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语言障碍到哪里看(的家长都不知道)

言语是语言的口头表达,包括构音(声音和单词形成的形式)。语言范畴更宽,是指以有意义的方式进行信息表达和接受的整个系统,通过沟通(口头的、非口头的、书面的)理解和被理解。

言语障碍是指声音的实际产生出现障碍,而语言障碍是指理解困难以及不能组织言语来沟通自己的观点。

孩子有语言障碍到哪里看(的家长都不知道)(1)


言语和语言发育障碍是指在发育早期就有正常语言获得方式的紊乱。表现为发音、语言理解或语言表达能力发育的延迟和异常。这种异常影响学习、职业和社交功能。这些情况并非因神经或言语机制的异常、感觉缺损精神发育迟滞或周围环境因素所致。该发育障碍发生于儿童发育早期,不能直接归咎于神经或言语机制的异常、感觉缺损、精神发育迟滞、广泛性发育障碍或环境因素。



语言发育障碍

(1)表达性语言障碍:

是一种特定语言发育障碍,患儿表达性口语应用能力显著低于其智龄的应有水平。但言语理解力在正常范围内。其发生率学龄儿童约为3%~10%,男孩比女孩多2~3倍。有发育性口齿不清或其他发育障碍家族史者,发生率较高。该病可能与脑损伤、脑发育中若干问题或遗传因素有关,但迄今证据都不足。


临床表现如下:

①2岁时不会说单词 3岁时不会讲2个单词或短语。

②3岁后表现为词汇量扩展受限重复、过多地使用少量常用词 难以选用适当的词与词替换,讲话过短 句子结构幼稚 句法错误,错用或不会用介词、代词、动词及名词,句子不通顺等。

③口语缺陷常伴有词音形成延迟或异常。

④表达性语言发育迟缓超出了患儿智龄的正常变异范围而感受性言语技能仍在正常范围以内 非语言性表达(如表情 手势)和内部言语的应用相对完整不讲话时社交能力也相对无损。

⑤患儿常伴发情绪失调、行为紊乱,多动,注意力不集中与同伴关系不好,在学龄期尤为突出。

⑥少数患儿伴有轻度耳聋,但其严重程度不足以发生言语迟缓。

⑦可能有表达性语言障碍的家族史。


(2)感受性语言障碍:

是一种特定语言发育障碍,患儿对言语的理解低于其智龄所应有的水平几乎所有患儿的语言表达都显著受损 也常见语音发育异常。学龄儿童中的发生率约为3%~10%,男孩比女孩多2~3倍 该病病因不明,早年认为与感知功能障碍 脑损伤及遗传因素有关 但都无明确的理论或证据支持。也有研究认为,可能发生在听力辨别受损的基础上多数儿童对环境中声音的反应好于交谈声音。


临床表现如下:

①1周岁时对熟悉的名称无反应 到1岁半时不能识别几种常见的物品,或到2岁时仍不能听从简单的日常指令。

②语言理解障碍,2岁以后仍不能理解语法结构,不了解别人的语调和手势等意义,其严重程度超过同龄儿童的正常变异范围 并伴有语言表达能力和发音的异常。

③多数患儿对真实声音有部分听力缺损 缺乏辨别声音方位及来源的能力,但失聪程度不足以引起当前程度的语言受损。

④此类患儿多伴发社交-情绪-行为紊乱 以多动 注意力不集中、社交不良 焦虑、敏感或过分羞怯为多。

⑤社交发育延迟,兴趣明显受限。

⑥预后比表达性语言障碍差。具有听觉障碍者和感觉综合分析有困难的重症病人,预后多较差。

孩子有语言障碍到哪里看(的家长都不知道)(2)


(3)伴发癫痫的获得性失语(Landau-Kleffner综合征):


主要表现为理解性失语,是指患儿在病前语言功能发育正常病后丧失了感受性和表达性语言功能,因此本综合征又称为“伴发癫痫的获得性失语”。在一开始出现言语丧失的前后2年中,出现累及一侧或双侧颞叶的阵发性脑电图异常或癫痫发作而非语言智力和听力正常 本病原因不明,但临床特征提示有可能是脑炎所致。

其特征为:


①典型病例起病于3~7岁,但也可起病更早或更晚。

②多突然起病,病前言语功能发育正常,失语症状的出现及进展迅速语言技能多在数天或数周内即告丧失。通常不超过6个月。

③抽搐与语言丧失在发生时间顺序上变异很大二者发生间隔可为数月到2年。

④最具特征性的是感受性语言严重受损,听觉性理解困难常为首发症状。

⑤有些患儿变得缄默不语 有些则只能发出无法理解的声音也有一些表现为较轻的讲话不流利和表达不清并伴有发音障碍。

⑥在语言开始丧失后的数月内 行为和情绪紊乱很常见但当患儿能重新运用某种交流方式以后,这种情况会趋于改善。

⑦本症病因未明,有可能是一种脑炎,主要是对症治疗约2/3患儿遗留轻重不等的感受性语言缺陷,大约1/3完全恢复。

孩子有语言障碍到哪里看(的家长都不知道)(3)


言语发育障碍

(1)特定言语构音障碍:


是一种特定言语发育障碍,患儿运用语言的能力低于其智龄的应有水平但言语技能正常 特定言语构音障碍在言语障碍患儿中占很大比重 然而病因尚不明了。

获得语音的年龄以及不同语音的获得顺序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正常发育儿童在4岁时常有发音错误 到6岁时能学会大多数语音,尽管可能存在某些复合音的发音困难,但不应妨碍交流。到11~12岁时 应能掌握几乎全部发音。

发音学习延迟和偏差的儿童常出现以下症状:


①讲话时发音错误 使人很难听懂,“讲话像外国人”。

②语音省略 歪曲或替代,给人的感觉是讲话太快太急。

③同一语音发音不一致,即在某些词中发音正确而在别处则否


(2)言语流利障碍(口吃):


是一种表现为言语节律异常的言语障碍 常见的口吃有两种 即痉挛性口吃与强直性口吃。前者是发音器官肌肉的痉挛出现多次重复第一个字的音节 后者是发音器官肌肉的强直,难以发出或停顿在某一字上.


临床表现有8点特征:


①开始讲话时有紧张及挣扎的表现。

②开始的词有声音延长 。

③词的多重复 讲话时充满了“α,en”和词的第1个音节。

④插入了别的音。

⑤嘴、腭周围发出颤抖。

⑥声音的定调及响度升高,并有延长 。

⑦避免使用特殊的词和讲话过程中暂停次数增多。

⑧儿童预料发出某些词时会有困难 所以脸上有恐惧的样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