谋,各顾妻子,挟持私虑,深失于所望。独卿及子敬与孤同耳,天以卿二人赞孤也。”(《三国志通俗演义》)

其中“公瑾”、“子布”、“子敬”是以字称呼周瑜、张昭、鲁肃,以示尊重。

古代二字姓名大全(三国人物姓名趣谈)(5)

然而,如果位卑者称位尊者的“字”则属于不敬之举。

当初,马超投奔刘备,刘备对他厚待有加,马超跟刘备熟了,就常常称刘备为“玄德”,这导致关羽极为不满,认为马超非常不敬,要刘备将马超杀了。

超因见备待之厚,与备言,常呼备字,关羽怒,请杀之。备曰:“人穷来归我,卿等怒,以呼我字故而杀之,何以示于天下也!”(《三国志》注引《山阳公载记》)

幸好刘备大人大量,并不挂怀,对关羽说道:人家穷途末路来归顺于我,如果只因为直呼我字这样一点小事就怒而将人杀了,岂不是让天下人耻笑,以后还会有人来投奔我们吗?

可见,即便是称呼人的字也不是随便叫的。

“三马同食一槽”——姓名的神秘力量:名字与谶语

古人一直深信,汉字有一种神秘的特性,比如可以占卜、可以预言等,而名字同样具有这样的特点。

在《三国演义》当中,以名字为预言、谶语的事件出现了很多次。

古代二字姓名大全(三国人物姓名趣谈)(6)

(1)童谣预言董卓将死

董卓专政之时,王允暗中谋划连环计欲将他杀死。董卓出行,听到儿童唱歌谣道:"“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不解其意。

这其实就是一条利用董卓名字而形成的谶语,“千里草”为“董”字,“十日卜”为“卓”字,即董卓将死也。

古代二字姓名大全(三国人物姓名趣谈)(7)

(2)曹操之怪梦

曹操将死时,曾“忽一夜梦三马同槽而食”,不解其意,向谋士贾诩询问,贾诩竟然说这是算命书中所说的吉兆“禄马”,所以是大好兆头。

曹操哪里想到,这“三匹马”是暗示司马氏家族的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未来将共同篡夺曹家天下。马,即姓氏司马也。

古代二字姓名大全(三国人物姓名趣谈)(8)

(3)王浚楼船下益州

唐刘禹锡著名的《西塞山怀古》诗中,有这样的名句“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沈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讲的是王浚讨伐东吴,消灭孙皓一事。

王浚,小名阿童,晋国益州刺史。他一向主张灭吴,暗中大造舟船,做好秘密攻打吴国的准备。后率军攻吴。次年,烧断吴国横在长江上的铁锁,直取建康城,擒获吴主孙皓。

据说,王浚之所以被任命为攻打吴国的主将,其中竟然也有谶语预言的功劳。

又时吴有童谣曰:“阿童复阿童,衔刀浮渡江。不畏岸上兽,但畏水中龙。”

祜闻之曰:“此必水军有功,但当思应其名者耳。”

会益州刺史王浚徵为大司农,祜知其可任,浚又小字阿童,因表留浚监益州诸军事,加龙骧将军,密令修舟楫,为顺流之计。(《晋书·羊祜传》)

在吴国临近灭亡之时,民间一直有童谣流行:“阿童复阿童,衔刀浮渡江。不畏岸上兽,但畏水中龙。”

晋国主帅羊祜听到这个童谣仔细琢磨了一番,居然悟出这是天意,告诉他灭吴国必须走水路,不能走陆路;而且灭吴应该与“阿童”这样一个称呼有关。

他就开始暗中留意访查,后来居然发现益州刺史王浚不但是个将才,而且小名就叫“阿童”,所以就上表国君请任王浚为将军,主持攻打吴国。王浚果然以走水路的谋略,消灭了吴国。

类似的故事还有人们耳熟能详的庞统败走落凤坡,庞统因绰号“凤雏”犯了地名“落凤”而中箭而亡。

古代二字姓名大全(三国人物姓名趣谈)(9)

这些“姓名迷信”故事,今天听来荒诞不经,但在古人信仰当中,认为名字具有非同一般的神圣意义,所以自然会相信与姓名相关的神奇事件。

古代二字姓名大全(三国人物姓名趣谈)(10)

期期艾艾,邓艾口吃——趣味人名进入成语典故

邓艾,是三国末期的名将。他与姜维斗智斗勇,最终偷渡阴平,将蜀国扫灭,擒获刘禅。

在史册中,他除了留下惊心动魄的战斗之事,还留下了一桩趣事。他有口吃的毛病,说起话来结结巴巴,所以有"邓艾吃"一词,还有“期期艾艾”一词。

(邓艾) 为都尉学士,以口吃,不得作干佐。(《三国志》)

期期,是指历史上另外一个著名的结巴汉代大臣周昌。据说周昌一性易怒,一怒便口吃。

昌为人口吃,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史记·张丞相列传》)

想来邓艾说起话来的样子,应该是“哎……哎”这样,正好他的名字中又有个“艾”字,因为他是名人,久而久之,便以他与同样口吃的周昌并称,形容结结巴巴为“期期艾艾”。

三国,一个风云际会,英雄辈出的时代,在说不尽的奇谋伟略、金戈铁马之余,品评那些众豪杰的姓名竟然也是一桩乐事。

古代二字姓名大全(三国人物姓名趣谈)(11)

参考书籍:《中国人怎样取名字》,《中国姓名史》,《正体·表德·美称——姓名文化杂说》等。

延伸阅读:https://www.toutiao.com/i672676791757832244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