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为然动境由心生(心游物外相由心生)

物为然动境由心生(心游物外相由心生)(1)

■年年有余

物为然动境由心生(心游物外相由心生)(2)

■一轮红薄

物为然动境由心生(心游物外相由心生)(3)

■宿鸟归巢

物为然动境由心生(心游物外相由心生)(4)

■美意延年

物为然动境由心生(心游物外相由心生)(5)

■紫气东来

物为然动境由心生(心游物外相由心生)(6)

■暗问松音

物为然动境由心生(心游物外相由心生)(7)

■鱼水相依

——杨可偏画意摄影作品展

■吴吕明

(广东省摄影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

在汉语中,“相”与“像”是同音字、近义词,有时还相通,都表示人或物的外观形象,“照相”与“照像”,“相片”与“像片”,常常混用。在东方传统文化语境里,常出现“实相”“幻像”“世相”等词语。特别是“有心无相,相由心生;有相无心,相由心灭”的说法,深入民心,大家都认同:一个人的“心”会在外貌、面相上体现出来,自己的“相”会体现出自己的“心”。同样,西方哲学家叔本华也曾说:人的外表是表现内心的图画,相貌表达并揭示了人的整个命运特征。

摄影作为最年轻的艺术,特别是手机摄影的异军突起,更加凸显出其魔术手一般的多样性媒介功能,摄影的传统观念越来越多被突破,摄影创作需要更多地从艺术与文化的发展视角去展望与思考……

相由心生,由此产生了其在摄影上的另一层阐释。因为在粤语白话里,摄影就称为“影相”。而照片的拍摄,虽然是通过镜头摄取客观的存在,但决定性的是摄影者的主观能动——拍什么、怎么拍,无论是客观的记录,还是主观的表达,无论是写实的,还是写意的,都是由摄影者的“心”来决定,真的是“相”由“心”生。

阳明先生说: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摄影,拍到一定的程度,就会越来越体会到“心力”的重要。所谓“心力”,就是文化与艺术的积淀,知行合一。人的境界有多高,创作出来的作品意境就会有多高。摄影在于厚积薄发。

可偏的作品,就是她的“心·相”,看她的作品,其实是可以看出她受过什么教育,喜好什么,是个怎么样的人。

或许有人会认为她的摄影作品并不怎样,实际上,她是以浅显易懂的影像来表达和反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人生即修行”的深奥哲理。可偏以“致良知”为主旨,分《仁者安仁》《智者生智》《仁智合一》三个小标题来安排作品篇章,就充分显示出她的国学修养;特别是她的书法,书写的字体是偏冷门却更讲究理性与沉静的小篆,书写的内容是充满诗情画意兼具禅意道理的词句,“相”“书”“文”的三结合,更加透露出她书香门第出身、自小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艺术渊源与多才多艺。

又有人可能会质疑,郎静山的中国画意摄影曾被诟病,杨可偏这么“照葫芦画瓢”,不可能玩出名堂。实际上,当年独创出中国画意摄影的郎静山其实已经赢得世界的认可,只是他意识超前、不合时宜而被人指责。到了现今的数字艺术时代,还偏执以本体论看摄影,认为中国画意摄影不是摄影艺术,那就是对当下的摄影与艺术没有全面的新认知……

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重要奠基者之一,“中西融合”艺术理想的倡导者、开拓者和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林风眠认为“艺术是情绪冲动之表现,但表现之方法,需要相当的形式,形式之演进是关乎经验及自身,增长与不增长,可能与不可能诸问题”。著名海外华人艺术家、法兰西学院艺术院终身院士朱德群先生认为:一个画家的画风与其个性有直接的关系,有的画家富于感情,有的则偏重理智,因而发展的角度也不同。中国唐代著名画家张璪则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直指心灵与自然紧密相联。西方杰出的现代艺术家克利更是一语道出艺术的真谛:“艺术并非再现可见事物,而是变不可见为可见”,即艺术不是对自然外形的描摹,而是对内在含义的表现。这实际又是回到了东方哲学中的禅意艺术。即可以把“知识的对象的真、意志的对象的善、艺术的对象的美”统一在“心·相”上。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人当诗意地栖居。”“人的心境愈是自由,便愈能得到美的享受。”杨可偏是用了“心”从自然的美,发现生活的美,反映心灵的美。她的作品需要静下心来,细致品读。从“相中有诗,诗中有画”的作品中,可以悟到她执着的情感所在,对艺术热爱的真实钟意……

摄影愈趋多元化,各种摄影类别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每个人的文化素质不同,发展空间也不尽相同,当然就各有各的发展。无论以什么方式来表现,都是可以的。只有敢于“亮相”,把作品摆出来,接受公众“检阅”,才能展示水平,体现实力!艺术家都靠作品说话!

会欣赏,愈欣赏!

愿可偏坚定自信,放下得失,心游物外,大胆飞翔!在艺术的天空翩翩起舞,自在、自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