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区具体内容(国家共同富裕示范区)

前段时间,浙江被选为全国共同富裕示范区。不少江苏网友表示不理解:“无论GDP总量还是区域发展平衡,我们江苏都胜浙江一头,为何示范区不能是江苏?”

浙江与江苏是一对很有意思的比较。从地理上来看,两个省相邻而存,面积差不多,江苏10.7万平方公里,浙江10.5万平方公里,几无差别。

江苏13座地级市,号称“十三太保”,浙江11座地级市。两省经济围绕上海,紧密相连,自古便有“苏湖熟,天下足”之说(“苏”是指江苏苏州,“湖”是指浙江湖州)。

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区具体内容(国家共同富裕示范区)(1)

2020年,江苏省人均GDP12.2万人民币,浙江11万人民币。从数据上来看,浙江能选为“国家共同富裕示范区”,江苏也有资格,但为何偏偏是浙江呢?

浙江真的是自古繁华?

自南宋把临时首都设在杭州起,浙江便成了文人墨客笔下的繁华之地。柳永有词云:“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参差十万人家。”

林升有诗云:“暖风吹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汴州。”

在锦绣诗词中,浙江给人留下了“自古繁华”的印象。潜台词是,浙江富裕靠的是自然条件,换成印度人来浙江,也能搞得繁花似锦。

其实,这是误解。文人笔下的“繁华浙江”是“文化浙江”包括杭州、嘉兴、湖州、绍兴、宁波的一部分,这部分属于平原,紧邻长江与太湖,自然条件优越,天生富裕。

但行政概念上的浙江省还要包括金华、台州、温州、丽水和衢州,这些区域全是山地。山区交通不便,农业、工业用地不足,往往会与“贫穷”相连。

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区具体内容(国家共同富裕示范区)(2)

前两年,国家吹响了全面脱贫的攻坚战,有些条件恶劣的山区如大凉山,确确实实不是靠勤劳能富裕的。国家干脆集体异地搬迁,把山区居民搬到平原居住。

浙江整体地势被概括为“七山二水一分田”,“二水一分田”给了杭州、绍兴、嘉兴、宁波,“七山”给了剩下的地级市。浙江山区居民偏偏在一片山区中战胜了贫穷。

比如大名鼎鼎的温州。温州开局条件有多差?

财经作家吴晓波说他1992年第一次去温州时,“从杭州坐大客车颠簸11小时,其间要翻越一座黄泥岭”才抵达温州的五马街,当时五马街是中国时尚服饰业的中心。

而这个时尚业的中心五马街,名字听上去很气派,其实跑不了五匹马,窄小的街道连“两匹马并行都困难”,只有四五米宽,一到雨季,泥泞难行。

就这样一条不起眼的小街,聚集了几百家服装店,日夜不休地踩着缝纫机。后来风行全国的“前店后厂”模式发源于此。

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区具体内容(国家共同富裕示范区)(3)

电视剧《温州一家人》中,由于种田养不活一家四口人,周万顺把农村的祖屋卖了,集全家之力把女儿送到了欧洲谋生,自己带着老婆和儿子去温州市区讨生活。

周万顺从基层皮鞋推销员做起,一步步拥有了自己的皮鞋厂,老婆几经波折盘下了一家服装厂,儿子在东北开眼镜店。随后又几经波折,一家人最终都摆脱了贫困,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金华市的义乌,位于山区中一块狭小的平原,四周都是山。改革开放之前,义乌全县28万人,多余的劳动力有15万!

这么多无业劳动力,放在全世界任何一个政府头上,都是个“定时炸弹”,而义乌人靠着“鸡毛换糖”的传奇,把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城变成了全世界著名的小商品集散地。

“鸡毛换糖”是指义乌人用他们生产的红糖,敲着拨浪鼓去城里换鸡毛。

换回的鸡毛用于给自家田地施肥,提高产量。换鸡毛的过程,无意间点亮了义乌人经商的“种族天赋”,开了改革开放风气之先,全国最早一批个体工商户诞生于此,并迅速形成了若干个小商品市场。

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区具体内容(国家共同富裕示范区)(4)

1983年,义乌市场有个体户1050个,日均进场交易的人数达6000人,其中3600多人来自附近同样是山区的台州、温州,他们从义乌拿江苏、广东生产的小商品,远卖到北方和西南地区,甚至海外。

这便是浙江人的奋斗精神,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一群山区的浙江人靠一双手改变了贫穷的命运。这种不靠天、不靠地,靠勤劳双手致富的案例,显然更符合“共同富裕”的语境。

关键是可支配收入

江苏天生是块宝地,用“物华天宝”来形容,丝毫不过分。

首先看地理优势,江苏10.7万平方公里,有8.9万是平原,除了与安徽、山东接壤的一些地方,比如南京是丘陵外,其他土地一马平川。

省内水利发达得“令人发指”,承载了全国内河航运量80%的长江,穿苏南而过,经上海入海,苏北有南北分界线淮河,长江和淮河把江苏从西向东切成了三份,即苏南、苏北、苏中,富裕程度也从南到中再到北依次递减。

省内还有一条自南向北的京杭大运河,大运河是中国从地理上完成南北统一的标志。

隋朝到清朝,大运河都是全天下最重要的经济大动脉,江南的财富源源不断利用大运河被送至北方。扬州原本是一座默默无闻的小城,靠着大运河迅速崛起,富甲天下。

正所谓“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奈是扬州”。

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区具体内容(国家共同富裕示范区)(5)

中国四大淡水湖中的洪泽湖和太湖也在江苏境内,世世代代养育着湖周围的百姓,吃穿不愁。难怪网文大V卢克文会把江苏称为“全国最好的一块地”。

换句话说,江苏占着全国最好的一块地,不富裕“天理难容”。与浙江相比,江苏的富裕是天生的。

笔者问了几位江苏的老人,对浙江被选为国家共同富裕示范区有什么看法?平心而论,江苏人心里是不服的,但他们大部分人也承认一点:浙江老百姓比江苏老百姓有钱。

从GDP看上,无论人均还是总量,江苏均要压浙江一头。但GDP不是老百姓挣的钱,只是全身生产商品的价值,体现的是生产力发展水平。

老百姓的生活和GDP关系不是正相关,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是可支配收入。

2020年,江苏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390元,浙江全省居民可支配收入52397元!

江苏虽然富有,但在藏富于民上,不如浙江,人均少了9000元/年。换算成千万级的省内居民,浙江省老百姓每年能从GDP中多分上千亿的钱。

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区具体内容(国家共同富裕示范区)(6)

什么叫共同富裕?看的是GDP吗?非也,是藏富于民,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脱离人均可支配收入谈GDP就是耍流氓。不能以GDP论英雄。

金陵帝王州

为什么浙江人均可支配收入比江苏高这么多?

或许我们可以从一段对义乌崛起点评中看到一些端倪:市场大多坐落于水陆交通不怎么便利的地方,唯一合理解释是,那些地方,传统思潮相对薄弱,束缚少。

对旧体制的突破,往往发生于这些地方。

简单说就是,改革开放之前,浙江比江苏穷,穷则生变,浙江利用发展民营经济的机会,突破了旧体制的束缚,获得了更多的改革红利。

江苏的民营经济并非不发达,而是跟浙江比,显得弱了点。

以显赫一时的华西村为例,江苏华西村的崛起是建立在旧体制集体经济的藩篱之中,在集体经济中加入了民营经济的成分,不是另起炉灶。

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区具体内容(国家共同富裕示范区)(7)

为什么华西村不愿意另起炉灶呢?原因可能是身在江苏的华西村本来底子就好,加上碰到了个脑子活的吴仁宝,天时地利人和,出了这么一个“天下第一村”。

天生的优势,让江苏人在改革时,保守色彩稍微浓了一些。

值得注意的是,江苏人对政治的敏感性很高。尤其是近代,南京演绎了半部民国史,袁世凯点评江苏人:“给官不做,遇事生风。”

南京作为江苏,乃至全国的政治高地,地位毋庸置疑。历史上,打下南京的草莽英雄,基本都选择了建国称帝,南京政治意义非凡,拿下江苏进可争夺天下,退可裂土称王。

明清年代,南京成了众多退休官员的养老之地,江苏人入朝为官的人数也冠绝全国,这或许是江苏人保守性的来源之一。

保守性出于江苏人对自我的保护,毕竟在波谲云诡的朝堂上,谨言慎行关系到身家性命。反正江苏天生富裕,何必争个第一?

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区具体内容(国家共同富裕示范区)(8)

除了南宋短暂做过临时首都,浙江与政治关联度不如江苏高,思潮更为活跃,敢为天下先。当代民营经济的活跃,让浙江做到了藏富于民。

这样一个老百姓富裕的浙江,被选为国家共同富裕示范区,名正言顺。

作者:江左佑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