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古体诗10首(一将功成万骨枯)

1.乙亥岁/曹松《34》《35》《94》《111》《162》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曹松(848-?),安徽潜山人。70岁老进士,校书郎。

讥讽战争的结果是个别人受益。己亥:为公元879年。泽国:泛指江南各地。樵苏:砍柴刈草,引申为农业生产。凭:请。将:指高骈杀人如麻。

2.乙亥岁其二/曹松《32》《229》

传闻一战百神愁,两岸强兵过未休。谁道沧江总无事,近来长共血争流。

揭露战争只会带来残酷和创伤。

3.中秋对月/曹松《34》《229》

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

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以月比兴,体现天下大同、万物平等的博爱思想。

4.霍山/曹松《34》《229》

七千七百七十丈,丈丈藤萝势入天。

未必展来空似翅,不妨开去也成莲。

月将河汉分岩转,僧与龙蛇共窟眠。

直是画工须阁笔,况无名画可流传。

对山高藤密霍山的赞美。

5.塞上曲/周朴《35》《228》一阵风来一阵沙,有人行处没人家。黄河九曲冰先合,紫塞三春不见花。

周朴(?-878),浙江桐庐人,为黄巢所杀。记叙了边塞的荒凉凋敝。《162》沙作砂。

6.秋夜不寐寄崔温进士/周朴《81》《228》

愁多难得寐,展转读书床。

不是旅人病,岂知秋夜长。归乡凭远梦,无梦更思乡。

枕上移窗月,分明是泪光。

写羁旅之思。

7.西施滩/崔道融《111》《37》《5》《34》

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

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

崔道融(?-907),湖北荆州人,官至永嘉县令。对西施误国的辩解。

8.田上/崔道融《34》《162》《162》

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

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

对农民苦辛的同情。

9.溪上遇雨/崔道融《5》《102》《111》《162》

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

忽惊云雨在头上,却是山前晚照明。

写出山区夏雨的特点。

10.溪居即事/崔道融《37》《46》《111》《162》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捕捉一刹那间生活小事,刻画热情、淳朴、天真可爱的农村儿童形象。去却:去是助词,去掉。关指门闩。

11.鸡/崔道融《37》《34》《130》

买得晨鸡共鸡语:常时不用等闲鸣。深山月黑风雨夜,欲近晓天啼一声。

对鸡给予厚望,有双关的含义。等闲鸣:平常的鸣叫。

12.落花/严恽《32》《156》春光冉冉归何处,更向花前把一杯。尽日问花花不语,为谁零落为谁开。

严恽,浙江吴兴人。由落花引起时光飞逝慨叹。冉冉:渐进的样子。

13.和严恽秀才《落花》/杜牧《34》《136》

共惜流年留不得,且环流水醉流杯。无情红艳年年盛,不恨凋零却恨开。

杜牧和友人的诗。曲水流觞。

著名古体诗10首(一将功成万骨枯)(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