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祛湿剂试题(方剂学笔记之祛暑剂)

1. 新加香薷饮

【用法】得汗与否,是停止服用的一个指标。

【方解】君药: 香薷---发汗解表,祛暑化湿,以除寒热(祛暑解表)

臣药: 鲜扁豆花、银花、连翘---清透上焦气分之暑热,以除热解渴(清热化湿)

佐药: 厚朴---“湿为阴邪,非温不解”,辛温合香薷以化湿除满而解胸闷,去腻苔。

【配伍特点】辛温与辛凉合用,使邪从外走,即原书“辛温复辛凉法”。

【用药鉴别】香薷散与新加香薷饮同属祛暑方剂,两方均以辛温之香薷、厚朴祛暑解表,散寒化湿。

香薷散药性偏温,以散寒化湿见长,主治暑令感寒夹湿之证;

新加香薷饮又加金银花、鲜扁豆花、连翘,则药性偏凉,兼能内清暑热,主治夏月感寒,暑湿内蕴,虽亦恶寒无汗,但有口渴面赤、脉数是当有别。

【加减应用】香薷散 组成:香薷、白扁豆、厚朴。 功用:祛暑解表,化湿和中。主治:阴暑。恶寒发热,头重身痛,无汗,腹痛吐泻,胸脘痞闷,舌苔白腻,脉浮。

5.祛暑剂

六一散

暑湿证

清暑利湿

身热烦渴,小便不利,或泄泻。

滑石、甘草

桂苓甘露饮

暑湿证

清暑解热,化气利湿

发热头痛,烦渴引饮,小便不利,及霍乱吐下。

滑石、茯苓、甘草、白术 泽泻、官桂、石膏、寒水石、猪苓

清暑益气汤

暑热气津两伤证

清暑益气,养阴生津

身热汗多,口渴心烦,小便短赤,体倦少气,精神不振,脉虚数

西洋参、西瓜翠衣、石斛、麦冬、黄连、竹叶、荷梗、知母、甘草、粳米

新加香薷饮

暑温夹湿,复感于寒证。

祛暑解表,清热化湿。

发热头痛,恶寒无汗,口渴面赤,胸闷不舒,舌苔白腻,脉浮而数者。

香薷 银花 鲜扁豆花 厚朴 连翘

清络饮

暑伤肺经气分轻证。

祛暑清热。

身热口渴不甚,头目不清,昏眩微胀,舌淡红,苔薄白。

鲜银花、 鲜扁豆花、 鲜荷叶、 丝瓜皮、西瓜翠衣、 鲜竹叶心

方剂学祛湿剂试题(方剂学笔记之祛暑剂)(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