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苏轼念奴娇讲解(20首念奴娇经典词作)

念奴娇,词牌名,又名“百字令”“酹江月”“大江东去”“湘月”,得名于唐代天宝年间的一个名叫念奴的歌伎。此调以苏轼《念奴娇·中秋》为正体,双调一百字,前片四十九字,后片五十一字,各十句四仄韵。另有双调一百字,前片九句四仄韵,后片十句四仄韵等十一种变体。代表作品有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姜夔《念奴娇·闹红一舸》等。

1.《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宋词苏轼念奴娇讲解(20首念奴娇经典词作)(1)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是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此词通过对月夜江上壮美景色的描绘,借对古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同时表现了作者关注历史和人生的旷达之心。全词借古抒怀,雄浑苍凉,大气磅礴,笔力遒劲,境界宏阔,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被誉为“古今绝唱”。

2.《念奴娇·中秋》

[宋] 苏轼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

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

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

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

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

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宋词苏轼念奴娇讲解(20首念奴娇经典词作)(2)

《念奴娇·中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写的一首词。该词上片写景,既有实景,又有想象,热情赞咏了月光的美好和月宫的迷人;下片着重抒情,流露出词人对美好自由的向往与追求。词中作者展开想象的翅膀,描绘月宫世界,真切动人,似实似虚,惹人遐思。

3.《念奴娇·断虹霁雨》

[宋] 黄庭坚

八月十七日,同诸生步自永安城楼,过张宽夫园待月。偶有名酒,因以金荷酌众客。客有孙彦立,善吹笛。援笔作乐府长短句,文不加点。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

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

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

寒光零乱,为谁偏照醽醁?

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

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

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

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

宋词苏轼念奴娇讲解(20首念奴娇经典词作)(3)

《念奴娇·断虹霁雨》是宋代词人黄庭坚的词作。此词上片写众人赏月的情景,下片抒写月下游园、欢饮和听曲之乐。全词意气纵横,情怀激荡,于壮阔的景象中勃发出一种傲岸不羁之气,充分显示了作者不惧人生坎坷、世事艰险的旷达胸怀,反映出其宠辱不惊、坐看风云的人生态度。

4.《念奴娇·春情》

[宋] 李清照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

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

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

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

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

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

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

宋词苏轼念奴娇讲解(20首念奴娇经典词作)(4)

《念奴娇·春情》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为春闺独处怀人之作,上片由春闲引发对远人的思念;下片通过抒写春寒之日的凄清,反映作者百无聊赖的心情。这首词叙事条理清晰,层次井然,全篇融情入景,浑然天成,是一首别具一格的闺怨词。

5.《念奴娇·天丁震怒》

[金] 完颜亮

天丁震怒,掀翻银海,散乱珠箔。

六出奇花飞滚滚,平填了山中丘壑。

皓虎颠狂,素麟猖獗,掣断珍珠索。

玉龙酣战,鳞甲满天飘落。

谁念万里关山,征夫僵立,缟带沾旗脚。

色映戈矛,光摇剑戟,杀气横戎幕。

貔虎豪雄,偏裨英勇,共与谈兵略。

须拼一醉,看取碧空寥廓。

宋词苏轼念奴娇讲解(20首念奴娇经典词作)(5)

《念奴娇·天丁震怒》是金代皇帝完颜亮的一首词作,被记载于小说《水浒传》中,又称为《念奴娇·咏雪》或《百字令·雪》等。词中作者通过描写漫天飞舞的大雪,抒发了作为一名战士和帝王的豪情与杀气。此词意境冷峻、比喻贴切、气魄宏大,一扫前人咏雪窠臼,充满豪放风格。

6.《念奴娇·过洞庭》

[宋] 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宋词苏轼念奴娇讲解(20首念奴娇经典词作)(6)

《念奴娇·过洞庭》是南宋词人张孝祥泛舟洞庭湖时即景抒怀之作,词人借洞庭夜月之景,抒发了自己的高洁忠贞和豪迈气概,同时隐隐透露出作者被贬谪的悲凉。

7.《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

[宋] 辛弃疾

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

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

柳外斜阳,水边归鸟,陇上吹乔木。

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

却忆安石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

儿辈功名都付与,长日惟消棋局。

宝镜难寻,碧云将暮,谁劝杯中绿?

江头风怒,朝来波浪翻屋。

宋词苏轼念奴娇讲解(20首念奴娇经典词作)(7)

《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这是一篇登览怀古之作,词的上片写眼前之景,引起对六朝兴衰的感叹,暗示朝廷苟且偷安,无心完成统一祖国人业;下片以追忆谢安的不幸处境,表现了自己受朝廷排挤、不能实现北伐抗金的抱负。全词采用吊古伤今的手法来表现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对议和派排斥爱国志士的激愤的主题思想。写景,寓情于景,感情极其浓郁;抒情,吊古伤今,笔调极为深沉悲凉。

8.《念奴娇·梅》

[宋] 辛弃疾

疏疏淡淡,问阿谁、堪比天真颜色。

笑杀东君虚占断,多少朱朱白白。

雪里温柔,水边明秀,不借春工力。

骨清春嫩,迥然天与奇绝。

常记宝篽寒轻,琐窗人睡起,玉纤轻摘。

漂泊天涯空瘦损,犹有当年标格。

万里风烟,一溪霜月,未怕欺他得。

不如归去,阆苑有个人忆。

宋词苏轼念奴娇讲解(20首念奴娇经典词作)(8)

《念奴娇·梅》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作品。这是一首咏物词,是咏梅花的。梅花腊月开花、多白色者,也有红色者,以坚贞耐寒著称,历代文人多咏之。词的上片写梅之风韵,词的下片写梅之遭遇,映带作者身世。

9.《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宋] 辛弃疾

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

刬地东风欺客梦,一枕云屏寒怯。

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经别。

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

闻道绮陌东头,行人曾见,帘底纤纤月。

旧恨春江流不断,新恨云山千叠。

料得明朝,尊前重见,镜里花难折。

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

宋词苏轼念奴娇讲解(20首念奴娇经典词作)(9)

《念奴娇·书东流村壁》是南宋词人辛弃疾所写的一首词。该词写作者怀念一个与自己有亲密关系的歌女,是一首典型的抒发怀念之情的词作。该词上片述说作者故地重游,回忆当年曾与歌女在这里分别时的情景,今昔之见,表达他无处诉说的满腹离愁别恨;下片用夸张的手法,贴切的比喻,表现作者思念歌女的极其复杂的心情。这首词是辛词少有的婉约风格中抒情性较强的佳作。

10.《念奴娇·登多景楼》

[宋] 陈亮

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

鬼设神施,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

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

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

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

凭却长江,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

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

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

宋词苏轼念奴娇讲解(20首念奴娇经典词作)(10)

《念奴娇·登多景楼》是南宋词人陈亮所写的一首词。该词上片写登楼远眺所见之景和由此引发的感慨;下片借评议王、谢的空论清谈,批评了当时只空谈收复而无有效行动的士大夫。整首词气势恢弘、笔力雄健、论述精辟、说理性强,有称雄于一代的非凡气概。

11.《念奴娇·闹红一舸》

[宋] 姜夔

余客武陵。湖北宪治在焉:古城野水,乔木参天。余与二三友,日荡舟其间。薄荷花而饮,意象幽闲,不类人境。秋水且涸。荷叶出地寻丈,因列坐其下,上不见日。清风徐来,绿云自动。间于疏处,窥见游人画船,亦一乐也。朅来吴兴。数得相羊荷花中,又夜泛西湖,光景奇绝。故以此句写之。

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

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

翠叶吹凉,玉容消酒,更洒菇蒲雨。

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

只恐舞衣寒易落,愁人西风南浦。

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

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

宋词苏轼念奴娇讲解(20首念奴娇经典词作)(11)

《念奴娇·闹红一舸》是南宋词人姜夔的一首咏荷词。词中对荷塘景色的描绘把读者带到了一个光景奇绝清幽空灵的世界。在这首托物比兴的咏物词中,姜夔借写荷花寄托了他对超凡脱俗的生活理想的追求。

12.《念奴娇·我来牛渚》

[宋] 吴渊

我来牛渚,聊登眺、客里襟怀如豁。

谁著危亭当此处,占断古今愁绝。

江势鲸奔,山形虎踞,天险非人设。

向来舟舰,曾扫百万胡羯。

追念照水然犀,男儿当似此,英碓豪杰。

岁月匆匆留不住,鬓已星星堪镊。

云暗江天,烟昏淮地,是断魂时节。

栏干捶碎,酒狂忠愤俱发。

宋词苏轼念奴娇讲解(20首念奴娇经典词作)(12)

《念奴娇·我来牛渚》是南宋词人吴渊的作品。词中用典“扫百万胡羯”和“照水然犀”不着痕迹,与全词之情景融为一体,描写了古战场牛渚山的险景,抒发了作者的一腔爱国豪情。由景及情,情景交融。词中流露出了深沉的历史感和现实感,以及豪迈悲壮的鲜明风格,极具感染力。

13.《念奴娇·驿中别友人》

[宋] 文天祥

水天空阔,恨东风,不借世间英物。

蜀鸟吴花残照里,忍见荒城颓壁。

铜雀春情,金人秋泪,此恨凭谁雪?

堂堂剑气,斗牛空认奇杰。

那信江海余生,南行万里,属扁舟齐发。

正为鸥盟留醉眼,细看涛生云灭。

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冲冠发。

伴人无寐,秦淮应是孤月。

宋词苏轼念奴娇讲解(20首念奴娇经典词作)(13)

《念奴娇·驿中别友人》是南宋词人文天祥的作品。此词善于运用典故,言简意深。上片表达了国破家亡的悲愤,恨自己未能杀敌立功;下片表示要学习古代英雄,坚持斗争到底,与友人共勉。表达了作者战事失败后的悲愤,也表达了作者坚决的斗志。

14.《念奴娇·题镇江多景楼用坡仙韵》

[元] 白朴

江山信美,快平生、一览南州风物。

落日金焦浮绀宇,铁瓮独残城壁。

云拥潮来,水随天去,几点沙鸥雪。

消磨不尽,古今天宝人杰。

遥望石冢巉然,参军此葬,万劫谁能发?

桑梓龙荒惊叹后,几度生灵埋灭。

往事休论,酒杯才近,照见星星髪。

一声长啸,海门飞上明月。

宋词苏轼念奴娇讲解(20首念奴娇经典词作)(14)

白朴的这首词,步东坡同调《赤壁怀古》的原韵,描绘登临镇江北固山上多景楼所见的景象,抒发世事沧桑的感慨。

15.《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

[元] 萨都剌

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

指点六朝形胜地,惟有青山如壁。

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

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

寂寞避暑离宫,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

落日无人松径里,鬼火高低明灭。

歌舞尊前,繁华镜里,暗换青青发。

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

宋词苏轼念奴娇讲解(20首念奴娇经典词作)(15)

《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是元代词人萨都剌所写的一首词。该词全篇以写景为主,将眼前的山川风物与想象中的历史场景糅合起来,使实景与闪回镜头相交错,以昔时的繁华激荡对比今日之萧条荒凉,凸显江山依旧、人事沧桑的主题。

16.《念奴娇·中秋对月》

[明] 文征明

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

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

蛟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

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

记得去年今夕,酾酒溪亭,淡月云来去。

千里江山昨梦非,转眼秋光如许。

青雀西来,姮娥报我,道佳期近矣。

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沉醉。

宋词苏轼念奴娇讲解(20首念奴娇经典词作)(16)

《念奴娇·中秋对月》是明代词人文征明所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写词人飘飘欲仙,想像月中景物如降落左右的情景;下片写词人返回人间后追忆去年今日。全词想像丰富奇特,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17.《念奴娇·春雪咏兰》

[明] 陈子龙

问天何意,到春深,千里龙山飞雪?

解佩凌波人不见,漫说蕊珠宫阙。

楚殿烟微,湘潭月冷,料得都攀折。

嫣然幽谷,只愁又听啼鴂。

当日九畹光风,数茎清露,纤手分花叶。

曾在多情怀袖里,一缕同心千结。

玉腕香销,云鬟雾掩,空赠金跳脱。

洛滨江上,寻芳再望佳节。

宋词苏轼念奴娇讲解(20首念奴娇经典词作)(17)

《念奴娇·春雪咏兰》是明代词人陈子龙创作的一首词。该词上片极写失国之痛,志士怀抱难伸的愤懑,色调阴冷而低沉;下片以“风流婉丽之笔”,写“迈越豪上”之气,形象地表露了词人的拳拳报国之心。全词以兰或喻自己,或喻抗清志士,另以美人或指忠臣义士,或指君王主上,都与楚辞美人香草之孤忠隐约之言一脉相承,意深情远,亦婉丽亦苍凉。

18.《念奴娇·秣陵吊古》

[清] 屈大均

萧条如此,更何须、苦忆江南佳丽。

花柳何曾迷六代,只为春光能醉。

玉笛风朝,金笳霜夕,吹得天憔悴。

秦淮波浅,忍含如许清泪。

任尔燕子无情,飞归旧国,又怎忘兴替。

虎踞龙蟠那得久,莫又苍苍王气。

灵谷梅花,蒋山松树,未识何年岁。

石人犹在,问君多少能记。

宋词苏轼念奴娇讲解(20首念奴娇经典词作)(18)

《念奴娇·秣陵吊古》是清初词人屈大均创作的一首词。词的上片极写故都萧条清冷、面目全非的现状,以宣泄词人的满怀悲怆;词的下片借助历史史实与自然物象,进一步抒写心念故国的哀思,最末五句以自然物反衬社会变迁,寄寓作者对人世沧桑的无穷哀感。整首词意境壮阔浑融,情感真挚深沉,笔调雄奇,思力深透。景、情、议论融合一炉,蕴藉隽永,余味无穷。

19.《念奴娇·石头城》

[清] 郑板桥

悬岩千尺,借欧刀吴斧,削成城郭。

千里金城回不尽,万里洪涛喷薄。

王浚楼船,旌麾直指,风利何曾泊。

船头列炬,等闲烧断铁索。

而今春去秋来,一江烟雨,万点征鸿掠。

叫尽六朝兴废事,叫断孝陵殿阁。

山色苍凉,江流悍急,潮打空城脚。

数声渔笛,芦花风起作作。

宋词苏轼念奴娇讲解(20首念奴娇经典词作)(19)

《念奴娇·石头城》是由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于雍正十年参加乡试后游览南京城时所作的一首词。该词通过描写石头城的衰败荒凉,深刻表达了作者对历代王朝兴衰的无奈和感慨。全词融情入景,借古抒怀,雄浑苍凉,意象万千。

20.《念奴娇·昆仑》

[现代] 毛泽东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宋词苏轼念奴娇讲解(20首念奴娇经典词作)(20)

《念奴娇·昆仑》毛泽东作于1935年冬天。中央红军走完了长征最后一段行程,即将到达陕北,毛泽东登上岷山峰顶,远望青海一带苍茫的昆仑山脉有感而作。毛泽东在这首词中表达了他的理想:“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