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为什么崇祯不上朝(大明王朝最后一天)

话说崇祯得知李自成即将攻破京师,他带领一行人急急忙忙地回到御书房,他坐在御案背后的龙座上想立即实施一些对付大顺军的良策,突然,他决定再颁“罪己诏”。

不一会和,一篇言辞恳切的“罪己诏”就起草而成。在这份“罪己诏”中,他决定将加派的新旧饷项全部停止,同时又宣布:除李自成罪在不赦外,其他如牛金星、宋献策、李岩及喻上猷、刘宗敏等人都是朝廷的重臣,只要他们离开李自成,便能悉赦其罪,官复原职云云。

明朝为什么崇祯不上朝(大明王朝最后一天)(1)

崇祯写完“罪己诏”后,自己大声地朗读了一遍,觉得措词尚可,并叫徐高拿出来让文臣武将们颁行。

然而,徐高看着崇祯如此这般的样子,好一阵才道:“眼下,大臣们都不愿来上朝了,又到哪里去找得到他们!”

崇祯一想也是,只得颓唐地坐在那里发呆。

到这时,李自成对外城的进攻已是越来越紧,一批又一批的小太监不断来禀报危急的消息,情急之下,崇祯突然想起,东暖阁里有一间密室,内藏仙风道人的秘笈,相传是洪武年间封闭,并规定不到大变之万不得已决不能打开。

于是,崇祯便十分好奇地当即领着王承恩、徐高等几位太监来到东暖阁里,并命令几个太监将那密室打开。

密室很快即被打开了。

只见那洞中除了一个大木柜外什么也没有。柜子用铁锁锁着,打开柜子后,发现在柜子的上层放着一个锦布包裹的匣子,上面贴着一封笺,写着:崇祯十七年三月十八日启。

崇祯一看,顿时目瞪口呆。

他立即又命令找开匣子。

匣子很快又被打开了,只见匣子内整齐地放着三卷画轴,崇祯命人将其一一地展示给自己。

第一轴,只见那画面上全是文武百官,他们全都披头散发,手里抱着官服朝服正在四散逃命;

第二轴,画的是一大队兵将武臣,他们丢盔弃甲,溃不成军,正夹在一大队百姓中间,亦同样四处乱跑;

第三轴,只见画面上画着一个身着龙袍的人,披头散发,双脚裸露,狼狈不堪,正在悬梁自尽。

崇祯一看这人像,先是一阵狐疑,仿佛在哪里见过这人似的,便问王承恩道:“王公公,你看这人像谁?”

明朝为什么崇祯不上朝(大明王朝最后一天)(2)

其实,几个太监早已看得明白,这画像明显地是画的崇祯本人,但他们听了崇祯所言却只是佯装不知地面面相觑,王承恩亦是不发一言。

见众人保持沉默,崇祯便命令将画再拿得近一些。

他不看还好,一看顿时便面如死灰,惊讶得说不出话来,他意识到,这正是他本人的写照。

崇祯顿时泪如泉涌,颓唐地倒在了地上。

恰在这时,一个小太监又惊魂不已地来到,他一来就哭奏道:“万岁爷,不好了,外城已破,贼兵已经杀进来了!”

崇祯坐在地上,沉思良久,默默地止住了眼泪,这时,他似乎变得出奇地镇静,他一下从地上站起来,抹了抹眼泪,便在几位太监搀扶陪伴下回到了御书房。

此时,崇祯竟是一点不惊慌,他从御案上拿起朱笔,龙飞凤舞地写了最后一道谕旨:

谕:成国公朱纯臣提督内外诸军事,夹辅东宫。

他命令徐高和小毛子收起这道谕旨,立即出宫去找成国公朱纯臣,然后对他们道:“二位公公侍奉朕一场,未曾想竟是此番光景,恐怕只待来日,朕再来嘉谢你们了。”

二位一听便顿时泪如雨下。

稍顷,崇祯开始交待自己的身后事,对他们道:“二位公公尽可先寻得成国公,若成,你们亦就有了出路,若不成,二位公公尽可自寻出路便是,若有幸得以逃脱性命,还望明年今日,能为朕烧些纸钱,这里有几个银子,二位拿去作点盘缠。”

崇祯一边说,一边随手从御案旁的方盒里拿出一大把银子分给二人,末了,把手一扬道:“去吧!”

徐高和小毛子仍是泪如雨下,不肯离去。

小毛子俯跪在地,连连地叩着头道:“皇上,我们哥儿几个侍奉皇上多年,皇上对咱做奴才的恩重如山,就让我们侍奉在身边吧,危急时亦好有个依靠!”

明朝为什么崇祯不上朝(大明王朝最后一天)(3)

崇祯却十分镇静地道:“两位公公,朕亦是舍不得你们,只是眼下这兵荒马乱的,朕写信给成国公的手谕必须得有人送到,你们是朕的心腹之人,就拜托了。”

崇祯的话话说来婉转柔和,言辞甚是恳切。其时,王承恩亦吩咐二人快快去办正事,否则再晚就来不及了。

二人遂终至离去。

待二人离去后,崇祯的心里闷得慌,那种压抑简直让他喘不过气来,他走出御书房,只听得那紫禁城外仍不时传来隆隆的炮声,不时地,一阵烟雾亦仿佛从头顶上飘过。

崇祯便想要看看究竟。

他站在乾清宫的露台上,突然远远地望见了煤山上苍松翠柏的远景,于是,他决定到那山上去好好地看一下外城的情形。

王承恩和三娃子紧随其后,不声不响,只是崇祯每每要拾级而上或是要跨过门槛沟坎时,二人才来搀扶一下。

就这样,三人便一前一后或是并排而行,绕过交泰殿、坤宁宫、穿过承天门进入御花园,又绕过钦安殿、堆秀山,走出玄武门,穿过天街,直接往煤山拾级而上。

三人情急火燎,气喘吁吁,终于到达了山顶的一座凉亭旁。

远远望去,崇祯竟是呆滞惶惑地说不出话来,只听得整个外城的方圆之内,四处都传来人喊马嘶的喧嚣声,人潮涌动,刀兵相交,马蹄声碎,呼命喊救,这一切都仿佛汇成了巨大的波涛,滚滚而来。

不时地,四周还会响起一阵一阵的炮击之声,远处,竟有几处冒起了冲天大火,若隐若现地,德胜门、彰仪门、阜城门、西直门等似乎已经挂起了白灯,很显然,除了内城,整个北京已经是一座不设防的城市了。

明朝为什么崇祯不上朝(大明王朝最后一天)(4)

崇祯听着这不断涌来的喧嚣之声,目睹着远处不断升起的冲天火光,他无力地靠在凉亭的梁柱上,眼泪默默地滚落而下。

王承恩和三娃子看着这一切,目睹这一幕,似乎从来也没有这样伤心过,那止不住的泪水竟也像断了线的珍珠洒落下来。

二人一边流着眼泪,一边默默地搀扶着这已经完全崩溃了的皇上。

隔了好阵,王承恩才止住眼泪,无可奈何地柔声对崇祯道:“皇上,回去吧,快快回去想个办法才是!”

而这时,黑夜早已降临,远处的天幕除了那些燃起的火光仿佛坠落的天灯,还不时溅起一些火星外,整个世界似乎都是漆黑的一片。

这夜,这黑沉沉的夜啊!

这黑暗,这凄凉的夜景真让人喘不过气来。

然而,在这漆黑的暗夜下,这整个世界却仍然是闹哄哄的一片嘈杂,那人喊马嘶之声,那男女号哭之声,仍是那么惊天动地,崇祯仿佛觉得,他脚下的大地在颤抖,在流血,他不禁打了一个又一个寒颤,他的牙齿仿佛冻僵了一般,格登直响。

但是,崇祯不能不意识到,一切都大势已去了。

他不能不十分清醒地意识到,走过了漫长的276年的朱明王朝终于走到了尽头。

堂堂的二百余年的帝王都已如此轻而易举地落入了李自成的手中,那个十数年来不断地让他魂牵梦绕而又心惊胆战的贼寇的手中。

他不禁扪心自问,自己自登基以来,励精图治,日理万机,天交五更上朝雷打不动,他多想挽那狂澜于即倒,然而,他愈是这般呕心沥血、了然操心,他做的一切却愈是事与愿违,他无论怎样亦想不到,这惶惶的大厦竟要倾塌在自己的手中。

他无论怎样也想不到,自己的哥哥、先辈们,那样荒淫无度、骄奢淫逸,朝政荒疏,那煌煌的大厦竟未曾在他们的手中倒下,而自己自继位以来可说从没有舒心地过上一天好日子,从没有放心大胆地睡上一个好觉,那样精心谋划,忧心忡忡,为什么竟会有这样的结局?这究竟又是为什么呢?

明朝为什么崇祯不上朝(大明王朝最后一天)(5)

他无论怎样也想不通,十数年来,他一直就在一次又一次地试图剿灭李自成燃起的烈焰,然而这永远挥不去的烈焰却仿佛鬼火一般、野火一样,愈扑愈炽,而终至燎原之势,并最终烧毁了这存在了二百余年的煌煌大厦。

李自成,他扬言一个月打到北京,他实实在在地做到了;自己十数年来总在一次次地去剿灭,可每一次仿佛都只不过是火上烧油,这是为什么?这一切究竟是为什么?

崇祯百思不得其解。

他望了望远处不知什么时候出现的一颗星星,突然,他似乎明白了些什么。

这或许就是命运吧。

这或许就是历史乾坤的运转。

他似乎明白,自己命中注定要来做这历史的牺牲,自己命中注定就是这煌煌大厦的祭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