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赞美基本常识(当赞美成为工具)

赞美本身是一件令人心旷神怡的事,不管是你被赞还是你赞了别人都是令人愉快的一件事。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它带给我们的感受变了。

一、看到的

打开浏览器输入“赞美”两个字,出现在眼前的基本都是这样的内容:“赞美他人是个技术活”、“教你如何夸人夸到心坎里”、“高情商回复别人赞美”、“表扬别人的经典语句”、“怎么让孩子从小学会赞美”......这些海量信息的背后隐藏着一个信号:赞美已经成为了一个话术、一个控制别人的工具,带着明显的支配意味。

二、无心的

你有没有被别人赞美后不但心里不舒服而且还产生了厌恶感、逃避感的经历?我有过,当时我听到的是赞美,但感觉到的是一种不友好。第一反应是“这个人怎么这么不实在呢”。产生这种不好的感觉有两种原因,一是你自己的原因。因为自己的早年经历,潜意识里被赞=被辱,所以,接受不能导致;另一种是赞美你的人没有赞美的能力,有几种表现:

1.他的赞美自带炫耀,有他觉察不到的攻击性,这个攻击性准确投向你并被你感知,让你产生不适。

2.他的赞美可能有控制你的味道。比如,生活中,很多妈妈夸赞自己的孩子,是为了让孩子养成某个好习惯;工作中,很多领导夸赞下属,是为了让他的员工卖力工作,等等。这种以功利性为特征的表扬激励性非常低,最终都会以失败告终。控制别人等于别人不独立、不自由。没有人愿意有这种感觉。毕竟,人来到这个世界还是为了活出自己。

3.他的过度且不实的赞美,让你产生羞愧感。

4.其他可能让你有被赞不适感的原因,这里不再罗列。

学会赞美基本常识(当赞美成为工具)(1)

无心赞美=目中无人

划重点:这些表现里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因——无心赞美。无心赞美=目中无人。

夹杂任何动机的赞美都是无心赞美。都会让对方警觉并产生不安全感。包括出于好的动机去赞美。比如:宝宝(也可以是你关心的其他人)遇到挫折时,加油,你是最棒的,你一定可以的。这个夸赞和鼓励其实根本起不到作用。恰恰相反,这句话会让对方产生羞耻感和恐惧感,因为他很清楚他不是最棒的,他害怕将来满足不了你的期望。

三、内化的

夸赞必须来源于内心的愿意,不是表演、不是炫技、不是找存在感,当然,更不是被迫的。

夸赞必须基于事实,尤其是基于事实的细节。这是目中有人的表现。脱离事实的夸赞会让对方更虚弱。毕竟谁都愿意被真实的“看见”。还记得小时候的自己吗?用各种小方式引起爱的人的注意。这是人的天性。要尊重这个天性并深爱它。

夸赞的方式有很多,语言只是其中一种。所以,如果你不善言谈,就不要和别人比口才,尊重自己的缺点,可以选择文字、肢体动作、图画等自己擅长的方式去表达。

我不是教你如何夸赞别人,因为我很清楚这教不会,必须靠自己勇敢的从无心赞美到有心赞美的过渡,这是个内化的过程,不是模仿 复制。之所以说“勇敢过渡”是因为这个过程中你会越来越看到自己的真相。真相是会让人脆弱的,只有经历过这个脆弱,才能强大。这真的需要勇气。

划重点:出于真诚又基于事实的夸赞,选择属于你的表达方式,才能让你的内容、眼神、表情、肢体和情感协调统一,这样传递出去的能量才能让被夸赞的人得到生机,心生欢喜。

学会赞美基本常识(当赞美成为工具)(2)

得到生机 心生欢喜

四、低估的

不要低估一个人感觉的能力,尤其是孩子的感觉能力,可以这样说,年龄越小的孩子感觉越准确。和感觉相比,语言是最不可靠的沟通工具,因为语言会骗人,但感觉绝对不会。

不要低估潜意识里面深藏的动机,它一定会通过各种方式把自己传递过去,赞美水平再高也掩盖不住它。

不要低估赞美给社会和个人的发展带来的作用。从个体而言,赞美可能给人以生机,也可能削弱一个人的能量;对社会而言,赞美尤其是官方的“赞美”可能会振奋大众信心凝魂聚气,也可能会失去公信力,影响公众的价值观。

五、真实的

谁都有无心赞美别人的经历,不用心生自责;谁都有被人无心赞美的经历,不用心生不满。

这不是放不放过自己的问题,这是对生活更完满的理解和接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