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楼原型最后结局(靠5重身份游走各方势力)

明楼原型最后结局(靠5重身份游走各方势力)(1)

前年,一部红色爱国大剧《伪装者》让饰演大哥"明楼"的演员靳东迎来事业发展的新高峰,电视剧中的"明楼"帅气聪慧,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事实上,明楼这个人物是有原型的,他就是我党王牌特工袁殊,拥有五重间谍身份的他在各方势力之间游刃有余,凭借截获信息他为抗战的最终胜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明楼原型最后结局(靠5重身份游走各方势力)(2)

五重身份真假难辨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尤其在战争期间,间谍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意义重大,作为我党王牌特工,袁殊的特工人生可谓是相当传奇,让人难以想象。

1911年袁殊出生在湖北蕲春的一户官宦世家,尽管他出生的时候家族已经走向没落,但是他还是接受了优良的教育

明楼原型最后结局(靠5重身份游走各方势力)(3)

1928年,袁殊赴日留学,毕业后回国创办了《文艺新闻》周刊,也就在这个时候,我党地下情报员潘汉年通过冯雪峰的介绍认识了袁殊。

1931年,潘汉年经过认真的考察,认为袁殊有能力担任情报工作,于是他亲自邀请袁殊加入我党并参加情报工作,就这样,袁殊成为我党特科的一名工作人员,这也是他隐藏最深的第一重身份

1932年,在亲戚贾伯涛的介绍下,袁殊结识了中统头子同时时任上海市社会局长的吴醒亚,袁殊极会察言观色,在人际交往方面能力卓越,凭借与吴醒亚的交情,他成功打进中统内部,吴醒亚也看中了袁殊的能力,他也因此成为中统的"特工"

明楼原型最后结局(靠5重身份游走各方势力)(4)

与此同时,吴醒亚介绍袁殊进入新声通讯社,记者的身份让他结交上了当时日本驻上海领事馆的副领事岩井英一,彼时正值中日双方就货币、关税等问题进行谈判的时候,岩井经常提供给袁殊一些新闻消息,也使得袁殊在新闻界名声大噪,一时之间成为社会各界的"大红人"。

也正因此,岩井开始每月支付袁殊二百元的"交际费",以换取袁殊提供消息,就这样,袁殊又成为日方的情报人员,当然,袁殊能成为多方间谍是经过党组织批准的。

后来,因为种种变故,袁殊被安排前往日本,再次回国后,为了更好地隐藏身份,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建立自己的情报关系网。

明楼原型最后结局(靠5重身份游走各方势力)(5)

1937年,袁殊加入青洪帮,和杜月笙、黄金荣称兄道弟,也就是在杜月笙的介绍下,袁殊结识了军统主要人物戴笠。当年抗战爆发后,戴笠急需一名了解日本并有一定日本关系的人,后来他了解到袁殊的存在,便亲自登门相邀。

经过潘汉年的审慎思考,他要求袁殊搭上戴笠这条线,就这样,袁殊又开始为戴笠做事。戴笠要求他收集传递日本相关方面的情报,成为军统队伍中的一员。从我党的秘密地下人员到中统、日伪、青洪帮、再到军统,袁殊一人身兼五重身份,这样的多面间谍在间谍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明楼原型最后结局(靠5重身份游走各方势力)(6)

传递消息贡献匪浅

在电视剧中,"明楼"依靠自己的身份为我党提供了很多重要情报,袁殊当然也不例外。

通过手上各种情报网,袁殊获取了大量的情报,国共合作期间,还选择性地将消息传递给军统方面,但更多的重要情报还是源源不断被其传递给位于苏区,消息相对闭塞的政府。

明楼原型最后结局(靠5重身份游走各方势力)(7)

1937年,上海被敌军占领,根据上级领导的指示,袁殊竭力推荐岩井在上海成立"兴亚建国运动"本部,这是袁殊进一步打进敌军内部的介质。

在袁殊的运作下,1939年,"兴亚建国运动"总部在岩井公馆成立,两年后,袁殊已经成为"兴建运动"的代表,他在敌军外务省的安排下,受邀访问敌军。当时负责组织这次访问的核心人物是外务省首脑野春吉三郎,在一次交谈中,他告诉袁殊,当前的策略是先诱降委员长,随后建立一个以敌国为核心的大东亚共荣圈,目前最新的计划是向南进攻。

明楼原型最后结局(靠5重身份游走各方势力)(8)

1942年前后,欧洲也成为主战场,苏联担心落入"前有狼后有虎"的紧张局面,迟迟不敢有大的动作。袁殊在获得敌军南进这一重要情报后,随即向政府传递了消息,政府根据这个情报和苏联有关方面达成了战略上的统一

当时苏联从远东抽调出了几十万兵力支援西线,某种程度上缓解了中国的抗战压力,对于法西斯的战败,中国最终抗战胜利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传递各种重要情报,袁殊还负责建立我党的秘密交通线,以及营救我党的被俘人士,鲁迅的夫人许广平先生就曾被袁殊所救

明楼原型最后结局(靠5重身份游走各方势力)(9)

更名改姓半生坎坷

从事间谍工作的人需要沉着冷静、足智多谋、随机应变,一个不小心可能就命丧黄泉,他们也被世人称作"刀尖上的舞者",可自1937年到抗战结束,拥有五重间谍身份的袁殊没有一次失手,他游走于各方之间,搜集大量情报,没有发生一次意外。

抗战胜利后,袁殊被授予军衔,次年,国民政府方面才知道袁殊去了解放区,这个时候他们才恍然大悟袁殊真正的身份。

不久后,军统对袁殊下了通缉令,认定袁殊是我党分子,还派人去袁殊苏州老家抄家。后来曾山部长建议袁殊改名,从此,世上再无袁殊,只有曾达斋

明楼原型最后结局(靠5重身份游走各方势力)(10)

在战争年代,特工一直是一个特别的存在,他们必须隐藏身份,甚至要做一些麻痹敌人的事,也经常被同胞称为"汉奸",身份的隐蔽让情报人员的命运都很波折。

新中国成立后,袁殊被安排至李克农的情报部门工作,主要负责日美方向的调研,但在1955年,潘汉年被定为"反派",几天后,与他交情甚深的袁殊也遭到逮捕,随后被判刑12年,等到1967年刑满释放,又恰逢"动荡时期",袁殊的特殊身份又让他入狱8年,后来又被送到农场改造。

直到1982年,潘汉年被平反,袁殊也被宣判无罪,终于重获自由身。平反后的袁殊也恢复了之前的待遇,但多年的牢狱生活还是影响到他的生理和心理,1987年袁殊病情加重,精神也变得恍惚,不久后就因病在北京离世,终年76岁。

明楼原型最后结局(靠5重身份游走各方势力)(11)

袁殊的一生充满着传奇色彩,很难想象他如何背负五重间谍身份周旋于你来我往之间,但他就是凭借自己出色的能力和过人的胆识完成了一次次的任务。虽然生前他真正的身份不能暴露在太阳下,但是他所做出的贡献会被每一个人铭记。

时间是一块真正的验金石,它不会遗忘每一个英雄,也不会包庇每一个坏人。

在人们享受如今岁月静好的时候,不要忘记有些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往远了说,是一个个革命先辈用鲜血与生命换来世人今天的安稳,往近了说,是一位位人民英雄筑造了大家的幸福,每个人应该常怀感恩之心,感恩为美好世界付出过的每一个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