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割稻谷和现在割稻谷(用刀割稻子获得食物)

小时候割稻谷和现在割稻谷(用刀割稻子获得食物)(1)

刘东汶:利益字义 割取稻谷,用器皿保护好稻谷,这就是利益。

利lì

利:禾 刀。在甲骨文中,利字由禾 刂(刀)组成。在中国古汉语中,“禾”是稻梁麦黍稷等粮食作物的统称。禾的意思有二:一指谷类,二指稻子。“利”,就是用镰刀去割成熟了的稻子(谷物),收获的是稻谷(谷子),割着一点是一点,这就是“利”。“利”字本义:用刀具收获庄稼,得到食物。引申后“利”字指广义的“利益”、使有利,以及顺当、顺利、利索等含义。

小时候割稻谷和现在割稻谷(用刀割稻子获得食物)(2)

“利”字。《说文》:“铦也,从刀。”《新华字典》:“1、利益。2、使有利。3、顺当。4、风瑞。”

由“利”字组成的词组有:利弊、利己、利润、利市、利索、利息、利益、利用、利诱、利于、利足等。

益yì

小时候割稻谷和现在割稻谷(用刀割稻子获得食物)(3)

益字。甲骨文中的“益”字是向器皿中倒水,器皿水满后溢流出来的样子,其本义是增益、增加。在隶书、楷书中,“益”字则与甲骨文中的“益”字的含义不同。前后两种情况下,“益”字的下半部分都有器皿;但上半部分则不同。在甲骨文、隶书、楷书中,“益”字下半部分是“皿”,所有用陶土或者竹木材质、金属制作出来的盛放物品的器物,都属于“器皿”的范围。在隶书、楷书中,“益”字上半部分形状似个盖子,表示的是一个盖子盖在器皿上,用来遮盖灰尘,防止蚊叮虫咬,这当然是有好处的,能够保证食品不至于被灰尘、蚊蝇损坏。

“益”字的本义:好处、有好处的。引申后,“益”有增加、更加的含义。

小时候割稻谷和现在割稻谷(用刀割稻子获得食物)(4)

“益”字《说文》:“饶也,从水、皿。”《新华字典》:“1、好处。2、有好处的。3、增加。4、更加。”

由“益”字组成的词组有:益虫、益处、益发、益母草、益友等。

“利益” 这个词在古汉语中表现得十分具体、形象。有比这种说法更形象地说明“利益”的吗?只有汉语能够做到这点。“利益”一词具体地表现出:“利”是给你“粮食”,而“益”是让你的“食品”不至于被损害,这比起以往抽象理解记忆“利益”一词,不知要深刻多少倍。

民以食为天,因此,在古汉字中,很多令人感到很深奥、抽象的词句,就与食物打上了交道,而食物又和粮食作物直接相关联。禾是诸种粮食作物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植物了。因此,许许多多的汉字就与食物的源头——禾紧密联系在一起了。甚至一些非常抽象的事物也用“禾”来表示,使人们对这些抽象的事物也能够一清二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