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气候特点及答案(2023届高考地理题型突破)

  1.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纳木错位于青藏高原南部,西藏自治区中部(如图甲所示),是西藏第二大湖泊,也是我国第三大咸水湖,近些年出现湖水水位上涨的现象。湖面海拔4718米,形状近似长方形,东西长70多千米,南北宽30多千米,面积1920多平方千米,湖区周边风力较大且变化明 显。在湖区特殊的地理环境作用下,湖区a气象站检测该地,雨季多夜雨(如图乙所示); 同时年内平均气温日较差随季节变化明显(如图丙)。(1)推断纳木错近些年湖水水位上涨的主要原因。(2)请利用热力环流的原理,说明纳木错夏季多夜雨的原因。 (3)分析a气象观测站8月比1月平均气温日较差小的原因。(4)你是否赞成大规模开发纳木错周边的风能资源?请说明理由。

高考地理气候特点及答案(2023届高考地理题型突破)(1)

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海风从海面向陆地推进的过程中遇到陆地上较热的气团,其交界面具有类似锋面的特征,被称为海风锋,海风锋是盛夏对流的触发机制之一。某研究团队观测研究了2011~2014年夏季(6~9月)上海海风锋的时空特征和环流背景,从长江口登陆为北支海风锋(图a),从杭州湾登陆的为南支海风锋(图b)。研究结果还表明,出现不同类型的海风锋时的上海市风向有明显差异(如图c、图d)。

高考地理气候特点及答案(2023届高考地理题型突破)(2)

(1)上海市海风锋主要出现在夏季白天,分析其原因。

(2)从风向的角度说明上海市北支海风锋形成机制。

(3)与北支海风锋相比,南支海风锋引发的暴雨的概率较低,试分析原因。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由于冰川表面气温与周围同高度的气温差异,导致空气团沿着冰雪表面流动形成的风称为冰川风。珠峰北坡的绒布河谷大致呈南北走向,东、南、西三面被高山环抱。实验人员沿河谷底部设置了甲、乙、丙3个站点,测得3个站点白天都会受到偏南风影响,其中甲站点测得的偏南风明显强于乙、丙两站点。该偏南风强弱是受冰川风、山谷风等共同影响。下图为绒布河谷南北剖面示意图。

高考地理气候特点及答案(2023届高考地理题型突破)(3)

(1)简要说明三个站点白天测得的偏南风形成原理。

(2)分析甲站点的偏南风强于乙、丙两点的主要原因。

(3)简要分析白天谷地东西两侧的山谷风对偏南风起到的作用。

4.下图为某日世界某区域近地面天气形势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高考地理气候特点及答案(2023届高考地理题型突破)(4)

(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气压由高到低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丙、丁四地中风力最小的是________,甲地此时风向为________。)

(3)若甲地目前没受到锋面天气影响,则与北京相比,昼夜温差更小的是____,原因是什么?

(4)锋面过境后,北京的天气变化是气温________,气压________,阴晴变化为________。

(5)某医院救治的128例脑溢血患者中,有116例是冷锋过境时发病的。另外,肺结核病人咳血,特别是婴儿肺炎、支气管炎、哮喘等在冷锋过境时发病率很高。这是为什么?

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矿物能源的大量使用,会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断提高;开发利用新能源,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图中甲、乙两图反映的是开发利用新能源的两种途径。

高考地理气候特点及答案(2023届高考地理题型突破)(5)

(1)冬季晴天时,在未采用任何取暖设备的条件下,甲图所示“阳光居室”(屋顶及墙面大部分为玻璃)室内的最高温度可达22℃。请分析“阳光居室”是如何达到这一保温效果的。

(2)为了减少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限制,我国很多地区冬季采用大棚技术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据此说明大棚技术发展农业,是对哪些自然条件进行改造?

(3)为了保证室内空气清新,“阳光居室”安装了A、B换气扇,其中为出气扇的是哪个?并分析原因。

(4)开发利用新能源,能够减缓全球变暖。请运用大气热力作用的有关知识,解释其原因。

6.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云南香格里拉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海拔约3300米,晴朗的天空非常湛蓝。这里太阳辐射强,但气温较低,当地居民高效利用太阳能,在房屋南侧用玻璃搭建绝热暖棚,暖棚通过通风口与内室形成循环气流,使内室增温。材料二 如图示意香格里拉房屋模型。(1)分析暖棚内温度较高的原因。(2)利用热力环流原理,阐述暖棚是怎样通过1、2两个通风口使内室增温的。(3)分析香格里拉太阳辐射强,但气温低的原因。

高考地理气候特点及答案(2023届高考地理题型突破)(6)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1)主要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雪融水增多,入湖水量增加,导致湖水水位上涨。 (2)夏季,季风带来丰富的水汽,受湖泊与陆地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夜晚湖区盛行上升气流,水汽易凝结形成降水。 (3)8月降水较多,白天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夜晚多云雨,大气逆辐射强,保温作用好;8月气温高,冰雪融水多,湖泊水域面积大,湖水对气温的调节作用明显,所以温差小。 (4)赞同。该地常年风力较大,风能资源丰富;开发风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带动就业,提高居民收入等。不赞同。该地人口稀少,对能源的需求量少;输电距离远,地质地形复杂,施工难度大,导致成本高;风向变化较大,且不稳定;生态环境脆弱等。

【解析】 ( 1 )纳木错水位的变化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和水源补给有关。 ( 2 )热力环流主要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导致不同的下垫面的气压不同,导致风向不同,影响降水量。 ( 3 )影响气温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海陆因素、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洋流、天气、下垫面等。 ( 4 )该题为开放题,只要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组以读图的方式考查区域地理的自然环境和开发,属于基础题,根据所处的位置和课本内容分析解答。

2.【答案】(1)夏季海陆温差大,白天陆地升温快,海风较强;上海人口众多,城市建成区面积大,白天城市升温快,气温较高,城市风强;在上海市东北、东南郊区,海风与城市风向相近,海风得到增强,海风易向陆地推进形成海风锋。(2)上海市(东)北部海风将海上的冷气团吹向上海市(东)北郊;上海市的偏南风将上海市区的暖气团吹向上海市(东)北郊区,冷暖气团交汇形成海风锋。(3)当上海市风向为东北风(偏北风)时,东北风(偏北风)对上海市降温作用明显,使得海陆温差减小,海风较弱,此时从杭州湾登陆的南支海风锋引发的上升气流势力较弱,出现暴雨的概率较低。

【解析】 (1) 根据材料可知,海风锋的形成是海风在向陆地推进的过程中遇到陆地较热气团而形成的;海陆风的形成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相关;夏季海洋和陆地的温差较大,白天陆地升温快,海风较强;上海城区范围大,城市升温快,气温较高,城市风强,因此白天城市热岛效应强,东北方向和东南方向,城郊风和海风叠加,增强了海风,使海风更易向陆地推移,从而形成海风锋。 (2) 根据材料可知,海风锋为较冷海风和陆地暖气团相遇而形成。读图 c 可知,北支海风锋形成时上海主要盛行偏南风,偏南风将上海的暖气团带向东北部,与来自东北部海风带来的冷气团相遇形成海风锋。 (3) 根据材料可知,暴雨的概率和海风强弱有关。读图 d 可知,南支海风锋形成时,上海盛行东北风,东北风来自海洋,气温较低,有利于降低上海城区温度,使海陆温差减小,海风较弱,由于上海城区温度降低,导致海风锋引发的上升气流较弱,暴雨出现的概率较低。

3.【答案】(1)冰雪面反照率高,吸收的太阳辐射少,加上冰雪表面融化会持续吸收热量,使得冰雪表面温度比同高度大气温度要低;近冰川面的空气收缩下沉,气流沿着冰雪表面向下坡方向(北)流动,形成偏南风(冰川风)。(2)白天谷地受热较少,气温较低,气流下沉,谷地气压较高,产生向南运动的气流,对北上的偏南风具有一定的阻挡作用,位于北部的乙、丙两站点受到的阻挡更明显,距冰川最近的甲站受冰川风的影响最大,偏南风强度更强。(3)白天谷地盛行谷风,谷风把空气推向东西两侧山坡,吸引南侧冰川风北上,从而使得冰川风影响范围扩大,加强了偏南风。

【解析】 (1) 由所学知识可知,冰雪面表面光滑,反照率高,吸收的太阳辐射少;加上冰雪表面融化还会持续吸收热量,使得冰雪表面温度下降,比同高度大气温度要低;所以近冰川面的空气收缩下沉,气流沿着冰雪表面向下坡方向流动;根据图中的指向标可知,此时形成偏南的冰川风。 (2) 由所学知识可知,白天,绒布河谷地受热较少,气温较低,气流收缩下沉,谷地形成高气压,气流向南运动,对北上的偏南风具有一定的抵消作用。位于北部的乙、丙两站点距离冰川风距离较远,受到阻挡作用,风力较小;而甲站距冰川最近,所以受冰川风的影响最大,偏南风强度更强。 (3) 由第 2 小问及所学知识可知,白天谷地盛行谷风,由“珠峰北坡的绒布河谷大致呈南北走向”可知,谷风把空气推向东西两侧山坡,从而使南侧冰川风北上,这样冰川风影响范围扩大,并且加强了偏南风。

4.【答案】(1)甲>乙>丁>丙(2)乙 西北风(3)北京 北京位于冷锋锋后,为阴雨天气,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不太高;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强,气温不会太低。(4)降低 升高 转晴(5)冷锋过境,气温突然下降对婴儿肺炎等疾病有诱发作用;气压升高易诱发脑溢血。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大气的热状况、大气的水平运动、天气系统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调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图中获取系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 1 )读图气压差为 5 百帕,根据气压的数值判断甲为 1020 百帕,乙为 1010 到 1015 百帕之间取了大值 1015 百帕,则乙应大于 1015 百帕,小于 1020 百帕;丙在 1000 到 1005 百帕之间;丁为 1010 百帕,故四地气压由高到低的顺序是甲 > 乙 > 丁 > 丙。 ( 2 )读图四地比较乙地的等压线最稀疏,气压梯度力最小,故乙地的风力最小,甲位于高压的东侧,在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响下形成西北风。 ( 3 )读图甲地目前没受到锋面天气影响,甲与北京相比昼夜温差更小的是北京,因为北京位于冷锋锋后,为阴雨天气,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不太高;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强,气温不会太低。 ( 4 )冷锋过境后,冷气团取带暖气团控制当地,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 5 )冷锋过境后,冷气团取带暖气团控制当地,气温降低,气压升高,气温突然下降对婴儿肺炎等疾病有诱发作用;气压升高易诱发脑溢血。

5.【答案】(1)大部分太阳辐射能透过“阳光居室”的玻璃到达室内地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能而增温,并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室内大气,地面和大气长波辐射不能穿透玻璃,从而将热量保留在居室内。同时,封闭的空间也隔绝了室内外热量的交换,加强了保温效果。(2)光照 热量 水分(3)A 太阳辐射透过“阳光居室”玻璃使室内增温,室内空气受热膨胀(密度小)上升从A换气扇排除区,室外空气温度相对较低,密度大,从B换气扇流入,从而形成热力环流,使室内空气流通。(4)开发利用新能源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减少,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也会减少,大气逆辐射会变弱,大气的保温作用减弱,使气温增高趋势减缓。

【解析】 (1)本题考查“阳光居室”保温的原理,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准确解读材料,掌握大气受热过程原理是解题的关键。温室玻璃通过隔绝内外热量交换,起到了类似大气保温作用的效果。由图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太阳辐射能透过“阳光居室”的玻璃到达室内地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能而增温,并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室内大气,地面和大气长波辐射不能穿透玻璃,从而将热量保留在居室内。同时,封闭的空间也隔绝了室内外热量的交换,加强了保温效果。 ( 2 )本题考查大棚技术改造的农业自然条件,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是解题的关键。大棚种植可以增强光照效果,保证室内热量,同时有利于保持室内水分,减少因蒸发而导致的土壤水分缺失。故主要是改造了光照、热量和水分三个条件。 ( 3 )本题考查热力环流原理,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热力环流的原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太阳辐射透过“阳光居室”玻璃使室内增温,室内空气受热膨胀(密度小)上升从上空 A 换气扇排除区,室外空气温度相对较低,密度大,形成高压,在近地面从 B 换气扇流入,从而形成热力环流,使室内空气流通。故出气扇为 A 。 (4)本题考查大气受热过程,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大气受热的原理是解题的关键。二氧化碳是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主要物质,开发利用新能源可以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也会减少,大气逆辐射会变弱,大气的保温作用减弱,使气温增高趋势减缓。

6.【答案】(1)太阳短波辐射可透过玻璃到达棚内,使温度升高,而棚内的地面长波辐射却很少能透射出去,从而使热量保存在暖棚内。(2)暖棚受热多,空气膨胀上升,内室受热少,空气冷却下沉,于是上层空气由气压高的暖棚通过1通风口向气压低的内室流动;下层空气由气压高的内室通过2通风口向气压低的暖棚流动。暖棚通过通风口与内室形成循环气流,使内室增温。(3)香格里拉纬度低,太阳高度大;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故白天太阳辐射强;但空气稀薄,大气逆辐射弱,大气的保温作用差,不利于热量储存,所以常年气温较低。

【解析】 ( 1 )太阳辐射相对而言为短波辐射,可透过玻璃到达棚内,使温度升高;但棚内的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升温的同时向外辐射,地面辐射为红外线长波辐射,长波辐射却很少能透射出去,从而使热量保存在暖棚内。 ( 2 )据图可知,通风口 1 在上,通风口 2 在下。暖棚受热多,空气膨胀上升,内室受热少,空气冷却下沉,于是上层空气由气压高的暖棚通过 1 通风口向气压低的内室流动;下层空气由气压高的内室通过 2 通风口向气压低的暖棚流动,暖棚通过通风口与内室形成循环气流,使内室增温。 ( 3 )据材料可知,香格里拉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海拔高,空气稀薄,多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且纬度较低,太阳高度大,因此白天太阳辐射强;但因海拔高,空气稀薄,晚上大气逆辐射弱,大气的保温作用差,不利于热量储存,所以常年气温较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