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镜无心莫问禅出处(忽死梦中惊坐起)

一、释“忽死梦中惊坐起”

“忽死梦中惊坐起”,是全唐诗中元稹(zhěn)[1]所作《闻乐天授江州司马》的其中一句“垂死梦中惊坐起[2]”的变体。全诗是“残灯无炎影幢幢,此夕闻君谪(zhé)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诗中“垂死病中惊坐起”一语,是传神之笔。白居易曾写有两句诗:“枕上忽惊起,颠倒着衣裳”,这是白居易在元稹初遭贬谪、前往江陵上任时写的,表现了他听到送信人敲门,迫不及待地想看到元稹来信的情状,十分传神。元稹此句也是如此。其中的“惊”,写出了“情”──当时震惊的感情;其中的“坐起”,则写出了“状”──当时震惊的模样。如果只写“情”不写“状”,不是“惊坐起”而是“吃一惊”,那恐怕就神气索然了。而“惊坐起”三字,正是惟妙惟肖地摹写出作者当时陡然一惊的神态。再加上“垂死病中”,进一步加强了感情的深度,使诗句也更加传神。既然“垂死病中”,那么,“坐起”自然是很困难的。然而,作者却惊得“坐起”了。这样表明:震惊之巨,无异针刺;休戚相关,感同身受。元、白二人友谊之深,于此清晰可见。按照常规,在“垂死病中惊坐起”这句诗后,大概要来一句实写,表现“惊”的具体内涵。然而作者却偏偏来了个写景的诗句:“暗雨吹风入寒窗”。这样,“惊”的具体内涵就蕴含于景语之中,成为深藏不露、含蓄不尽的了。作者对白氏被贬一事究竟是惋惜,是愤懑,还是悲痛?全都没有说破,全都留给读者去领悟、想象和玩味了[3]。

对镜无心莫问禅出处(忽死梦中惊坐起)(1)

在网络语言中,把“垂死病中惊坐起”戏改为“忽死梦中惊坐起”,“垂死”变为“忽死”,“病中”变为“梦中”。垂死是接近死亡,快要死的弥留之际;忽死,是迅速而又出人意料地死去。“忽死梦中惊坐起”可以理解为,在梦中忽然遭遇突如其来的死亡,陡然惊醒后坐了起来;也可以理解为,生活如梦似梦非梦,忽然意识到,自己其实一直沉溺在不切实际的梦中,如行尸走肉一般,与死了没什么两样,不由得惊怕地坐起来反省。你的人生有多少个美好而甜蜜的梦?你在爱情上曾经有过美梦吗?你在事业上曾经有过美梦吗?是什么样的情境,哪一件事情,哪一句话语,把你爱情的梦惊醒?哪一件事情,哪一句话语,把你事业的梦惊醒?最令人惊怕的是,唤醒你美梦的,是梦中的自己忽然死了。因为“除了生死,其它的都是小事。” 贾平凹在《自在独行》中如是说:“人既然如蚂蚁一样来到世上,忽生忽死,忽聚忽散,短短数十年里,该自在就自在吧,该潇洒就潇洒吧,各自完满自己的一段生命,这就是生存的全部意义。”

生命,它不期而遇地来到这个世界,又不期而遇地消逝。或许,生命是一种痛苦的煎熬,当它片段中最充分地展示黑暗、龌龊、卑鄙、虚伪一面的时候;或许,生命是一种快乐的享受,当它片段中展示出光明、纯洁、真诚、崇高一面的时候;或许,生命是一种渺小的存在,当物欲、情欲、贪欲在蝼蚁般的人群中横行恣虐的时候;或许,生命是一种伟大的结晶,当它在战争、苦难、灾害中显示出牺牲的悲壮的时候。生命似乎永远是渺小和伟大的“共同体”。因此,我们也就没有什么理由,对它产生绝对的崇拜和蔑视,除了珍惜。再伟大的巨人,也有他渺小的瞬间;再渺小的凡人,也有他伟大的片刻。绝大多数的时候,我们有一种珍惜生命的本能,似乎没有一个人,一来到这个世界上,就一心去求死的,虽然我们是事实上的向死而生。况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命在心灵中更会无限地增值。理想主义也好,虚无主义也罢,都没有充分的理由,去证明曾经存在的生命,是荒诞不经而没有任何意义。如果说生命的诞生,是为了寻求生命的意义,倒不如说,生命的意义只在于生命本身。既然,生命是如此的捉摸不定,那么,除了“接受、面对”之外,我们还有别的选择吗?去体悟去感受生命中的一切,或痛苦,或快乐,或渺小,或伟大,只要不失去这种觉与知。只要我们积极地从容面对,生命便总是有它存在的意义。纵然“所有的空中楼阁都像冰雪融化”,“所有的梦都像流水般消逝”,我依然“鲜红地活着”,也可以在“梦中惊坐起”。

对镜无心莫问禅出处(忽死梦中惊坐起)(2)

二、释“小丑竟是我自己”

小丑,有三种释义。一是戏曲中的丑角或在杂技中做滑稽表演的人;一是比喻举动不庄重、善于凑趣儿(逗趣)的人;一是指小人[4]。而“小丑竟是我自己” 来源于一个表情包,发展壮大于百度贴吧,整合了“小丑”、“沙口”和“高人竟在我身边”三个梗。其中的小丑,是综合了前两种释义。多数情况下,小丑是指马戏团里的小丑角色,画着夸张的笑容,动作表情滑稽,供人取笑,自己的苦涩只能藏在厚重妆容之下。就像生活不如意却还要努力保持微笑的人,常用来比喻卑微的舔狗,用于互相取笑和自嘲。舔狗,一开始是指当一个人(舔狗)把自己的小丑妆容,一层一层地卸了下来(准备不再去当“舔狗”),但他女神跟他撂了一句狠话,他就乖乖的变了回去。只不过小丑的适用范围更广,不再止步于爱情中的舔狗,而是社会中各阶层群体中通用的舔狗。“沙口”是《英雄联盟》游戏里小丑萨科的谐音,起源于猪狗猴红包局(猪猪山泥若 、炫神、电棍三人玩云顶之弈,即赌钱)中,山泥若在玩小丑这个体系时,抽到小丑,或者小丑打出来某些基础操作,就会大喊:“沙口!”此后电棍、炫神、弹幕等,也会称小丑为沙口[5]。而“高人竟在我身边”,一开始是说与某人在交往过程中“高情商”,实际上是指某人阴阳怪气[6]而被调侃玩梗。“小丑”与“高人竟在我身边”演变成“小丑竟在我身边”。一开始很认真地阴阳怪气别人,自嘲就演变成了“小丑竟是我自己”,用来指代“舔狗”、 “生活不如意,在网上哗众取宠的人”、“自作多情的人”、“前后态度反差巨大,让人觉得滑稽可笑的人”、“游戏操作滑稽可笑的人”,也常用于自嘲或嘲笑别人。

小丑不丑,丑的是人的心理阴暗。心理阴暗的人特别多疑,这样的人会无缘无故地觉得,别人在议论自己,对自己不信任,甚至设圈套在陷害自己。其实,这种“疑心病”,正是自己扰乱自己,久而久之,可能真的生起病来,而且影响他人。心里阴暗的人特别敏感,这样的人会对周围的事物产生错误意识,把别人无意的一句话或一个举动,看成是对自己的轻蔑或耻笑,或对别人平常的一言一行或一个眼神,视为对自己的特殊表示。这种“神经过敏”型的人物总是对外界刺激作出过度的或错误的反应。他们情绪容易喜怒无常,难与人和睦相处,甚至在集体中陷于孤立。心理阴暗的人易生嫉妒,对别人的优点或功绩不以为然,反而妒火中烧,浑身不舒坦,似乎人家的成功就是自己的失败;对才能胜过自己的人,则总是无端地满怀怨恨,中伤、诽谤与诋毁是他们的拿手好戏。其实,用以攻击他人,当然也必将损害自己。正如巴尔扎克所说的,嫉妒者所受的痛苦比任何人遭受的痛苦都大,因为他自己的不幸和别人的幸福都使他痛苦万分。

小丑的嘴唇在微笑,他的笑话越来越滑稽,因为在他逗人发笑的时候,他更加感到自己无法忍受的孤独。小丑是那种无论心里是开心还是难过,别人都看不出来的人,因为他给自己画上了笑脸。小丑的脸上“没有疤痕没有皱纹,没有时间”,能抵抗不断流逝、让我们变老变丑变臃肿变俗气的时间,永远保留着童年与天真,爱和悲伤。在蠢笨、逗人发笑的表演背后,小丑不被理解,或许也不需要理解[7]。哈珀.李在他的《杀死一只知更鸟》里说:“我长大了要去当小丑,我对这世上的人,除了大笑没什么可做的,干脆我就加入马戏团,笑他个痛快。”

对镜无心莫问禅出处(忽死梦中惊坐起)(3)

对镜无心莫问禅出处(忽死梦中惊坐起)(4)

三、结语

我们从文化载体中,学到自己喜欢的知识,以充实和丰富自己的人生,这固然是好事。但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可能会闹出笑话。在“忽死梦中惊坐起,小丑竟是我自己”中的“忽死”,与“垂死病中惊坐起”的“垂死”,那个更惊怕,要有一定的区分。至于是在“病中”,还是在“梦中”,需要在自己的生命中保持清醒的觉知。“小丑竟是我自己”中,自己是否小丑,要结合其时、其人、其事。如此刻是小丑,彼时却是英雄。“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8]”互联网上出现的梗,不仅仅是言语上的好恶,它更是人们在生活中的总结和感悟。

对镜无心莫问禅出处(忽死梦中惊坐起)(5)

参考文献:

[1]彭定求,等编.全唐诗[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

[2]俞平伯,等著.唐诗鉴赏辞典:新一版[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大字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4]陈艳.在路上——论许正平的短篇小说创作[J].当代作家评论.2015, (1).

[5]方勇译注.庄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0.


[1] 元稹:唐朝著名诗人。字微之,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少时家贫,对当时的阶级压迫有所感触,成为他早期为官忠正,和在诗歌创作中反映民生疾苦的生活基础。他9岁能文,15岁明经及第,24岁授校书郎。元和元年(806),授左拾遗。他初入仕途,观察敏锐,敢于直谏,因而得罪宦官、权臣,后被贬江陵士曹参军,徙通州司马,改虢州长史。后依附宦官,于穆宗时官职屡次升迁,长庆二年(822),官居宰相,因与宦官勾结,排挤名相裴度,为时论所不齿,同年,出为同州刺史。文宗太和三年(829),为尚书左丞,不久,出为武昌节度使,卒于任所。他长于诗,与白居易齐名,早期两人文学主张相近,均为新乐府运动倡导者,时称“元白”。有些诗篇用乐府形式,对当时社会矛盾有所揭露;但在反映现实的深度和语言的通俗流畅上,都不及白居易。后期所作,则多写身边琐事。又颇有艳情,对诗歌创作产生不良影响。其长篇叙事诗《连昌宫词》和悼亡诗《遣悲怀》颇著名。又作有传奇《莺莺传》,为后来《西厢记》故事所取材。有《元氏长庆集》。《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其《元氏类集》300卷、《元氏长庆集》100卷,与白居易合撰《元白继和集》1卷、与独孤郁、白居易合著《元和制策》3卷。《全唐诗》卷396至423存其诗28卷。《全唐文》卷647至655存其文9卷。现存《元氏长庆集》60卷。明马元调辑《补遗》6卷。1956年,文学古籍刊行社曾印行影宋抄本《元氏长庆集》;1982年,中华书局出版、冀勤点校的《元稹集》。另有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陈寅恪著的《元白诗笺证稿》,可以参考。

[2] 彭定求等编:《全唐诗》415卷,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第二册,第1638页。

[3] 俞平伯等著:《唐诗鉴赏辞典:新一版》,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第1035页。

[4]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大字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第1497页。

[5] 《小鸡词典》:“沙口”词条,https://jikipedia.com/definition/677751299, 查询日期:2021年4月24日。

[6] 阴阳怪气:缩写为yygq,通过使用语境义、反语、影射、小众梗等行为膈应别人,此方法能有效规避举报,而且可以使对方血压升高,实乃饭圈和esu必备良品。阴阳怪气分为两种,有理有据的yygq和遇人就喷的yygq。(来源于《小鸡词典》阴阳怪气词条,https://jikipedia.com/definition/700451450 ,查询日期:2021年4月24日。)

[7] 陈艳:《在路上——论许正平的短篇小说创作》,《当代作家评论》,2015年第1期,第156-159页。

[8] 方勇译注:《庄子》,北京:中华书局,2010,第24页。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