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老式单发步枪(英国人生产的非常好用)

印度人老式单发步枪(英国人生产的非常好用)(1)

很少有步枪能像李-恩菲尔德那样一眼就能认出来,在电影《集结号》谷子地所说的不好使“英七七”就是著名的李-恩菲尔德步枪,好斗的枪口和突出的刺刀头,以及前襟和耳镜上独特的保护翼,使它看起来不像那个时代的任何其他军用步枪,它随后成为了一个标志性的象征,李-恩菲尔德在英国和英联邦军队服役了不到100年,在1957年被FN/FAL取代,但狙击改型L42A1继续在使用到1982年被精L96Al步枪取代。从一战战壕、挪威的严寒、中东的炽热到缅甸的丛林。数以百万计的盟军使用着它,它的高质量和坚固的建筑使它几乎坚不可摧。今天这种过时武器仍然是印度的非正规军、警察、民兵的主要武器,经久不衰,印度武装部队也是全世界所有的武装部队中是独一无二还装备一战步枪的军队,但也是差评最多的步枪。

一:李-恩菲尔德步枪的起源

印度人老式单发步枪(英国人生产的非常好用)(2)

有几个人对李-恩菲尔德步枪的最终成功做出了重大贡献,其中最重要的是威廉·梅特福德。梅特福德于1824年出生在顿顿,他从当医生的父亲那里继承了对火器的热爱。1840年,他成为威尔特郡、萨默塞特和韦茅斯铁路公司的一名工程师学徒。梅特福克对弹道学和子弹设计特别感兴趣,他生产的子弹以精确著称。(他没有申请专利,很有可能约瑟夫·惠特沃思后来盗用了这个设计用于他的步枪。)但他在枪管膛线方面的工作被证明是李-恩菲尔德步枪发展过程中最关键的因素之一。

他有理由相信,使用小口径子弹比传统的大铅制子弹更有效。他设计了一种前七槽左旋膛线的枪管,这种枪管非常适合黑火药,马蒂尼-梅特福德步枪被许多人视为几乎已成定局,与梅特福德同时工作的还有另一位杰出的工程师,1831年出生的詹姆斯·帕里斯·李,他在12岁时制造了自己的枪,此后快乐地沉迷于枪支和爆炸物,尽管他不小心向自己开了两次枪,还用火药把自己炸进医院住了18个月。他幸运的成年让他的家人都感到惊讶。

他最初是做钟表匠的学徒,但在18岁时搬到了加拿大的安大略省,然后在1858年来到美国的威斯康辛州。作为一名火器设计师,他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他认为轻武器设计的未来在于后膛装弹和弹匣重复射击的结合,因此他开始试验将现有步枪改装成后膛装弹。他对斯普林菲尔德步枪的改装非常有效,在美国内战期间,他收到了1000支步枪的订单,不幸的是,他收到的订单正好是冲突结束时。与此同时,李试图完善一种更复杂的来复枪,可以存储多个子弹,并以最快的速度发射子弹,

印度人老式单发步枪(英国人生产的非常好用)(3)

他改装的马提尼-亨利侧装弹匣工作得相当好,能够每分钟发射28发,但在马提尼的挡弹动作是笨拙的。李的天才之处在于他制作了一种装在接收器下方的弹仓,里面的子弹垂直地堆叠,子弹下方有一个z形的弹簧。他强调说,如果需要的话,这些弹匣可以一次装一弹,也可以完全取出(从而否定装弹的全部目的)。1876年,李推出了他的旋转枪机步枪,设计既简单又有力,对后来恩菲尔德步枪家族的设计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印度人老式单发步枪(英国人生产的非常好用)(4)

1879年的伦敦,英国小型武器委员会开始讨论装备新步枪,9个枪型参加1880年3月详尽的测试,委员会不喜欢管式弹匣,认为它们有潜在的危险,霍奇基斯、温彻斯特和克罗帕切克步枪立即被淘汰,经过相当多的测试,李氏1879型步枪被认为值得未来的试验,尽管有人认为它没有“毛瑟”号强大,萃取器的作用并不令人满意。但它的操作速度肯定更快。

不幸的是,1879型步枪装的是0.45口径的子弹,而不是英国的口径,所以恩菲尔德皇家武装部队的工作人员将其改装为0.45口径的加特林子弹,方法很简单,只是在里面装了一个亨利枪管,单发马提尼-亨利步枪被认为是武器设计和生产的一个里程碑,是一种设计精良的武器,但所使用的黑火药子弹很大,装弹速度也很慢,。这种武器后来被称为1882年型,1884年的SAC报告说,“这把步枪配备了一个简单和强大的枪机,不过45-70英寸的弹药从未被英国军队采用,所以改良的加特林弹药只是一种权宜之计,

印度人老式单发步枪(英国人生产的非常好用)(5)

1884年,一种名为“硝化纤维素”的无烟推进剂的出现,这个化学配方是由一位名叫保利·维耶的法国化学家完善的。这种新型粉末比黑色粉末燃烧得更热更快,从而产生更高的压力和更快的速度,使子弹直径大大减小。关键的是,它没有腐蚀污垢的火药或暴露枪手位置的白烟。说黑火药一夜之间就过时了有点夸张,但随着硝基火药的引进,它在欧洲的使用迅速减少,无烟推进剂在几年内占据了主导地位,维耶尔的无烟推进剂使得之前所有的黑火药弹药实验都过时了。突然之间,小口径、高速子弹成为必需,世界各国政府都在争相使用这种新弹药。对于英国来说,这个时机再尴尬不过了,英国已经投入了如此多的时间和金钱在黑火药上,只能中途改道,

印度人老式单发步枪(英国人生产的非常好用)(6)

新的子弹最终在1889年2月2日被采用,命名为“.303英寸Mk I”。所有的军用弹药都必须用冲压件标记日期和制造商,这样任何一批被证明有问题的弹药都可以被追踪,这种做法在商业和军用弹药的制造中一直延续到今,.303(7.7毫米)的凸缘,锥形,瓶颈身体和圆头子弹已经是老式的设计了,大多数国家选择了无框子弹盒和尖头子弹。1895年11月,使用这种子弹的恩菲尔德长步枪问世,该枪在李氏步枪的基础上采用了与无烟火药子弹匣相匹配的改进来复线和准星,保留了麦特福德MarkⅡ步枪使用的10发双排插入式弹匣。李·恩菲尔德弹匣步枪字母缩写MLE,该枪是后来广泛装备的恩菲尔德短步枪的直系鼻祖。

二:英国军队的李-恩菲尔德步枪

印度人老式单发步枪(英国人生产的非常好用)(7)

布尔战争时,李·恩菲尔德长步枪是英军步兵的标准武器,与以往在殖民地战争中面对武器装备落后的对手相比,这次英国必须与装备先进毛瑟步枪并且骁勇善战的布尔人作战,许多英军士兵认为布尔人使用的毛瑟步枪更加先进,英国人吸取了布尔战争的经验教训后于1903年正式开始装备改进的李·恩菲尔德步枪,特点是改进的机械瞄具很容易调整归零,采用5发桥夹装填、两次压弹装满弹匣。恩菲尔德的十发弹匣是防御上的一个优势,使他们能够保持可怕的持续火力。

印度人老式单发步枪(英国人生产的非常好用)(8)

这种短步枪在1901年就已经开始测试,全枪长度缩短至44.5英寸(1129毫米),这款短步枪在1903年被正式命名为李·恩菲尔德弹匣式短步枪,短步枪与长步枪相比,整体结构变化不大,枪管由原来的30英寸(762毫米)缩短到25英寸(640毫米),前木托与枪口平齐。恩菲尔德皇家轻武器厂于1903年开始正式生产李·恩菲尔德短步枪MarkI型。

印度人老式单发步枪(英国人生产的非常好用)(9)

1917年10月,一种具有巨大的穿透力的新.303英寸Mk VIlZ子弹成为了恩菲尔德步枪标准子弹。它有一个尖尖的弹头和一个锥形的“船尾”,主要用于更远的射程,一颗Mk VII子弹可以射出2000码(1,829米),这个距离连狙击手都能看见,性能大致和德国7.92毫米和法国8毫米勒贝尔相似。200码(183米)的.303英寸子弹可以穿透38英寸(965毫米)的硬木,58英寸(1470毫米)的软木材,14英寸(357毫米)的砂浆砖,18英寸(457毫米)的沙袋和60英寸(1533毫米)的粘土沙袋。

印度人老式单发步枪(英国人生产的非常好用)(10)

部队中产生了许多关于现代高速弹药的神话。这些人往往无法理解近距离子弹对人体的可怕影响,胳膊在水平位置时被一颗子弹击中,从腰部到肘部整个前臂都被打得粉碎。一名受过正规训练的英军士兵可以达到15发/分的平均射速,甚至30发/分的最快射速。“有经验的步枪手能够以每分钟60次的速度射击,远快于任何类似的步枪,这几乎没有准确度的损失,300码(274米)的目标被击中,一分钟内射击25,,子弹都击中了200码(183米)8x6英寸(203x153毫米)的目标。

印度人老式单发步枪(英国人生产的非常好用)(11)

对于恩菲尔德步枪步枪的射速和威力英国人有过这样的描述:当战壕中的英军士兵以齐射方式连续射击时,冲锋的德国士兵往往感觉到机枪般的猛烈火力。在一战的战场上,英国士兵不慌不忙、不慌不忙、不慌不忙地射击,因为敌人离得很远,空弹壳丁丁当当地落在地上,在每个人的身边形成了小而又越来越大的堆。在另一边的平原上,子弹不停地穿过人的身体,把骨头打得粉碎、裂成碎片,可怕的伤口不断地流血,冲锋人群逐渐散开,放弃密集的队形,并逐渐减速。在离英军约800码处,停止了进攻。勇敢的德国士兵在呼啸的金属、爆炸的炮弹和喷射的尘土中挣扎,痛苦万分、绝望、死亡。参加早期战斗的德国士兵很快对英国恩菲尔德步枪的射击速度和准确性产生了极大的敬意,第一次战役也被称为“对无辜者的屠杀”,以纪念死在恩菲尔德步枪枪口下的25000名年轻德国学生,

印度人老式单发步枪(英国人生产的非常好用)(12)

1915年MarkIII步枪进一-步改进为简化设计的MarkII*型。从1926年开始,英国兵工部门感到他们的武器命名方式太过混乱,有些用标记,有些用年号,因此决定采用新的命名方式,使用阿拉伯数字号码来对不同型号制式轻武器进行统--命名。在此之前,英国步枪一般采用制造厂商名称作为主型号名,子型号冠以“Mark 罗马数字”的形式。如李●恩菲尔德弹匣短步枪MarkII型(缩写:S.M.L.EMkII)根据1926年命名规则被重新命名为1号MarkII型步枪。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步枪子型号的后缀“*”仍然表示该步枪与其标准子型号相比进行了细微改进。二战中,英军步枪延续使用这种命名规则,即“‘阿拉伯数字’号(主型号) Mark‘罗马数字’(子型号) 后缀‘*’(意为标准型的改进型)”的型号命名方式。

印度人老式单发步枪(英国人生产的非常好用)(13)

这种命名规格进行小幅调整并一直延续至今,世界各地正式采用恩菲尔德的国家达46个,除了原英联邦国家,一些意想不到的国家已经使用了恩菲尔德,美国远征军(AEF)进入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美国得到了大量的恩菲尔德,土耳其也缴获了大量来自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军队的恩菲尔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数以万计的恩菲尔德被空投到占领区,供抵抗部队使用,特别是在法国,法国军队的恩菲尔德显然让戴高乐将军很不高兴,因为他希望法国士兵携带法国武器,但遗憾的是,他什么也没有。

二:印度的恩菲尔德步枪

印度人老式单发步枪(英国人生产的非常好用)(14)

在整个20-30年代,1号步枪仍然保持量产和装备更新,恩菲尔德皇家轻武器厂研究改进了一系列李●恩菲尔德短步枪,包括1号MarkIV型步枪,20年代早中期设计定型采用试验觇孔.照门的1号MarkV型步枪以及20年代后期设计采用浮置式枪管的1号MarkVI步枪,其中1号MarkVI步枪稍加改进后成为二战期间著名的4号系列步枪。战争期间大约生产了4,244,700支恩菲尔德4号步枪,它与大量重新发行的1号Mk IIl步枪一起在前线服役步枪,

印度人老式单发步枪(英国人生产的非常好用)(15)

除了英国本土的厂家外,同时加拿大、澳大利亚和印度的轻武器制造厂也大量生产恩菲尔德,不过印度生产的最令人头疼的问题之一是缺乏适当的质量控制,特别是印度伊沙普尔步枪厂生产的枪身、后瞄准器、螺栓和弹匣都有问题或者许多步枪的枪机都被卡住了,弹匣的进给板可能会因为弹簧不牢固而粘住。有些弹匣不能装十发子弹,许多来福枪的枪管加工很差,公差变化很大——从0.301到0.305英寸的任何尺寸都可以通过。更糟糕的是一些枪所用的钢的质量,

印度人老式单发步枪(英国人生产的非常好用)(16)

1943年2月,在缅甸的丛林中,由陆军少将奥德·温盖特组建的印度军队开始与日本人作战,寒冷的天气对他们来说只是个小问题,不过他们装备的恩菲尔德步枪是个大麻烦,由于大雨滂沱,战斗异常艰难,士兵们发现在这样的条件下让步枪发挥作用是一项艰苦的工作,每天晚上都要清洗步枪,给枪管和枪栓上油,就算从来没有被放在露天环境下,但是到了早上,由于持续的潮湿,质量差的钢材就会开始生锈。虽然印度产的恩菲尔德步枪和英国产的一样结构简单和容易清理,但丢失枪机或枪机零部件会带来很多问题,

印度人老式单发步枪(英国人生产的非常好用)(17)

枪机或枪机头不能简单地在战场进行更换,因为它们被加工得有点大小不一,枪机和子弹的间距也很难调整,这些都需要运回修理厂更换,这一直是影响印产李-恩菲尔德的问题,另外1907年的旧式刺刀被认为太长太笨重,相反的是4号刺刀被称叫“猪贴纸”,它的名字很不好听。作为探测地雷的探针很实用的,但作为一种刺刀相当没有希望。士兵认为这是没用的小东西,唯一的用处就是把一罐炼乳打了几个洞,甚至不能用它开罐头,

战后印巴分割后的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等国使用的都是本地制造的恩菲尔德,包括SMLE型和No.4型。1905年至70年代中期,印度在孟加拉的伊沙波雷兵工厂生产了数万支步枪,1962年中印战争爆发后,印度伊沙普尔步枪厂开始生产基于恩菲尔德1号MarkII*步枪改进而来的7.62毫米2A系列步枪。除了发射北约标准7.62毫米步枪弹,该枪在外形.上与MarkII*极其相似,但插入弹匣尺寸更加呈现方形,内部装弹增加至12发,后来的2A1步枪又将弹匣改回为10发,

印度人老式单发步枪(英国人生产的非常好用)(18)

至今,这些恩菲尔德步枪仍然是印度准军事组织或警察的标准装备,估计再用50年也不是问题,至于印度的警察叔叔为何还要用这款爷爷级的老枪,那妥妥的是体制问题,印度政府曾为警察部门“现代化”而拨款,但多数资金被用于购买豪华车和修建警局大楼,没有一分钱用于更换枪支,于是手持恩菲尔德短步枪的警察与其他装备AK--47突击步枪的准军事组织以及各种先进外购武器的军队一起战斗。

四:结论

印度人老式单发步枪(英国人生产的非常好用)(19)

自1816年以来,英国一直在生产最精良的步枪,面对这些新武器的当地人没有能力对抗它们,而英国在战争中的胜利让英国人相信他们的军队确实优于任何其他军队,优良的工艺和质量传统使英国军队得以控制历史上最赚钱的帝国,并带着英国度过了两次世界大战。恩菲尔德栓动式步枪是武器技术的进步,其重要性不亚于40年前引进的米尼步枪。当时,很少有军人意识到,这种简单的弹道推进已经有效地改变了战争的参数瞄准火力,

恩菲尔德和它的相关武器在很大程度上是那个时代的产物,不管怎样,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但恩菲尔德在印度的使用寿命还没有结束,和其他印度仿制的武器一样,别的国家再最精良的武器,从印度工厂出来,就成了不好使的武器,也许电影《集结号》谷子地用过的“英七七”就是印度产的吧,让著名的一代名枪在中国背了一个不好使的黑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