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四牌楼历史(前门大栅栏为什么读)

东四牌楼历史(前门大栅栏为什么读)(1)

多少了解点儿北京文化的都知道, 前门外的闹市“大栅栏”,老北京人都说“大拾烂儿”,只有没来过的人才一本正经的照字面念成“大炸蓝”。

东四牌楼历史(前门大栅栏为什么读)(2)

至于为什么北京人会这么念,比较“标准”的答案是:北师大中文系周一民教授认为:大栅栏的读音属于地名的特殊读音,历史悠久的“大拾栏儿”读法属于保留古音。

还有一种说法是:北京确实是有一个地方叫大栅栏(dazhalan),但是那是西长街西单一带的一条胡同,而不是前门这个。因为两个地界的名字相同容易造成人们的混淆,所以把前门这个叫成了“大拾栏儿”,以示区别。

但是两种说法谁都没说清楚,为什么这个“栅”字恰恰会变成“拾”而不变成别的什么音?一到这儿全都语焉不祥。

为弄清楚这事儿,我们先看看大栅栏这个地名是怎么来的。

明永乐年间在前门外修建廊房,就是一排一排的房子,修完之后开始招商,这些街道就相应地叫做廊房头条、廊房二条一直到廊房四条,廊坊四条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大栅栏这一条街。

东四牌楼历史(前门大栅栏为什么读)(3)

 到了清朝乾隆二十三年的时候,为了加强外城街巷的治安管理,要求各个街道在街口竖立栅栏,早晚定时开关。廊房四条这儿的商铺比较多,大家多出点钱把这个地方的栅栏修得比别的地方高一点儿,久而久之,廊房四条这个名字就被“大栅栏”给取代了。清朝末年的时候,德国人拍的大栅栏的照片,街口一个铁门,上面写的三个字正是“大栅栏”。现在的样子跟清朝末年的时候差不多。

所以我的猜想是:因为铁门上方写着“大栅栏”,而“栅”字有两个读音——“炸”和“山”,意思都一样,但用的地方不太一样,比如“栅栏”一般念成“zha栏”,电子管里面的“栅极”则念做“shan极”。而古时前门一带市民大多文化程度较低,有好几个形似的字如“珊”“删”“跚”“姗”全都念shan,于是“栅”也同样念成了shan,这个词组就念成“大山栏”,而北京方言爱加儿化音和轻声,于是,“栏”字被儿化,而“山”被读成轻音,听起来就成了“大拾栏儿”。道理就这么简单! 另外,那个“栏”字,也没读成二声“蓝”,而是读成四声“烂”,这又是为什么?我想也许市民们没注意,把“栏”和“拾破烂儿”的“烂儿”给弄混了,所以整个就读成了“大拾烂儿”,好像那地方成了一个“大大的拾破烂儿”的地方了,哈哈!当然,这只是猜想,至于有没有道理您惦量。

也许有人说,北京是中国的文化中心,难道北京市民连“栅栏”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念吗?其实在明清时代,这一带属于“城外”,也叫“南城”,北京历来有“东富西贵,北贫南贱’的说法,前门外这一带是下层老百姓聚集的地方,五行八作,三教九流,尤其再往南的天桥,更是无奇不有,卖大力丸的,剃头修脚的,拉洋车的,拉洋片的,全在这附近,所以念错个把字儿一点儿都不奇怪。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