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动物格林德沃之罪解说(影向标第169期神奇动物)

《神奇动物:格林德沃之罪》得分6.0分

神奇动物格林德沃之罪解说(影向标第169期神奇动物)(1)

1.Tyra:8分

前时光网总编辑,电影从业者,“有我传媒”合伙人。

这是部对路人几乎完全无视、对粉丝超级友好的电影,作为哈波粉,会有很多和前作、前史映照的段落和角色,新的魔幻世界的展现、新的咒语、新的魔法动作场面,都让人欢喜连连,罗琳一贯的伏笔线索也没有令人失望。厌倦了超级英雄电影的人,会感谢还有罗琳的魔法世界供你徜徉,并流连忘返。

2.西帕克:7分

影评人,电影网站主编。

观感上很像《哈利·波特》后几部。事实上,系列电影已经拍到第十部,必然是粉丝向的。可以看出罗琳试图把这个外传作品往正传靠拢。故事非常小说化,格调也更加黑暗严肃。格林德沃的上台,也暗喻历史进入了一个要不站队表态要不引火上身的年代。谁都不明说,但阴影已布满巴黎。

神奇动物格林德沃之罪解说(影向标第169期神奇动物)(2)

3.王昕:7分

电影研究者。

作为《哈利·波特》的衍生系列,《格林德沃之罪》与《神奇动物》最大区别在于,阴影进一步蔓延到了前台。虽然驺吾等神兽依然散发着迷人的数字奇幻光辉,飞行马车越狱等桥段也在刷新电影奇观的可能,但已然宣告的危机和高强度的叙事节奏让观众少有余暇凝神陶醉。

罗琳在这里试图让观众体认(电影所搬演)的绝不仅是二战中法西斯与反法西斯的对决,更是此刻全球性的政治危机。相比纳粹,当下的极右翼或者另类右翼(alt-right)的动员是更具策略的。格林德沃是以阻止麻瓜毁灭世界(集中营和原子弹)为由来进行他的巫师法西斯动员的。通过反对现有体系、以及现有体系可能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以爱之名重新包装基于恐慌的动员,罗琳对格林德沃的塑造和揭示可谓用心良苦。但电影内外的战争该如何展开,谁又能获得最终的胜利呢?

4.独孤岛主:7分

电影文化研究者,选片人。

进入了漫长铺陈时间的新神奇系列。

神奇动物格林德沃之罪解说(影向标第169期神奇动物)(3)

5.桃桃林林:6分

影视自媒体人,微信公众号及微博“桃桃淘电影”运营者、线下活动“桃桃观影团”发起人。

拓展世界的一集,努力在上一集的基础上,把故事线与人物关系更加复杂化,却也增加了普通观众的接受难度。

6.谭政:6分

电影学者,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研究员,策展人。

因为技术的进步,奇幻场景的呈现比《哈利·波特》时代进步许多,跟人类历史也勾连更深,矛盾和线索的构置也复杂一些。但即便这样,仍难以有《哈利·波特》当初给人的惊艳之感。毕竟创新很难,矛盾也似曾相识,更重要的是,它缺乏一位纯真可怜且一出场便深入人心的奇幻世界的少年英雄,陪着观众成长。

7.陆支羽:6分

影评人,微信公众号“看电影看到死”运营者,著有《小丑,马戏团的眼泪》。

1.虽然不如第一部惊艳,但能够重回霍格沃茨,又能见到年轻版的邓布利多,还是非常满足的。2.只是在我潜意识中,这里的霍格沃茨却莫名有种物是人非之感,身为前传的《神奇动物》反而更像是后传。3. 马戏团那场狂欢很吸引我;而来自山海经的驺吾,果然成了头号动物,只可惜这一部的重点并不在动物们身上,连嗅嗅和护树罗锅都不再有光环。4.当然,最对哈迷胃口的是与《哈利·波特》系列的奇妙羁绊,以夜骐马车、博格特、厄里斯魔镜等细节逐一隐现;至于裘德·洛版邓布利多与德普扮演的格林德沃之间的基情,还需要好好脑补。

神奇动物格林德沃之罪解说(影向标第169期神奇动物)(4)

8.耳朵:6分

“奇爱博士讲电影”责任主编,独立戏剧人。

《哈利·波特》迷的狂欢,如果去掉粉丝滤镜,J·K·罗琳阿姨在电影方面,仅仅是一个刚好合格的商业片编剧水准。注重了和前作的连续性,包括与《哈利·波特》系列本体的连结,以及留下有效的伏笔,足以吸引部分非《哈利·波特》粉丝继续追下去。但是整体上的情节设置,还是偏重在凸显视觉的奇观化,包括对已有人物关系的消费,并没有足够好的冲突和悬念。

9.汽车大师:5分

电影撰稿人。

剧本太繁杂,这种在宏观政治戏、微观感情戏,再加罗琳招牌推理戏间穿插说故事的方式着实吃力不讨好,也许前一场还神采飞扬,换到下一场即刻泄气。也就是收尾高潮还算提神。

神奇动物格林德沃之罪解说(影向标第169期神奇动物)(5)

10.路西法尔:4分

文艺学博士。

对我来说这部片子的问题和《星球大战8》是一样的:《哈利·波特》是类似于少年侦探一样的故事,以蛛丝马迹倒推大象的原貌,直接进入宏大叙事罗琳则显出了短板,人物被处理得机械单薄。试想,如果让希特勒在最后时刻知道自己并非纯种雅利安人(《蓝宝石之谜》的加可依)该有多么讽刺,但是同样一个设定在最后就被不声不响地甩出来了。

11.悉尼卡通:4分

影视剧编剧。

我不喜欢《哈利·波特》系列的主线故事,但它的体系十分迷人,所以,我并不觉得讨好书粉、格局扩张是这一部如此拖沓、焦点分散、幼稚愚蠢的理由。上一部苦心孤诣成功塑造的四个主角,在这一部里几乎全部崩盘,甚至戏份都没给足。如果按照片名来看,这部主角或为反派,可反派塑造得成功吗?只有矫揉造作的耍帅和逻辑不清的邪恶。

至于说政治隐喻,隐喻是要放在水面之下的,这部连战争画面都直接甩出来,生怕你看不出来前指纳粹后指金毛川,隐个鬼啊?倒更像是对川普上台后自由派异动的浅薄而欲盖弥彰的政治活报剧。格林德沃聚会这场高潮戏简直是场灾难,每个角色的反应宛如思索“我是谁?我生从何来?死往何处?”的吕秀才。令人难以相信这部与想象力和体系感爆棚、人物鲜活灵动、大脉络见微知著的上一部同出于罗琳手笔。


《无名之辈》得分5.9分

神奇动物格林德沃之罪解说(影向标第169期神奇动物)(6)

1.刘宇清:9分

电影学者,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刚从电影院出来,来不及整理思路、斟酌词句,只有激情打分的冲动。比《疯狂的石头》更令人惊喜,这才是真正的荒诞悲喜剧。

屁民也有屁民的梦想尊严,你可以骂我、打我、铐我、关我,但千万不要耍我!老子之所以为难,是因为老子没法说!重庆,既是山城,也是桥城,观影時,自动把重庆人的身份性格和重庆的社会现实代进去了,笑过,哭过,激情打分不为过!

故事讲圆了,表演太精彩。近年来最好的一部底层电影,人性的以及更人性的,残酷的以及更残酷的,同情的以及更同情的。方言力量,地域性格,普遍困境。

2.西帕克:8分

影评人,电影网站主编。

前半部以为是烂俗喜剧,后半部慢慢变成了底层人为了一点尊严搏命的悲剧。高潮戏变画幅操作很骚。甚至最后应付审查的主旋律结尾,也借着眼镜望向烟花增加了些宿命的味道。非常惊喜。

神奇动物格林德沃之罪解说(影向标第169期神奇动物)(7)

3.陆支羽:7分

影评人,微信公众号“看电影看到死”运营者,著有《小丑,马戏团的眼泪》。

1. 果然,笑中带泪才是最能触及内心的喜剧;每个角色看似戏剧性,却也都有着讳莫如深的一面。2.章宇和任素汐的对手戏还是非常带感的,而这里的陈建斌总给我一种姜武在《天注定》里的暴戾感。3. 后半场的群戏有点刻意拗高潮,所幸小人物的尊严在荒诞与辛酸中闪光。

4.悉尼卡通:6分

影视剧编剧。

片子的点,不在犯罪本身,而是牵扯进来的每个人如何摆脱自身困境,重新找回尊严。简而言之,在人不在事。所以,案子的追溯极其简单,更多笔墨放在了人物上。但出场人物实在太多了,每个人的前史回溯实际是拖了节奏的。而最后一场大高潮,我是真的很佩服创作者在确保过审的前提下把七个人的命运纠结在一起通通解决了,本来是一场戏,结果还分了两段,第一段更是分成两层,真是……很不容易。其实这块哪怕没有限制,要想写好也是非常难的,还不如设定时给自己减负。

神奇动物格林德沃之罪解说(影向标第169期神奇动物)(8)

片子比较精彩的是单场戏的设计,从戏剧上讲都是老哏和扁平人物,但妙在结合了地域特色后对细节的把控,极大地丰富了角色,使得本身夸张化浪漫化处理的角色竟然沾上了几分现实的味道。演员表现都不错,特别是任素汐。总体来看,尽管同类型近似题材的作品其实不少,这部仍有自身特质。

5.独孤岛主:6分

电影文化研究者,选片人。

既然说的是“无名之辈”的故事,那总不光是要诉苦,还得有实打实的生活迹象,这一点欠缺或者说被刻意戏剧化了。

6.吴李冰:3分

常用笔名LOOK,影评人,电影研究者。

太尴尬,一到所谓的笑点都是,“这里很好笑,你们必须笑啊”。生硬造作到这程度也是可怕。演员真的相信自己的角色是成立的么?剪辑太乱,毫无条理与层次。

神奇动物格林德沃之罪解说(影向标第169期神奇动物)(9)

7.赛人:2分

影评人。

一部从内到外都很陈旧的影片,即使它抢在宁浩成名之前面世,也不会予人太多惊喜。每一组人际关系的成立、破坏、乃至重组,都是画大饼,充小饥。也几乎每一位演员的表演都是在僵坏的设计流程中完成各自的应急反应,包括我个人尚算偏爱的章宇和任素汐。结尾更是乱成一锅粥,是没有理由,便去创造理由的一场,逼迫受众去感动的大团聚。这与官派意志扯不上太大的关系,而是创作者真的相信,只有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变成美好的人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