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第一天几招教你找回工作状态(如果你不想上班了)

这几天,“节后不想上班综合症”登上热搜。

主要表现为,每天上班前起不来床,上班时困倦乏累,下班后生龙活虎。

上班第一天几招教你找回工作状态(如果你不想上班了)(1)

不想上班,一直都是打工人的痛点,如果可以不上班就有钱拿,谁愿意出来打工呢。

因为没有钱,才不得不出来上班;

只要不上班,就立马断了经济来源。

有人说,吃饭又花不了几个钱,那么努力上班做什么。

但是成年人的世界,上班不仅为了当下,也为了应对生活中突如其来的风险。

买房、看病、养孩、养老,每一项都需要大量的金钱耗费。

曾经有个人做过一个网上调查:存够多少钱才敢不上班?

答案众说纷纭,不同人有不同的生活标尺。

有人要一百万,有人说一千万。

革命尚未完成,同志仍须努力。

算完几笔账醒醒脑,吓得立马回去收心上班。

上班第一天几招教你找回工作状态(如果你不想上班了)(2)

网上有一个问题:哪一刻发现真的成年了?

有个回答印象深刻:

以前回到家,亲戚总是问我成绩考得咋样;现在过年回家,他们问我买房了没有。

从无事一身轻到背上买房的重担,这是我们这代人特有的成年礼。

这次过年,遇见我姑妈家的小弟弟,几年不见,他已经高过我半头。

印象里,他还是那个没完成作业被老师骂得大哭,通宵玩电脑游戏被姑妈吵的淘气小男孩;

转眼间,他已经褪去淘气,眼睛里多了些许沉稳,见了我会内敛地叫一声:姐,过年好。

从亲戚们的聊天中得知,他自己也存了一笔钱,父母帮忙付了一部分,今年刚在市区买了房,每个月的房贷快3000了。

而他的工资,一个月只有5000,除去贷款还要租房、吃饭。

这样的日子,一共要经历30年。

亲戚们还说,买房了就是不一样,看着一下子就成熟了。

才大年初五,弟弟就赶回去上班了,听他家人说最近厂里订单比较多,多加点班就能多赚一些加班费。

我惊异于弟弟的变化,原来世俗的责任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雕刻改变一个人。

上班第一天几招教你找回工作状态(如果你不想上班了)(3)

如不是无可依托,谁愿意离开舒服的家,去直面外面的雨打风霜;

若不是身负重担,谁不愿意多放松几天,多在家陪亲人待几天。

但是,银行卡的余额说不可以,银行的贷款信息说不可以。

我们总以为人是慢慢长大的,其实不是,人是瞬间长大的,从我们的肩上扛上名为世俗的责任之后,就非自由之身。

我们一代一代人,都是这样长大的。

看过一个新闻:一对90后夫妻,省吃俭用8年后,成功在北京买房。

拿到房本的那天晚上,夫妻二人喜极而泣,高兴得睡不着觉。

平时穿的衣服,要么是朋友送的,要么是二手淘的;

两个人不去旅游,不下馆子,不买礼物,严格遵守存钱计划。

清苦地生活八年后,终于在帝都拥有了自己的房子,从八平米的房子里搬了出去。

评论区有一句高赞我很赞同:

他们不是省吃俭用,而是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我们并不是生下来就什么都拥有,生而为人,我们总是需要拿自己拥有的,去交换自己没有的。

他们省的不是钱,而是尽快在一个城市扎根的期盼;

他们上的不是班,而是拥有一座房子带来的安全感、踏实感。

上班第一天几招教你找回工作状态(如果你不想上班了)(4)

有一天晚上,跟远嫁的表姐聊天。

她说到自己迈入35岁的一个变化便是,现在睡觉已经不敢关机了。

之所以有这样的感悟,只因上个月她回老家照顾老母亲半个月。

年前下过一场冬雨,舅妈半夜起床上厕所,不小心摔了一跤,就把腿摔断了。

大舅深夜打“120”,急急忙忙把舅妈送到了医院,半夜给表姐打电话,结果一直都是关机无法联系。

到了第二天,表姐才得知消息,这才匆忙赶回家。

表姐说,她现在也到了半夜睡觉不敢关机的年纪,既不敢关机害怕错过电话,又害怕这种深夜来电……

人到中年,最怕听到父母半夜的来电,多半都不是小事。

上班第一天几招教你找回工作状态(如果你不想上班了)(5)

以前的表姐,公司不喜欢了就辞职,工作不想干了就休假。

现在都不敢了,钱没存够的中年人以后再也没有任性的资本。

老实上班,老实存钱,才是正解。

为人子女,他们曾给我们遮风挡雨,免饿免饥,

等他们生病,我们有能力为他们尽最大的努力,这才是为人子女最好的本分。

柳岩曾在综艺节目聊起父亲几度梗咽,父亲是生病离开的。

聊起这里,她表示,唯一感到庆幸和没有遗憾的是:我有足够的能力和经济,给他最好的医疗条件……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努力上班的理由。

不仅是为了自力更生,更重要的是能在父母有需要的时候,不至于两手空空、无能为力,而是可以为他们撑起一片天地。

上班第一天几招教你找回工作状态(如果你不想上班了)(6)

养一个娃的成本有多高?

曾经有上海宝妈算过这样一笔账,按照魔都的生活水平,按照放养、一般、精养的育儿成本分别是:

上班第一天几招教你找回工作状态(如果你不想上班了)(7)

养一个孩子,堪称碎钞机也不为过。

可以理解现在的年轻人,生育意愿不是很强烈,原因不过两点:

首先,如果养一个孩子,是要以降低自己的生活质量为代价,那就宁愿不生;

其次,如果不能为孩子提供平均线以上的育儿水平,为什么要带孩子来到这个世上受苦呢。

出于父母的本能,便是尽自己所能给孩子创造最好的条件。

曾经知乎有个问题“月薪4万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有位答主的回答吸引了网友的注意。

答主是一位博士妈妈,家庭月收入4.7W左右。

但是她的生活仍旧是“非常沮丧且自卑”。

虽然月入不少,但是每月的开支令人更加焦头烂额。

每月1.2W的房贷是第一大头,养娃支出就是第二大头,每月固定花费7K左右。

除此之外,每月的水电煤气、手机电话费用、夫妻吃饭通勤……每月共开销3.4W。

有一次,这位博士妈妈工作出了点问题,在家闲了两个月,交完孩子的季度托班费用,他们两个人差点要靠借钱交房贷。

最后,这位博士妈妈不禁感慨:后悔生孩子。

因为背负巨大的生活压力,辞职失业也是一件令人担惊受怕的事情。

上班第一天几招教你找回工作状态(如果你不想上班了)(8)

成年人的世界,上有老下有小,外有生活内有房贷,不敢停摆,不敢失业。

即使遭遇狂风骤雨,也要坚持撑下去。

他们是最没有资格辞职、失业的那群人。

因为他们这副躯体,属于孩子,属于父母,属于老板……唯独不属于自己。

上班第一天几招教你找回工作状态(如果你不想上班了)(9)

网上总有人问:“人为什么要上班?不上班不行吗?”

回答总是戳心:你是家里有矿,还是有皇位要继承。

如果都没有,那就乖乖上班吧。

大多数人工作的唯一原因不过是为了赚钱,为了谋生。

我们不是爱上班,而是只有上班才能支撑起生活。

当在为真实生活的柴米油盐发愁,上班的那点苦和累都属于伤春悲秋。

虽然上班很难受,但是不上班也不见得更舒服。

上班的意义,除了扛起生活的重量之外,能认识不同的人,填补生活的空白,拓宽人生的边界。

也为了在这个世间安身立命,不愧对身边爱的人,也不曾耗费自己的命运。

毕竟如果不上班,很多人也没有其他事情可做。

上班第一天几招教你找回工作状态(如果你不想上班了)(10)

成年人的世界,上班与否,都不是自我能选择的事情,如果不能改变它,那便学会享受它。

转变一下思路,也许就不会带着枷锁跳舞,而是积极地面对,热情地投入,原本难以忍受的事情,也会因心态变化呈现不一样的面貌。

好好上班,用赚来的钱弥补所有的不安;

享受上班,日子才不会变得每天都很难。

点个“在看”,好好工作,努力赚钱,为了三冬暖,为了春不寒,也为了人间烟火,四季如歌。

作者 | 苏善书,不会讲道理,只会说故事。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