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巨容公后代分支图(长沙定王刘发后裔世系)

汉景帝刘启六子长沙王刘发宗派谱序,这一派的后裔人数众多,形成历史上的长沙刘氏后又分为南北两个支派:南派为留居长沙国者,如今日的湖南、湖北、江西、广东、广西北部等地区刘氏;北派后来演变为东汉皇族,主要分布在汉代南阳郡,即河南、河北一带长沙刘氏的分支,仅一代便无子绝后的只有句容侯支刘党和洮阳侯刘狩二支;因罪仅一代就被杀灭国的有路陵侯刘童和攸舆侯刘则二支;长沙王刘庸一支世居长沙市;舂陵节侯刘买一支,则更发展成为东汉帝系正统;其余分支,有的袭封一代或数代便被削去封国爵位,降为庶民;有的终西汉时期一直保有侯国和爵位可见,长沙刘氏的绝大部分分支,均有后裔延续于世后世著名的庐陵刘氏、南阳沮阳刘氏、安城刘氏、范阳刘氏等刘氏望族,都是源自西汉的长沙刘氏,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刘巨容公后代分支图?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刘巨容公后代分支图(长沙定王刘发后裔世系)

刘巨容公后代分支图

汉景帝刘启六子长沙王刘发宗派谱序,这一派的后裔人数众多,形成历史上的长沙刘氏。后又分为南北两个支派:南派为留居长沙国者,如今日的湖南、湖北、江西、广东、广西北部等地区刘氏;北派后来演变为东汉皇族,主要分布在汉代南阳郡,即河南、河北一带。长沙刘氏的分支,仅一代便无子绝后的只有句容侯支刘党和洮阳侯刘狩二支;因罪仅一代就被杀灭国的有路陵侯刘童和攸舆侯刘则二支;长沙王刘庸一支世居长沙市;舂陵节侯刘买一支,则更发展成为东汉帝系正统;其余分支,有的袭封一代或数代便被削去封国爵位,降为庶民;有的终西汉时期一直保有侯国和爵位。可见,长沙刘氏的绝大部分分支,均有后裔延续于世。后世著名的庐陵刘氏、南阳沮阳刘氏、安城刘氏、范阳刘氏等刘氏望族,都是源自西汉的长沙刘氏。

七十八世祖 刘 发(孝景帝刘启六子),名必,字文信,长沙定王。妣明妃、楚氏等。

湖南长沙市的长沙刘氏开基始祖刘发,是汉景帝与唐姬所生之子,唐姬原是景帝宠姬程姬身边的丫环,一日,景帝喝醉了酒后,误把她当作了程姬而发生了性关系,直到酒醒后才发现是唐姬。后来唐姬生下了一个儿子,景帝因此取名叫刘发。孝景前元元年乙酉(公元前156年)复置长沙国。孝景前元二年丙戌(公元前155年)三月甲寅,定王发元年。景帝子。刘发被父亲景帝封为长沙王。建都临湘(湖南长沙市)。同年离开首都长安,来到湖南长沙定居,遂开基长沙刘氏一族。孝景前元六年庚寅(公元前151年)来朝。孝景前元七年辛卯(公元前150年)来朝。孝景中元四年乙未(公元前146年)来朝。孝景中元五年丙申(公元前145年)来朝。孝武元光二年戊申(公元前133年)来朝。孝武元光三年已酉(公元前132年)来朝。刘发在位时间虽长,但在当地无所建树。由于不为父皇和各位王兄宠爱,再加上封在偏远的长沙,所以终生都郁郁不得志。相传,刘发曾将他从长安带来的泥土在长沙筑了一座高台,日日登台远眺长安,以慰思念父母之情,后人因称此台为“思亲台”,又叫“定王台”。人们至今仍能在长沙城里看到定王台的遗址。孝武元光六年壬子(公元前129年)刘发去世。在长沙王位二十七年。谥为长沙定王。(一作武帝元朔二年甲寅(公元前127年)刘发去世,在位二十八年,)

刘发的子女众多,见于史书记载的儿子就有十六个,除嫡长子刘庸被立为王太子后来世袭长沙王爵位外,其余的十五个儿子均被依例封为列 侯。生十六子:l刘庸、2刘苍、3刘成、4刘党、5刘福、6刘章(一作刘童)、7刘则、8刘欣(一作刘訢)、9刘拾、10刘丹、11刘嘉(一作刘喜)、12刘义、13刘买、14刘遂(一作刘定)、15刘狗彘(将燕)(一作刘狩)、16刘贤。

七十九世祖 刘 庸(长沙定王刘发长子),长沙康王(一作长沙戴王)。妣沈氏。

立为王太子,孝武元朔元年癸丑(公元前128年)康王庸元年。刘庸嗣长沙王位。世居湖南长沙市。孝武元狩二年庚申(公元前121年)来朝。孝武元鼎三年丁卯(公元前114年)来朝。孝武太初四年庚辰(公元前101年)来朝。孝武天汉元年辛巳(公元前100年)刘庸去世。在长沙王位三十年。谥为长沙康王(一作长沙戴王)。生子:刘鲋鮈,(馀未详)。

八十世祖 刘鲋鮈(刘庸之子),长沙顷王。

孝武天汉二年壬午(公元前99年)刘鲋鮈嗣长沙王位。孝昭始元三年丁酉(公元前84年)刘鲋鮈去世。在长沙王位十七年。谥为长沙顷王。生子:刘建德,(馀未详)。

八十一世祖 刘建德(长沙顷王刘鲋鮈之子),长沙剌王。

孝昭始元四年戊戌(公元前83年)刘建德嗣长沙王位。孝宣甘露四年辛未(公元前50年)刘建德去世。在长沙王位三十四年。谥为长沙剌王。生子:刘旦,(馀未详)。

八十二世祖 刘 旦(长沙剌王刘建德之子),长沙焬王。

孝宣黄龙元年壬申(公元前49年)刘旦嗣长沙王位。孝元初元二年甲戌(公元前47年)刘旦去世。在长沙王位三年。谥为长沙焬王。生子:刘宗,(馀未详)。

八十三世祖 刘 宗(长沙焬王刘旦之子),长沙孝王。

孝元初元三年乙亥(公元前46年)刘宗嗣长沙王位。孝元永光元年戊寅(公元前43年)刘宗去世。在长沙王位四年。谥为长沙孝王。生子:刘鲁人,(馀未详)。

八十四世祖 刘鲁人(长沙孝王刘宗之子),长沙缪王。

孝元永光二年已卯(公元前42年)刘鲁人嗣长沙王位。孺子帝居攝元年丙寅(公元6年)刘鲁人去世。在长沙王位四十八年。谥为长沙缪王。生子:刘舜,(馀未详)。

八十五世祖 刘 舜(长沙缪王刘鲁人之子),长沙王。

孺子帝居攝二年丁卯(公元7年)刘舜嗣长沙王位。孺子帝初始元年已巳(公元9年)王莽篡汉后被废,削为庶民,刘舜在长沙王位三年。后裔未详。

七十九世祖 刘 苍(长沙定王刘发次子),安成思侯。妣高氏。

357a安成思侯刘苍,安成。索隐表在豫章。长沙定王子。六年孝武元光六年壬子(公元前129年)七月乙巳,思侯刘苍元年。封安成侯,居江西安福县安成诚湖里。谥为安成思侯。(衍生为长沙刘氏南派)。生子:刘自当(馀未详)。

有谱载:刘苍生四子:l刘俭、2刘仰、3刘廊、4刘廓。(参阅《广东始兴司前梅子坪刘氏部份谱序》)。

八十世祖 刘自当(安成思侯刘苍之子),安成侯。妣未详。

357b安成侯刘自当,元年孝武元鼎元年乙丑(公元前116年)传下创江西吉安文陂竹山刘氏。生子:1,侯自当元年。封安成侯。刘寿光,(馀未详)。

八十一世祖 刘寿光(安成侯刘自当之子),

生子:1刘方继,2刘育,(馀未详)。

八十二世祖 刘方继(刘寿光长子),

生子:刘喜,(馀未详)。(叙下)。

刘喜传下创吉安文陂刘氏。(参阅《江西吉安文陂刘氏部份谱序》)。

八十二世祖 刘 育(刘寿光次子),

生子:刘赐,(馀未详)。

刘赐传至133世祖刘宗,创居湖南华容老鹳冲刘氏。(参阅《湖南华容老鹳冲刘氏部份谱序》。)

七十九世祖 刘 成(长沙定王刘发三子),宜春侯。妣邓氏。

358宜春侯刘成,宜春。索隐表、志阙。长沙定王子。六年孝武元光六年壬子(公元前129年)七月乙巳,侯刘成元年。封宜春侯,居今江西宜春县。五年孝武元鼎五年已巳(公元前112年)侯成坐酎金,国除。夺去侯爵。后裔未详。

七十九世祖 刘 党(长沙定王刘发四子),句容哀侯。妣孟氏。

359句容哀侯刘党,句容。索隐表在会稽。长沙定王子。六年孝武元光六年壬子(公元前129年)七月乙巳,哀侯刘党元年。封句容侯,居今江苏句容县。元年孝武元朔元年癸丑(公元前128年)哀侯党薨,谥为句容哀侯。无后,国除。夺去侯爵。仅一代便无子绝后。

七十九世祖 刘 福(长沙定王刘发五子),句陵侯(一作容陵侯)。妣戚氏。

360句陵(一作容陵)侯刘福,句陵。集解徐广曰:「一作『容陵』。」索隐表、志阙。长沙定王子。六年孝武元光六年壬子(公元前129年),居湖南攸县。五年七月乙巳,侯刘福元年。封句陵侯(一作容陵侯)孝武元鼎五年已巳(公元前112年)侯福坐酎金,国除。夺去侯爵。后裔未详。

七十九世祖 刘 章(一作刘童)(长沙定王刘发六子),洛陵侯(一作路陵侯),妣庄氏。

443洛陵(索隐表作「路陵」)侯刘章,洛陵。索隐表作「路陵」,在南阳。长沙定王子。四年孝武元朔四年丙辰(公元前125年),居河南南阳市,二年三月乙丑,侯刘章元年。封洛陵侯(一作路陵侯)孝武元狩二年庚申(公元前121年)侯章有罪,国除。夺去侯爵。因罪仅一代就被杀灭国。后裔未详。

七十九世祖 刘 则(长沙定王刘发七子),攸舆侯。妣贾氏。

444攸舆侯刘则,攸舆。索隐案:今长沙有攸县,本名攸舆。汉表在南阳。长沙定王子。四年孝武元朔四年丙辰(公元前125年)三月乙丑,侯刘则元年。封攸舆侯,居河南南阳市,元年孝武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侯则篡死罪,市,国除。夺去侯爵。因罪仅一代就被杀灭国。后裔未详。

七十九世祖 刘 欣(一作刘訢)(长沙定王刘发八子),荼陵侯(一作茶陵侯)。妣李氏。

445a荼陵侯刘欣,荼陵。索隐表在桂阳,志属长沙。长沙定王子。四年孝武元朔四年丙辰(公元前125年)三月乙丑,侯刘欣元年。封荼陵侯(一作茶陵侯),居湖南茶陵县。谥为荼陵节侯(一作茶陵节侯)。生子:刘阳,(馀未详)。

八十世祖 刘 阳(荼陵节侯刘欣之子),荼陵哀侯。

445b荼陵哀侯刘阳,二年孝武元鼎二年丙寅(公元前115年),哀侯阳元年。嗣封荼陵侯。元年孝武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侯阳薨,谥为荼陵哀侯。无后,国除。夺去侯爵。后裔未详。

七十九世祖 刘 拾(长沙定王刘发九子),建成侯。妣陈氏。

446建成侯刘拾,建成。索隐表在豫章。长沙定王子。四年孝武元朔四年丙辰(公元前125年)二月乙丑,侯刘拾元年。封建成侯,居河北胶东县,汉属南阳郡。六年孝武元狩六年甲子(公元前117年)侯拾坐不朝,不敬,国除。夺去侯爵。后裔未详。

七十九世祖 刘 丹(长沙定王刘发十子),安众康侯。妣陈氏。

447a安众康侯刘丹,安索隐志属南阳。长沙定王子。四年孝武元朔四年丙辰(公元前125年)三月乙丑,康侯刘丹元年。封安众侯,居河北怀来县,汉属南阳郡。生子:刘山拊,(馀未详)。

八十世祖 刘山拊(安众康侯刘丹之子),安众侯。

447b安众侯刘山拊,六年孝武元封六年丙子(公元前105年),侯山拊元年。索隐拊音趺。嗣封安众侯,后裔未详。

七十九世祖 刘 嘉(一作刘喜)(长沙定王刘发十一子),叶康侯(一作叶平侯)。妣孟氏。

448叶康侯刘嘉,叶。索隐叶音摄。县名,属南阳。长沙定王子。四年孝武元朔四年丙辰(公元前125年)三月乙丑,康侯刘嘉元年。封叶康侯(一作叶平侯),居河北叶县,汉属南阳郡。五年孝武元鼎五年已巳(公元前112年)侯嘉坐酎金,国除。夺去侯爵。后裔未详。

七十九世祖 刘 义(长沙定王刘发十二子),夫夷敬侯。妣蒯氏。

484a夫夷敬侯刘义,夫夷。长沙定王子。五年孝武元朔五年丁巳(公元前124年)三月癸酉,敬侯刘义元年。封夫夷侯,居湖南邵阳县。谥为夫夷敬侯。生子:刘禹,(馀未详)。

八十世祖 刘 禹(夫夷敬侯刘义之子),夫夷侯。

484b夫夷侯刘禹,五年孝武元鼎五年已巳(公元前112年),侯禹元年。嗣封夫夷侯,后裔未详。

七十九世祖 刘 买(长沙定王刘发十三子),舂陵节侯。妣贾氏。

485舂陵节侯刘买,舂陵。索隐志属南阳。长沙定王子。五年孝武元朔五年丁巳(公元前124年)六月壬子,侯刘买元年。索隐节侯。封舂陵侯,居湖南宁远县。谥为舂陵节侯。生子:1刘雄渠、2刘外。(馀未详)。

八十世祖 刘雄渠(舂陵节侯刘买长子),舂陵戴侯。

封舂陵侯,谥为舂陵戴侯。生子:刘利,(馀未详)。

八十一世祖 刘 利(舂陵戴侯刘雄渠之子),苍梧太守。

官任苍梧太守。生子:1(名未详)、2刘子张。(馀未详)。

八十二世祖 刘(名未详)(苍梧太守刘利长子),

生子:1 刘显、2刘赐,(馀未详)。

八十三世祖 刘 显(刘名未详长子,苍梧太守刘利之孙),

生子:刘信,(馀未详)。

八十四世祖 刘 信(刘显之子),奋威将军。

封奋威将军。后裔未详。

八十三世祖 刘 赐(刘名未详次子,苍梧太守刘利之孙),字子琴,宛王,慎侯,安成侯。

更始刘玄称帝后,以刘赐为光禄勋,后徙为大司徒、丞相,更始二年甲申(公元24年)受封为宛王,拜前大司马,持节镇抚关东,成为更始重臣。光武帝建武二年丙戌(公元26年)光武帝击宛,未经交战,刘赐带着更始的妻子出降,光武帝深嘉刘赐之忠,封其为慎侯,建武十三年丁酉(公元37年)光武帝为刘赐加封邑户,定封为安成侯。建武二十八年壬子(公元52年)刘赐去世。后裔未详。

八十三世祖 刘 敞(苍梧太守刘利之孙),庐江都尉,舂陵康侯。

袭爵舂陵侯,居南阳白水乡,廉俭好义,尽推父时金宝财产与昆弟,以有义行,拜为庐江都尉。王莽畏恶刘氏,免归国,光武帝建武元年乙酉(公元25年)刘敞去世,翌年追谥为舂陵康侯。生子:刘祉,(馀未详)。

八十四世祖 刘 祉(刘敞之子),字伯先,城阳恭王。

东汉南阳蔡阳人,生于居摄二年丁卯(公元7年),初随刘秀起兵,更始刘玄时为太常将军,从西入关,封定陶王。刘玄降赤眉军,刘祉逃奔洛阳,光武帝建武二年丙戌(公元26年)封为城阳王,建武十一年乙未(公元35年)刘祉去世,年仅二十九岁,谥为城阳恭王。后裔未详。

八十二世祖 刘子张(苍梧太守刘利次子),妣何氏。

生子:1刘玄、2刘骞。(馀未详)。

八十三世祖 刘 玄(刘子张长子),字圣公,更始皇帝。

新莽末南阳蔡阳人,地皇四年癸未(公元23年)二月初一日在淯水上沙中被绿林起义军拥立为皇帝(更始皇帝),更始三年乙酉(公元25年)十月。刘玄兵败,向刘盆子投降.至十二月被原更始将领勒死,在帝位三年,光武帝即位后,改葬于霸陵,谥为更始皇帝。生三子:1 刘鲤、2 刘歆、3 刘求。

八十四世祖 刘 鲤(更始皇帝。刘玄长子),

后裔未详。

八十四世祖 刘 歆(更始皇帝。刘玄次子),

后裔未详。

八十四世祖 刘 求(更始皇帝。刘玄三子),

后裔未详。

八十三世祖 刘 骞(刘子张次子),

后裔未详。

八十世祖 刘 外(舂陵节侯刘买次子),郁林太守。

官郁林太守,生子:1 刘仁、2 刘回。(馀未详)。

八十一世祖 刘 仁(郁林太守刘外长子),孝侯。

封孝侯,后裔未详。

八十一世祖 刘 回(郁林太守刘外次子),巨鹿都尉。

官巨鹿都尉,生子:l 刘敞、2 刘钦,3 刘良(馀未详)。

八十二世祖 刘 敞(巨鹿都尉刘回长子),庐江都尉,舂陵康侯。

封舂陵侯,居南阳白水乡,拜为庐江都尉。追谥为舂陵康侯。

生子:1 刘祉,(馀未详)。

八十三世祖 刘 祉(刘敞长子),字伯先,太常将军,定陶王,城阳恭王。

东汉南阳蔡阳人,为太常将军,封定陶王。后封为城阳王,谥为城阳恭王。后裔未详。

八十二世祖 刘 钦(巨鹿都尉刘回次子),南顿令。

公官南顿令,卒于汉平帝元始二年壬戌(公元2年),(时刘秀八岁)。

生三子:1 刘縯、2刘仲、3刘秀。

八十三世祖 刘 縯(南顿令刘钦长子),字伯升,大司徒,齐武王。

南阳郡蔡阳(湖北枣阳县西南)人,光武帝刘秀长兄,素有大志,舂陵起兵,奠定光武中兴基础,功居四王三侯之首。是一位刚毅有大志的优秀皇族后裔,王莽地皇三年壬午(公元22年)十月,与弟刘秀组织一支“舂陵兵”参加绿林军起义反“新”,刘玄为帝时,曾任大司徒,更始元年癸未(公元23年)六月“昆阳大捷”之后,刘縯被刘玄借故杀害。建武十五年已亥(公元39年)光武帝追谥为齐武王。生子:l刘章、2刘兴、3(名未详),(馀未详)。

八十四世祖 刘 章(刘縯长子),太原王,齐王,梁郡太守。

东汉南阳蔡阳人,光武帝建武二年丙戌(公元26年)封为太原王,建武十一年乙未(公元35年)徙封为齐王,刘章少孤,光武抚爱甚笃,欲令亲吏事,使试守平阴令,迁梁郡太守,建武二十二丙午(公元46年)刘章去世,生子:1 刘石、2 刘张,(馀未详)。

八十五世祖 刘 石(齐王刘章长子),齐炀王。

嗣封齐王,谥为齐炀王,后裔未详。

八十五世祖 刘 张(齐王刘章次子),下博侯。

光武帝建武三十年甲寅(公元54年)封下博侯,明帝永平十六年癸酉(公元73年)随窦固出击匈奴,永平十七年甲戌(公元74年)以骑都尉出击车师,均建功。章帝建初四年己卯(公元79年)去世。后裔未详。

八十四世祖 刘 兴(刘縯次子),鲁王,北海靖王。

东汉南阳蔡阳人,光武帝建武二年丙戌(公元26年)封为鲁王,承叔叔刘仲嗣,试守缑氏令,迁弘农太守,有善政,后徙封北海王,为明帝所器重,常问以政事。明帝永平七年甲子(公元64年)去世,谥为北海靖王。生予:1刘睦,2刘复,(馀未详)。

八十五世祖 刘 睦(北海靖王刘兴长子),北海敬王。

父亲去世后,嗣封北海王。刘睦少年好学,博通书传,谦恭好士,不好犬马声色,视金旭土,其父北海靖王死后,刘睦将其父的财产都分给了他的兄弟们。刘睦的文章写得好,曾作《春秋旨义终始论》及赋、颂数十篇,又善《史书》,当时以为楷则。明帝永平十六年癸酉(公元73年)去世,在位十年,谥为北海敬王。生子:1刘基、2刘毅,(馀未详)。

刘睦(古代名人录)刘睦[公元?年至七四年]刘睦为北海靖王刘兴之子,生年不详,卒约汉明帝永平十七年。少好学,博通书传,光武帝爱之,常被延纳。明帝在东宫,尤见幸待,入侍讽诵,出则执。性谦恭好士,千里交结,名儒宿德,莫不造门。永平中,法宪颇严,睦乃谢绝宾客。然性好读书,常为爱玩。永平七年(公元六四年)嗣父为北海王。在位十年,卒,谥敬王。睦著有《春秋旨义》、《终始论》及颂、赋数十篇,又善史书,当世以为楷则及卧疾,明帝驿马令作草书尺牍十首。

八十六世祖 刘 基(北海敬王刘睦长子),北海哀王。

继位为北海王,谥为北海哀王。献帝建安十一年丙戌(公元206年)北海国国除。夺去侯爵。后裔未详。后裔未详。

八十六世祖 刘 毅(北海敬王刘睦次子),平望侯。

初封平望侯,和帝永元八年丙申(公元96年)坐事夺爵。少以文辩称,安帝元初元年甲寅(公元114年)上《汉德论》等,拜议郎。后裔未详。

刘毅(古代名人录)刘毅二、[约公元五八年至一二五年间在世]刘毅是北海敬王刘睦的儿子。约自汉明帝初年,至安帝末年间在世。初封平望候。永元中,(公元九六年左右)坐事夺爵。毅少以文辨称。元初元年,(公元一一四年)上《汉德论》并《宪论》十二篇。时刘珍、马融、尹兑、邓耽共上书称其文意之美。安帝嘉之,赐钱三万,拜议郎。永宁元年,(公元一二0年)奉邓太后诏,与从弟騊(马余)及刘珍共著《中兴以下名臣传》。

八十五世祖 刘 复(北海靖王刘兴次子),临邑侯。

光武帝建武三十年甲寅(公元54年)封为临邑侯,刘复好学能文章,与班固、贾逵共述前汉史事,撰《汉德颂》。生子:刘騊駼,(馀未详)。

刘复(古代名人录)刘复[约公元五八年前后在世]刘复为北海刘兴之子,刘睦 之

弟。生卒年不详,约汉光武、明帝间前后在世。好学能文章。建武三十年(公元五四年)封临邑候。永平中每有讲学事常令复典掌。与班固、贾逵共述《汉史》。传毅等皆宗事之。

八十六世祖 刘騊駼(北海靖王刘兴之孙),临邑侯。

嗣爵临邑侯,有才学,安帝时入东观为校书郎,与马融、刘珍等参与典校秘书。安帝永宁元年庚申(公元120年)又奉诏与刘珍等撰《建武以来名臣传》,自撰赋、颂、书、论凡四篇。后裔未详。

八十三世祖 刘 仲(南顿令刘钦次子),

后裔未详。

八十三世祖 刘 秀(南顿令刘钦三子),字文叔,光武皇帝。皇后阴氏、郭氏,许美人等。

南阳蔡阳(湖北枣阳西南)人,生于汉哀帝建平元年乙卯(公元前6年)十二月甲子日子时,有谱载:刘秀出生时,赤光映室,是年一禾九穗。自幼好读书,有志向,又能刻苦耐劳。他年轻时多历磨难,少时在乡间耕读,八岁丧父,由叔父刘良抚养。刘秀十三岁时,西汉被王莽篡夺。二十岁时,他到长安入太学。太学毕业后回到南阳,不久因受牵连逃到新野(河南新野),曾一度被捕入狱,出狱后仍回南阳故乡,继续过耕田种地读书交友的生活。王莽地皇三年壬午(公元22年)十月,刘秀与兄刘縯组织一支“舂陵兵”,参加绿林军起义反“新”,刘玄为帝时,曾任太常偏将军,在昆阳一役中,刘秀以非凡的军事才能,一举消灭了王莽的军队主力,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一次以少胜多的优秀战争范例(昆阳大捷),为新朝的灭亡奠定了基础,刘秀从此声威大震。其兄刘縯被刘玄借故杀害后,刘秀自知力量不足,还敌不过刘玄,忍辱负重,委曲求全,更始三年乙酉(公元25年)六月已未,刘秀在镐(河北柏乡县)正式即位称帝,国号“汉”,改年号为“建武”,定都洛阳,恢复了刘姓汉家天下。刘秀是一位了解民间疾苦、体察下情、宽宏大量、厉行节约、听从谏言、勤于政事的圣明贤君。他励精图治,建武之世,使刘氏汉家天下得以完全恢复发展和中兴。史称“建武之治”,为后来的“明章之治”及将近二百年的东汉王朝统治打下基础,建武中兴二年丁巳(公元57年)二月戊戌日,刘秀在洛阳病逝,在位三十三年,享寿六十三岁,葬于原陵,原陵,后汉世祖陵,在河南孟津县西,《帝王世纪》在临平亭南,西望平阴,东南去洛阳二十五里。庙号世祖,尊谥光武皇帝。生十一子:l刘强、2刘辅、3刘英、4刘庄、5刘康、6刘苍、7刘延、8刘荆、9刘衡、10刘焉、11刘京。

(参阅《刘氏宗谱汉朝谱序七》)。

八十二世祖 刘 良(巨鹿都尉刘回三子),字次伯,广陵王,(一作广阳王),赵孝王。

新莽末南阳蔡阳人,汉平帝时举孝廉,为萧令,光武帝刘秀兄弟少孤,刘良抚养之,光武帝即位,封为广陵王,(一作广阳王),后徙为赵王,建武十七年辛丑(公元41年)去世,谥为赵孝王。后裔未详。

八十二世祖 刘 歙(父名未详,光武帝刘秀族父),字经孙,泗水王。

东汉南阳蔡阳人,从刘縯兄弟起兵,更始帝刘玄封歙为元氏王,光武帝时封为泗水王,建武十年甲午(公元34年)去世。生子:刘终,(馀未详)。

八十三世祖 刘 终(泗水王刘歙之子),淄川王。

从刘秀起兵,诱杀湖阳尉,更始帝刘玄时为侍中,刘玄败,奔洛阳,光武帝建武二年封为淄川王,建武十年甲午(公元34年)去世。后裔未详。

八十五世祖 刘 环(泗水王刘歙从曾孙),朝阳侯,贬为亭侯。

与安帝乳母王圣之女伯荣私通,后娶为妻,袭朝阳侯爵,位至侍中,王圣败,贬为亭侯。后裔未详。

八十二世祖 刘 梁(父名未详,光武帝刘秀族叔),字季少,自号就汉大将军。

以侠气闻,更始元年癸未(公元23年)起兵豫章,自号就汉大将军,寻病卒。后裔未详。

八十三世祖 刘 顺(光武帝刘秀族兄),字平仲,虎牙将军,南阳太守,六安太守,成武孝侯。

新莽末南阳人,少与刘秀相厚。更始帝刘玄时为虎牙将军,后奔刘秀,拜南阳太守,光武帝建武二年丙戌(公元26年)封为成武侯,终六安太守,建武十一年乙末(公元35年)去世,谥为成武孝侯。后裔未详。

八十三世祖 刘 嘉(光武帝刘秀族兄),字孝孙,汉中王、扶威大将军,千乘太守,顺阳怀侯。

新莽末南阳蔡阳人,与刘縯俱学长安,习《尚书》、《春秋》。王莽末,随刘玄起兵。为偏将军,刘玄都长安,刘嘉受封为汉中王、扶威大将军,拥众数十万,光武帝建武二年丙戌(公元26年),嘉率兵大破赤眉军于谷口,杀廖湛,归光武,后随光武出征,拜千乘太守,建武十三年丁酉(公元37年)封为顺阳侯。建武十五年已亥(公元39年)去世.谥为顺阳怀侯。后裔未详。

七十九世祖 刘 遂(一作刘定)(长沙定王刘发十四子),都梁敬侯。妣石氏。

486a都梁敬侯刘遂,都梁。索隐志属零陵。长沙定王子。五年孝武元朔五年丁巳(公元前124年)六月壬子,敬侯刘遂元年。封都梁侯,居湖南武冈县。谥为都梁敬侯。生子:刘系,(馀未详)。

八十世祖 刘 系(都梁敬侯刘遂之子),都梁侯。

486b都梁侯刘系,元年孝武元鼎元年乙丑(公元前116年),侯系元年。嗣封都梁侯,后裔未详。

七十九世祖 刘狗彘(将燕)(一作刘狩、狩燕)(长沙定王刘发十五子),洮阳靖侯。妣杜氏。

487洮阳靖侯刘狗彘(将燕),洮阳。索隐志属零陵。洮音滔,又音道。长沙定王子。五年孝武元朔五年丁巳(公元前124年)六月壬子,靖侯刘狗彘元年。索隐汉表名将燕。封洮阳侯,(一说北阳侯),居广西全州县。六年孝武元狩六年甲子(公元前117年)侯狗彘薨,无后,国除。夺去侯爵。谥为洮阳靖侯。仅一代便无子绝后。

七十九世祖 刘 贤(长沙定王刘发十六子),泉陵节侯(众陵节侯)。妣钟氏。

488泉陵节侯刘贤,泉陵。索隐志属零陵。长沙定王子。五年孝武元朔五年丁巳(公元前124年)六月壬子,节侯刘贤元年。封泉陵侯(一作众陵侯),居处不详。谥为泉陵节侯(众陵节侯)。后裔未详。

七十九世祖 刘 梁(长沙族裔,父、祖未详),高城侯,

封高城侯,居湖北松滋县。高城候刘梁的后代仍在,都居住在原松滋县老县城南门口一带.只是都泯然于众人了.(湖北省松滋市原南昌刘氏后裔刘解平。2006-10-15。提供)

七十九世祖 刘延年(长沙族裔,父、祖未详),复阳侯,

封复阳侯,居河南桐柏县,汉属南阳郡。后裔未详。

七十九世祖 刘 度(长沙族裔,父、祖未详),钟武侯,

封钟武侯,居河南信阳市,清属南阳郡。后裔未详。

七十九世祖 刘 昌(长沙族裔,父、祖未详),湘乡侯,

封湘乡侯,居湖南湘乡市。后裔未详。

七十九世祖 刘 赏(长沙族裔,父、祖未详),昭阳侯,

封昭阳侯,居湖南邵东县。后裔未详。

七十九世祖 刘 景(长沙族裔,父、祖未详),承阳侯,

封承阳侯,居湖南邵东县。后裔未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