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精神与核心价值观的联系(金羊网评王杰精神)

1965年7月,江苏省徐州市邳县(今邳州市)张楼公社的一声巨响,年轻的战士王杰毅然扑向意外爆炸的炸药包,以血肉之躯护住了在场的12名民兵和人武干部,献出了自己23岁的宝贵生命根据他生前愿望,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民日报11月26日),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王杰精神与核心价值观的联系?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王杰精神与核心价值观的联系(金羊网评王杰精神)

王杰精神与核心价值观的联系

1965年7月,江苏省徐州市邳县(今邳州市)张楼公社的一声巨响,年轻的战士王杰毅然扑向意外爆炸的炸药包,以血肉之躯护住了在场的12名民兵和人武干部,献出了自己23岁的宝贵生命。根据他生前愿望,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民日报11月26日)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是血性胆魄的生动写照,是革命军人的座右铭。王杰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永远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新时代党员干部要深刻理解、对标看齐、躬身践行王杰精神,从王杰同志身上汲取继续前行的精神力量,让王杰精神绽放新的时代光芒。

弘扬王杰同志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共产党人不怕牺牲的精神,反映在王杰身上就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以来,就担负起拯救中华民族于水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在血雨腥风的岁月里,中国共产党要带领中国人民推翻压在中华民族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要同国内外敌人作战,必须有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这种斗争是艰苦的、残酷的,是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那在和平年代,我们还要不要传承这种革命精神和斗争精神?回答是肯定的。只有继续弘扬革命精神和斗争精神,我们才能成功应对长期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这“四大考验”。可以说,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不仅没有过时,而且是正当其时。

弘扬王杰同志艰苦朴素的奋斗精神。王杰“在荣誉上不伸手,在待遇上不伸手,在物质上不伸手”,这“三不伸手”是一面镜子,共产党员都要好好照照这面镜子。“三不伸手”是共产党人永葆本色的奋斗精神的真实写照。今天,中华民族已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在这样一个和平年代和富裕时代,共产党人必须闯过精神懈怠和享乐主义这一关。我们党经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夺取政权,要实现长期执政,必须永葆革命本色,永葆奋斗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我们绝不能丢掉艰苦奋斗的精神。

弘扬王杰同志净化灵魂的自省精神。王杰在日记中写道:“什么是理想,革命到底就是理想。什么是前途,革命事业就是前途。什么是幸福,为人民服务就是幸福。什么是痛苦?失去人民的信任和为人民工作的机会就是最大的痛苦。”这是王杰的“人生四问”。“人生四问”是一种扪心自问,是一种反躬自省,是一种对个人灵魂的净化之问。我们阅读王杰的日记可以看到,王杰常常在日记中反省自己。他写道:“人一生以能服从祖国的需要为最快乐”“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吃穿太讲究,日子长了,就会忘本,就会脱离群众,就会慢慢的失掉革命的劲头”......王杰在日记中8次提到黄继光,6次提到董存瑞,33次提到雷锋,他时时以英雄为榜样,处处向英模对标看齐,以英模的标准要求自己。试想,如果我们每个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都能够像王杰那样,时时总结自己、反省自己、对标先进、自警自励,那对我们党提高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将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王杰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和坚定信念,是全体党员干部必须牢记并传承的宝贵精神财富。党员干部要传承和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王杰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眼前事,服务好人民,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保持昂扬斗志,我们就一定能谱写好民族复兴新篇章。(作者:李宗源)

编辑:爆米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