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孩子经常撒谎家长要怎么办(家长做到这3点比吼骂更有效)

01

哲学家罗素曾说:“儿童不诚实几乎总是恐惧的结果”,龙妈深以为然。

前不久,楼里街坊邻居聚在一起,聊到孩子撒谎的问题:

楼下阿姨说,最近发现孩子考试分数会作假了,试卷拿回家,发现上面分数还有修改痕迹,后来我们问起,他干脆说没有测试,然后到了学校和老师说谎,要不说我们出差了,要不说试卷忘在家了,要不说是我们忘记签字了。

隔壁一位老师说,趋利避害的本能造成孩子撒谎是很普遍的现象。前不久,班上一个学生因为贪玩没有按时完成作业,我问起时,他说,昨晚没有清理好书包,本子忘记带到学校。他的神情闪躲l,眼睛一直盯着书包,我说老师帮你清理吧,实在没有办法,他只好承认说,不想被批评就说谎了,其实本子就在书包里。

另一位妈妈接上话,有时候问孩子在学校表现,他都是说挺好的,老师还表扬了他,但其实有时也能挨了批评也不说,报喜不报忧。

其实,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作为家长,如果弄清楚孩子撒谎背后的原因,或许对于如果解决孩子说谎问题,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对于孩子经常撒谎家长要怎么办(家长做到这3点比吼骂更有效)(1)

02

小朋友撒的第一个谎是什么样的呢?

和大家猜测的一样,小孩子撒的第一个谎很笨拙,主题通常是这样的:小朋友做了错事,然后试图掩盖错误。

以下是多伦多大学的杰出教授、儿童发展学研究者李康(Kang Lee)针对2-3岁儿童做的一些实验研究。

实验中,所有小朋友都面朝墙壁站立,研究者站在他们背后,然后掏出一个玩具,播放玩具的声音,然后问小朋友玩具是什么。

接着,研究者告诉孩子们:“不好意思,我要去接个电话。我去去就来,你别偷看哦!”然后研究者就把玩具放在桌上,走出房间假装打电话。

过了一会儿,研究者重新回到房间,问孩子:“你刚才有没有偷看?”

实际上,超过90%的儿童会在研究人员走开后的5至15秒内偷看,其中一些孩子会坦白交代自己看了,但是,一些小朋友会说:“我没有偷看哦!”

但是,如果研究者接着问孩子们:“那个玩具是什么?”

一些偷看过的孩子会回答:“我知道,是个小恐龙。”

如果孩子这样回答,研究者就会追问:“你怎么知道是小恐龙?”

很多说自己没偷看的孩子会说:“我就是知道!”

你看,这就是孩子第一个谎言的常见形态,通常发生在2-3岁的孩子身上。有趣的是,这个年纪的孩子无法抑制偷看后说出玩具是什么的冲动,他们还不会掩饰真相。

通过对世界各地的孩子进行了这样的实验后发现,不管性别、国家、信仰宗教,或是父母的教养方式为何,到了2岁,30%的孩子会撒谎;3岁的孩子里,50%会撒谎;4岁的孩子里,80%会撒谎;4岁以上的孩子里,大多数都会撒谎。

所以,孩子说谎是在成长期当中普遍会遇到的问题,家长也不用太惊慌,了解如何应对或许会更有助于孩子的成长。

对于孩子经常撒谎家长要怎么办(家长做到这3点比吼骂更有效)(2)

儿童撒谎的情况会随着年龄变得普遍

03

孩子撒谎应该怎么办?

尹建莉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里说:“如果某个孩子有说谎的坏毛病,这一定是他的成长环境出了问题。”

明明在玩手机的你,却说“爸爸在忙,以后再说”,为了达到某些育儿目的,这样的谎话在父母嘴里,随处可见。

在看到孩子说谎后,不能任其发展,也不能责备打骂,父母们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 别再认为撒谎就是品质问题

撒谎,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父母与其大惊小怪、焦虑不安,影响亲子关系,不如静观其变,以观后效。

其实,孩子决定撒谎后,势必要去分析自己的谎言可信度、父母会不会发现、发现了之后再怎么办之类的问题。

从某种角度来讲,这个过程,在无形中锻炼了孩子逻辑能力。

所以说,父母在看到孩子撒谎后,不妨先冷静一下,撕掉普遍观念中“撒谎就是品质问题”的标签,从积极正面的角度去认识说谎。

▍ 是否是高压教育导致的说谎

在看到孩子“说谎”后,很多父母的内心始终渴望孩子能知错就改、为时不晚,于是,开始各种引导。

有强压着怒气的质问,有带着“下套”的引导性提问,诸如:“再好好想想,你今天有没有偷喝可乐?”

实际上,孩子是非常敏感的物种,能够敏锐地感受到父母的情绪是开心、沮丧或愤怒。

正因为此,他们才选择了第一次“谎言”,当再次被父母质问或“下套”时,破釜沉舟的孩子也更多。

事实上,父母想将孩子引向正直、诚信的路上,最好的方式,就是自己做个诚实有信的人。

对于孩子经常撒谎家长要怎么办(家长做到这3点比吼骂更有效)(3)

▍ 给孩子说真话的机会

龙妈突然想起早前一位妈妈处理孩子撒谎的教育方式,值得借鉴。

妈妈问孩子:“今天学校布置了读书任务吗?是不是要签字?”

孩子随口说了一句:“没有”。

“你知道我为什么今天找你谈话吗?”妈妈继续问。

“不知道”

“你今天做了一件错事,自己想想是什么?”

没等孩子回答,妈妈继续说:“做了错事要主动承认,妈妈不会批评你,我们应该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在一番引导下,孩子才吞吞吐吐说:“昨天的读书任务,是自己签的字,因为晚上写完作业就把读书给忘了。害怕到学校挨批评,就想了这个办法。”

妈妈安静了一会,告诉孩子:“每天老师留了什么作业要记清楚,如果早上去到学校才想起有的作业没有写完,一定要主动诚实向老师说明,补上就行了,老师不会批评你,但是不能像今天这样,课文一遍都没读,还代替我们签字,这样撒谎有什么用呢?妈妈希望你知错就改,做一个诚实的孩子,能做到吗?”

孩子坚定回答说:“能!”

“那今天的作业呢?”

“今天读完就签字”

那天,孩子主动回到房间读课本,努力改掉自己的缺点。

绝大多数孩子说谎,都是害怕责骂和想要的东西得不到,无论哪一种,在孩子心里都坚信,说实话的后果并不理想。

父母在发现孩子做错事时,不必次次都指责、吼骂,而是在理解和接纳的基础上,去引导和鼓励孩子说出他的真实想法,让他们感受到“诚实”是最安全的。

让孩子相信,“诚实”是可贵的,这才是每个父母最值得学习的教育艺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