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团队(每个人都有一个团队)

“认识你自己”似乎是一个哲学问题,哲学问题又似乎总是和一个人日常的生活隔着一段距离,而如果你有这样的认识,可能恰恰错了。认识自己可能恰恰和你的真实生活,和你的现实幸福有很大关系。

这是我读完《你有几个自己》(朱建军著)之后的体会,

你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团队(每个人都有一个团队)(1)

生活中我们常会听到这样的话:他为什么会这样对我,我到底做错了什么?

人在面临现实困惑的时候,会从两个方面寻找原因,一个是向外,一个是向内,“他为什么要这样对我”是向外,“我到底做错了什么”是向内,相对于别人怎么会这样对待自己这个问题,更复杂的是人都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

有时候人也会对自己的一些行为有一点难以理解,于是常有“我怎么做了这么一件蠢事”这样表示懊悔的自问……也许这一切都可以从《你有几个自己》这本书里找到答案。

“你到底有几个自己”讲的是“人格意象分解技术”,朱建军把一个“完整”的人分为不同的“子人格”,通过一个一个的子人格来说明许多复杂的心理现象和人格表现,为了让这一点比较好理解,他在书中举了一个《人格裂变的姑娘》的例子,小说中的主人公有多重人格心理障碍,而这许多种多重人格在一个人的身上共存,让主人公西碧尔有各种迥然不同的、甚至是看上去难以理解和有点“可怕”的思维和心理表现。

这一点其实有相当多的例子存在于现实和影视作品之中,比如经典影片《魔戒》中的咕鲁,忠诚的咕鲁和被魔戒“魔”化了的咕鲁躲在岩石背后“商量”到底是该忠诚于主人还是杀死他们抢走魔戒。还有更明显的一个电影的例子--《搏击俱乐部》,最后悬疑解开,一切的故事其实只是一个人完全分裂的不同的人格之间的故事。

你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团队(每个人都有一个团队)(2)

那我们普通的“正常人”身上有没有这种现象呢,这本书告诉我们,答案是肯定的,只是我们没有达到像这些例子当中那么极端的程度,我们有时候突然情绪失控,我们无意识地说出来的自己也不相信的话语,我们难以解决的内心的矛盾,都有可能是我们身上不同的子人格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这许许多多的子人格造成了我们现下的自己,也影响着我们的人生和幸福。

这本书有两部分内容让人印象深刻,一部分内容讲专业的人格分析技术,也就是“人格意象分解技术”,为什么要“拆人”,“拆人”有什么实操技术,又有什么价值和作用……

如果你是一名心理咨询师,或者对心理咨询和帮助别人有很浓厚的兴趣,这一部分内容对你就会有相当的帮助,通过专业的引导,你可以让一个人发现身上那些有意思的子人格,他们有各自不同的名字,他们会在不同的时候“出场”。

而通过处理子人格与子人格之间的关系,可以解决许多人的现实中的思维问题和情感问题,还有现实的人际关系问题。

比如一个叫“雅”的女孩子总是和公司的一些同事处不好关系,并特别鄙视其中一个叫“英”的女孩,觉得她特别俗气,这可能是因为她自己的身上也住着一个像“英”一样的子人格,对“英”的否定可能只是对自我的一种否定,而有时候“雅”又很矛盾地和“英”相处得很好,觉得她是自己唯一的朋友,这也基于同样的道理,“英”也住在同一个宫殿里的“英公主”而已。

一部分内容则是给予我们每一个人“自知”的启示,如果子人格理论是科学的,专业人员固然可以通过“拆人”来解决咨询对象的人格和心理问题,进而解决现实人生和生活问题,那么我们普通的读者则可以通过这样的“技术”来更好地认识我们自己。

你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团队(每个人都有一个团队)(3)

我们自己有什么子人格,我们为什么有时候勇敢,有时候却特别胆怯,我们为什么明明赞赏着“忠贞”的女孩,却会被“放荡”的女人所吸引,甚至“爱”上她,我们怎么样才能克服“社交困难症”,在当众发言的时候不怯场,在应当争取自己合理权益的时候不退缩,我们怎么样才能离开我们好像离不开的那个“渣男”……我们是一味地勇敢,做一个性格特别“李逵”的人,还是讲策略有智商地成为像武松一样的人,或者更完善地成为一个有勇有谋、有情有义的“楚留香”式的人。我们是要靠自己的忠诚来留住我们爱的那个男人,还是要变得“狂浪”一些,让他更加痴迷于我们,这许多的问题都可以在书中找到答案。

我们的子人格多数时候是人的形象,我们可以给自己不同的子人格起一个名字,我们可以用名字把某一个子人格唤醒,让一个人在该勇敢的时候勇敢,该软弱的时候软弱,我们可以用一个又一个子人格组建起那个叫作“我”的人格团队。

我们的子人格也可能并不是人的形象,而是神的形象或者魔女的形象,这时候这些子人格的表现会更加暴烈和有力,子人格与子人格之间的矛盾也可能会更加尖锐,就像一个武林高手,无数种真力在他的体内共存,如果不能融为一炉,就有可能走火入魔……有时候我们的子人格甚至是动物的形象,机敏的猴子、稳重的大象,诸如此类……这些叙述和说法能使我们更容易地理解朱建军的“拆人术”,他还讲到了一个同样极端的例子——“灵魂附体”,它是灵异现象还是可以科学解释的心理现象?如果想知道答案,我建议读者可以打开这本《你有几个自己》,如果能将“拆人术”灵活运用于生活当中,一定会从“自知”而达到一个更高的现实人生境界。

你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团队(每个人都有一个团队)(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